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父母將孩子送去幼兒園,最害怕的就是老師用暴力的方式對待他們。
因此,網上每次出現老師虐待和過度體罰孩子的新聞時,當家長的都是 又心疼又生氣,覺得這些老師簡直不是人,這麼幼小的孩子他們都下得去手。
可除了這種身體上的暴力以外,父母是否關心過,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遭受 冷暴力呢?
冷暴力是一種精神上的虐待,它雖然不會在孩子身體上留下明顯痕跡,可被施虐者的心理、情緒都遭受了很大的傷害,又不被其他人理解。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特別是如今的幼兒園老師,還實施了各種「 新型冷暴力」,他們明明沒有對 小朋友不理不睬,卻仍然讓孩子感到很挫敗,又不知如何向父母表達。
小心幼兒園老師的「新型冷暴力」
老師在家長和孩子面前兩副面孔
有的老師在單獨面對孩子的 時候,很是冷漠但一旦有家長到來,就會進行各種親密互動。
這種 差別對待, 會讓小孩的心裡感到矛盾,但他又不知該如何向父母 開口,甚至在吐槽老師行為的時候,還會被 家長批評。
對孩子的需求很 敷衍
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可能不會上廁所、穿衣服、吃飯、梳頭髮,他們需要老師的幫助,但不耐煩的老師會對此很敷衍。
比如在孩子著急的時候,慢吞吞回應,不按照小朋友的喜好來。
還有的老師則是各種 忽略某個小朋友,比如在孩子高興的時候, 故意嘲諷他;在孩子活躍的時候故意, 不理睬他。
孩子被 欺負時和稀泥
當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一個小朋友確實被另一個小朋友欺負時,老師依舊採用和稀泥的方式,平息這場事件。
要麼讓他們 各退一步,要麼覺得兩個孩子 都有錯,這會嚴重傷害到那個被欺負的孩子,還可能讓喜歡欺負同學的小朋友更囂張。
給孩子取負面的 外號
有些老師認為孩子年紀小,不明事理,於是給他們起各種外號,或開一些玩笑,但是事實上,他們會記在心裡,並且根據老師們的 語氣判斷出,他們是在嘲笑自己。
這種新型 冷暴力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傷害?
孩子感到 焦慮
當老師對其他小朋友都很友好的,獨獨對自己不好的時候,會讓這個孩子感到焦慮,陷入自我懷疑,總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但又不知道如何獲得老師的歡心。
被其他同學欺負
當老師故意忽略、 嘲諷、敷衍某個孩子的時候,其他小朋友也是有感知的,而且越是年幼的孩子越唯老師是尊,他們甚至會學著 一起欺負這個小朋友。
消極面對學業
有的孩子在被老師冷暴力之後,會陷入一種消極的情緒,覺得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是錯,於是變得不活躍、不願意學習了。
父母對孩子的冷暴力也要避免
除了老師會對孩子施加冷暴力以外,父母可以說是最常對孩子運用冷暴力的人。相信很多人在公交車上都看到過這樣一幕:
接娃放學的爸爸或媽媽表現得非常冷漠,拉長著臉,看起來很是生氣、恐怖,一旁的孩子則小心翼翼地看向父母,想說什麼又不敢說。
每當他們開口的時候,父母頭也不回,就是一句「保持安靜」,或者乾脆直接不說話,用更冷的臉對著孩子。
還有的父母在孩子考第1名的時候,才對他們 和顏悅色,一旦名次下滑,就開始 陰陽怪氣。其原因,就是想用這樣的方法激勵孩子學習,殊不知小朋友的心理面臨 崩潰。
父母在育兒的時候,除了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同樣需要關心 心理健康。面對孩子時,可多進行換位思考,希望別人怎麼對你,你就可以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