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心理問題代代相傳,父母生孩子後,做好這點很重要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網上關於原生家庭對人影響的討論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意識到,一個不幸的家庭對人會造成多麼大的傷害。
但是否有人意識到這種心理、精神上的傷害是會 一代代影響下去的呢?被父母傷害過的人可能繼續用同樣的方式傷害自己的子女。
心理問題是如何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呢?心理學家表示:心理問題是代代相傳的。
遺傳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遺傳是心理問題延續的最直接的方式了,人從父母那裡繼承的,不只有相似的外表、天賦,還有 精神、情緒、心理等問題。
比如家族的精神病史;有暴力基因的父母,生出的孩子也有暴力傾向;性格火爆的人,生出的孩子性格也火爆;性格溫和的人,他們的子女性格也可能是溫和的。
家族對家庭的影響
越龐大的家族越會形成某些潛在的思想、規矩、氛圍,生活在那些家族裡的人或者小家庭,都會對家族文化有 認同感。
這種細微的、意識層面上的影響也很難被人察覺到,而且因為生活在同樣的地方,大家也分不出對錯來。
比如如今大環境提倡男女平等,一些落後的農村依舊不讓女人上桌吃飯,或存在著打老婆的陋習。
再比如書香世家中的孩子一般學習成績優秀,對知識有很強烈的渴望;經商家庭中的孩子從小就有生意頭腦。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也容易被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
曾經有位網友在網上分享過自己的經歷:
他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冷暴力的家庭,母親總是怨恨著家裡的其他成員,對父親說過的最多的話就是「你怎麼這麼沒用?」對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如果沒你,我現在過得更好」,父親亦是如此。
在表現得很開心時,父母也會嘲諷一句:「笑什麼笑,有什麼可開心的?要是沒有你,我現在更高興。」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他的內心與父母的內心 同化,他也開始厭惡生活中一切的人和事,特別是當其他人表現得開朗樂觀時,他就會心生怨恨。
有一次他又用譏諷的話語嘲笑女友,女友終於很不開心地告訴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講話,我覺得很不開心,這是一種 施暴的行為,不該出現在你我之間。
這個男孩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也意識到了他受父母影響的程度有多大。
如果將來自己的孩子出生,他很可能會用同樣的方式教育子女,讓孩子變成和他以及他父母一樣的人,讓這種心理問題繼續 延續下來。
孩子為什麼擺脫不了父母的影響?
小孩剛剛出生時都如同一張白紙,父母可以在上面隨意作畫。再加上他們有血緣和情感的牽絆,因此孩子很容易地去相信、討好父母,於是所受的影響也最多。
並且當子女覺得和父母相處的不幸福時,他會表現出兩種傾向:一是遠離父母,二是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
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第二種方式,於是永遠都擺脫不了父母的影響。
想減少父母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家庭中有約束所有人的規矩很重要
許多家庭中的父母都處於 主導和控制的地位,他們可以隨意指令孩子做任何事情,或者在他們身上發泄情緒,這就會嚴重影響小朋友的心理健康。
因此若家庭中的 規矩能夠約束所有的人或限定一些不良行為,能讓家庭更加和諧,每個成員的心理問題也可減少。
比如在家庭中規定不可隨意嘲諷家庭成員,必須互相尊重;吃飯的時候不說不開心的事情;每個人都要按時起床睡覺等等。
生活在這樣一個民主的家庭,孩子受到父母的不良影響會更少,也能更容易健康成長。
收藏
舉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0680550_12631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