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茗湯】采耳文化發展史

2020-08-16   菩提世界

原標題:【山泉茗湯】采耳文化發展史

說到采耳,很多老一輩人並不陌生,在上個世紀早些年代,曾有很多剃頭匠附帶采耳,其手法也是非常專業。其實采耳在我國由來已久,古時候主要流行於上層社會,也就是說,只有王公貴族才可享受到。尤其在清朝,據研究發現,當時幾乎每個八旗貴族家庭,都有理髮師,而挖耳朵是理髮師的必備手藝。

很多高官和貴族家庭的女僕也經常學習采耳,其目的就是為了迎合主人的喜好,以便服侍好主子,所以采耳在清朝時期是一個發展的黃金期,不過當時的采耳比較簡單,手法和工具等都比較簡陋,一直不能形成體系。我們看清朝的電視劇,就會有這樣的場景,王公大臣從朝堂回到府里,一邊瞅著大煙袋,一邊就會讓丫鬟采耳,「清宮立式采耳」就是從那個時候風靡起來的。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采耳逐漸形成了一門手法講究的專門手藝,在技術層面不斷延伸,並逐漸成為了我國的一個民俗,儘管後來的時局動盪,采耳這門手藝也不曾被湮滅。

中國改革開放後,采耳大肆走向民間,零散全國各地,在我國廣為流傳,其中理髮店的老師傅則變成了采耳的關鍵承傳人。在民俗里,迄今也有句俗話:剃頭采耳刮臉,人間快活賽神仙。許多人有事兒沒事兒,就會找理髮店的老師傅刮刮臉采采耳,去享有一下那獨特而獨特的采耳項目,後來采耳工具興起,比如最早的震子,毛毛等開始出現,耳扒、雲刀等根據需要也逐漸出現在采耳師傅的手裡。

這時候的采耳,考慮到安全問題,采耳師傅會事先提醒客人別亂動,一隻手輕捏著客人的耳朵,另一隻手的四個手指間,夾著各種功能各異的掏耳工具,施展各種嫻熟的采耳技能,將客人耳內的污垢慢慢清理出來。然後震子一敲,讓人陶醉。

最近幾年,眾多采耳師傅由最初的「掏耳朵」基本手法衍生出十幾種掏耳朵招式及眾多專用工具,後又加入按摩技法,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一種民俗文化形態在全國推廣。

如果你想體驗特色采耳,就來山泉茗湯!采耳師輕柔細緻的手法讓你瞬間放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