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結就是耵聹,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有耳結。耳結可以保護耳朵內部結構不受侵害,但是如果長期不進行清理,形成耳結石會損壞人體健康。
耳結石的堆積可能會導致耳鳴、聽力下降,甚至會引發外耳濕疹、耳朵瘤等疾病的產生。
外耳濕疹
耳道皮膚的粗糙、增厚、表皮皸裂、脫屑,堆積出現局部的炎症、劇癢可能會引起外耳濕疹。
濕疹滲出液的長期刺激可繼發感染,合併外耳道炎,此時容易引起誤診,並難以治癒。
耳朵瘤
耳道乳頭狀瘤是病毒感染引起,開始時是良性的,但如果外界刺激比較多,就會使其惡變,越長越多最終堵塞耳道。
耳道炎患者
患有慢性外耳道炎的人,耳屎分泌較多,不易排出會形成硬塊,如果耳道內感覺有硬物阻塞,不舒服、特別癢,或者有流水、疼痛等症狀時,可能是發生了耵聹栓塞或出現了炎症,應去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告知客戶采耳操作過程可能會痛
調整坐姿和位置保持舒適
亮起手燈,保證能清晰觀察耳道內情況
對較小的耵聹塊用鑷子挾取即可
對較大的耳結先用耳起撬動
把大的弄小弄碎,慢慢一點一點地撥出來
四、采耳巧取耳結注意事項:
對於沒把握取出的耳結石
滴耳液時,應充分的浸透耳結
讓滴液慢慢滲入耳內
根據耳結的大小,塞棉花,軟化1~2天後再采。
沒耳結不能用鉤針,沒把握不能做挑取。
濕耳結石取法:
滴耳液或軟化水滴入耳道,浸泡十分鐘左右,把多餘的液體清理掉。
用耳起壓縫,耳結石四周壓倒底部,用耳鉤順著縫隙進入耳道,旋轉耳鉤讓鉤子的方向對住耳結石,然後勾住結石。
鉤子進入耳道時,鉤子的方向不能對著耳結石,也不能對著耳壁,最後試拉,勾出耳結石。
至此,耳結去除,耳道已然清爽。
定期進行采耳,巧取耳結,預防耳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