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面癱卻被吹炸裂,被捧殺的王一博離過氣只差一點

2019-09-29   門徒電影

關於娛樂圈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擾。

尤其是當某明星突然走紅後,我常常會懷疑人生,儼然自己跟現實有了個裂縫,因為從認識該明星到其驟然出名,僅僅還不到一年。而等他的事跡在朋友圈不斷被刷屏,我還是不知道他因為什麼火?他演技好在哪裡?他又憑什麼?

這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從吳亦凡到蔡徐坤再到肖戰、王一博,我始終無法理解流量明星龐大的粉絲群組成部分,更不理解粉絲們的喜歡源於什麼?就如同我不了解為什麼王一博會炙手可熱。

接下來就讓我們站在客觀維度,從能力到演技來談一談他為什麼會這麼火?

對於王一博其人,我最初的印象停留在《創造101》。

去年王一博作為競演類真人秀節目《創造101》舞蹈導師,在那個舞台上我第一次注意到他,看上去他羞澀拘謹,也不帶有任何攻擊性,對於舞蹈能力雖無驚艷表現,但依然算得上讓人增添好感度的優質少年。

可沒想到這才短短一年間,可怕的事情就來了。

憑藉《陳情令》,肖戰跟王一博紛紛爆紅,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流量明星,而對於井噴式的爆紅,王一博在22歲的年紀顯然幸運大於努力。

可是爆紅後的王一博還是保持謙遜的態度,這些天來,儘管外界對於他的傳聞此起彼伏,但他卻始終選擇了不辯解,低調行事。

在這方面對於王一博我個人還是十分欣賞的。

對於不得不承認,王一博同樣屬於流量明星,因為他的爆紅並不是依託演技而是依託於外貌;這是無論王一博本人跟粉絲們都應該正視的問題,可是在網絡上,我看到更多的卻是粉絲對此置若罔顧,而且還經常對其演技妄加吹捧,於是我決定應該給他們瀉一瀉火。

王一博的爆紅,是運氣饋贈而不是能力使然。

對於王一博在《陳情令》中的表現,營銷號上不乏讚美之詞,他們甚至只通過王一博在劇中的一個表情,便將王一博吹捧到天上去,可實際上王一博的演技只能用幾個詞來形容。

基本就是青澀、木訥、沒情緒。

相比在之,肖戰在《陳情令》的表現或許好些。

或許因為肖戰年齡稍長一些,閱歷方面也更厚重,所以具體體現在表現上,肖戰詮釋的魏無羨這個角色明顯跳躍的多,而對於非科班出身的肖戰而言,這無疑是個好現象,因為肖戰在詮釋這個角色上雖不算驚艷,但至少讓人有種舒適感、親近感。

可相比之下,王一博詮釋的藍忘機要差了很多.

任粉絲吹捧、仍營銷號加冕,可實際上落在實質處王一博的表現卻相當稚嫩,在這方面多是年紀跟閱歷的使然,導致非科班出身的王一博試圖通過「體驗派」的方式來演。

何為體驗派?說白了就是演員主動感受角色情緒。

這個論點原本存在戲劇藝術表演里,其對應的就是「方法派」,而王一博選擇這個表演方式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根本無法駕馭方法派。

所謂方法派需要你有深厚的表演功底,然後每個人物可以依託你對表演的解構,再利用特定的方法將角色鑲嵌在裡面。

顯然非科班出身的王一博達不到這個高度。

說回體驗派,無非就是要你走進這個人物,在這方面,王一博雖然閱歷跟環境跟藍忘機並不貼近,但他們卻著同一個特點。那就是沉默寡言。

所以到了《陳情令》里,你很明顯感覺到王一博試圖貼近這種與自身相近的性格。

那就是儘可能刻板、儘可能呆滯、儘可能面癱,可雖然他將冷漠詮釋的淋漓盡致,甚至想讓角色跟自身保持到同一節奏上,但他的裝腔作勢、他的故作姿態都展現了他真正的表演心境,那就是心虛,所以只能通過這種方式麻痹自己。

再者藍忘機的設定雖然冷漠,但高冷下火熱的心卻依然跳躍,所以在詮釋這類人物時,更應該是兩面的解讀,但王一博卻一種貫穿始終的撲克臉,顯然沒有把握住角色的空間。

其實,王一博這種高冷角色蠻大有可為的。

尤其是這類角色冷若冰霜看上去酷酷的,肯定十分討觀眾喜歡,但當王一博將酷的形式只以刻板的方式呈現。他的酷可能也只有那些不懂表演的人喜歡。

當然不懂表演依然有喜歡王一博的權利。

畢竟喜歡這東西是主觀的,儘管王一博表演生硬但作為粉絲喜歡也可以接受,但最可怕的是某些粉絲不僅喜歡,更非要將王一博包裝成「冷麵笑匠」「演技炸裂」。

這種詞彙就有點侮辱其他觀眾的智商了。

在演繹這條路上王一博任重道遠,說實話這次王一博火爆螢屏很大程度還是得益於劇本的功勞,而倘若演員從王一博換成了另外一個人,依然不會改變火爆的事實。

在這方面,王一博並非源自努力而是幸運。

可是大部分粉絲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不願意陪他一起去努力、去不斷地打磨演技,而是罔顧事實的去吹捧王一博的表演,殊不知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在這個娛樂圈裡,轉瞬即逝的明星太多太多了。

而對於王一博而言,他能做的不是享受在無休止的讚譽中,而是在榮耀加冕的時候打下鎮定劑,是時候讓他多聽點真話、少聽點粉絲的欺騙。

只有這樣他才能夠認識不足,然後在演繹這條道路上走到更遠。

如今鋪天蓋地的粉絲讚譽,看起來是一種熱愛,其實是一種謀殺,一種對他未來、對他表演上的謀殺,而倘若粉絲們一直無法認證這個問題。

王一博註定爆紅也猝然、落幕也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