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文明祭祀同戰「疫」 藍天碧水更「清明」

2020-03-31     南陽報業傳媒

一年一度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每年清明,人們都會通過祭掃,表達對親人的緬懷和思念。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清明祭掃變得有些特殊。連日來,南陽市從防控疫情現狀出發,多部門大力倡導「文明祭祀」,多家陵園推出多樣化祭掃活動,市民們也紛紛以文字、網上祭掃等形式,積極踐行綠色、文明、簡約的祭掃新風尚,過一個健康、文明、綠色、低碳的清明節。

清明期間,南陽市暫停群眾性現場祭掃活動。為方便市民向先人寄託哀思,南陽市多家陵園和部分鄉鎮街道在微信公眾號等開闢了「網上祭掃」專欄,讓思念和溫暖以在網上傳遞。一些陵園也推出了代祭服務,由工作人員逐一敬獻鮮花,代替客戶祭掃。南陽晚報特別推出「清明祭憶——我最想對您說的話」專欄,邀請讀者用文字的形式追憶逝者,寄託哀思,緬懷故人。

市民吳先生原本打算親自前往陵園祭掃父親的,當他得知陵園的工作人員已經代他祭掃後,他告訴記者,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原本的生活都打亂了。當前的形勢雖有所好轉,但還未到完全放鬆之際。「疫情期間,保護好自身和家人健康是第一位的,更是對逝者的最好告慰。我非常支持陵園工作人員的這種做法,不僅讓我們完成了對親人的追思,也避免了節日期間因人員聚集引發的不可控因素。」

市民李女士說,相對於緬懷,不如珍惜眼前,我們更應該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生前孝親勝於重殮厚葬、移風易俗觀念。「現如今人員流動已是常態,許多人因為在外地等原因,會在清明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通過文字、網絡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對已故親人的思念。我個人認為在親人在世時多陪陪他們,在世時多盡孝心,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這樣才更能表達自己的孝心。」

市民陳女士認為,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更應該摒棄陳規陋習,不焚燒香燭紙錢,不燃放煙花爆竹,「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弘揚時代新風為己任,度過一個低碳祭祀而有意義的清明節,不開展任何形式的集中祭祀活動,不聚餐,為戰勝疫情盡點兒綿薄之力,為建設大美南陽做點實實在在的事兒。」

全媒體記者 張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nu2NXEBrZ4kL1Vi13I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