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歡迎來到這裡,我是鬥牛亮劍的小編,在這裡向大家問好,我們每天給您分享最精彩資訊!
真情希望我們的分享,可以幫您了解股市的行情,知曉市場方向,祝您在股市投資中節節高升。鬥牛亮劍會伴您左右陪您走上人生巔峰,那麼接下來我們進入今天的主題:曾經,這家公司經歷過一段至暗時刻
2016年12月23日,是信威股民的至暗時刻。
當天上午11點,網易財經發布了一篇《信威集團隱匿巨額債務 神秘人套現離場》的報道,午後開盤信威股價瞬間跌停。
網易財經旗下調查人員歷時3個月,輾轉北京、香港、上海和柬埔寨實地走訪,最終形成上述調查報告。
該報道中主要披露了信威如下問題:
1、財務造假,虛增業績
信威集團在柬埔寨的大單客戶是柬埔寨信威,信威主要向後者銷售基站和設備。
根據網易財經的報道,從2011-2015年,後者每年為信威集團貢獻了近30億的銷售收入,是公司主要的營收來源,占比高達90%。
這意味著柬埔寨信威是信威集團的命脈所在。
然而,調查人員意外發現柬埔寨信威壓根不是什麼大客戶,就是公司在柬埔寨的一個分公司,全套人馬都來自信威集團內部。
柬埔寨信威在當地銷售各種過時的定製手機,用NBA俗語講:這種行為叫"擺爛"。
一個柬埔寨同行是這樣總結:它的營業廳里幾乎沒有人,總覺得它沒在做通信運營商,既然是中國上市公司的子公司,那麼也許是資本層面的事了。
具體到業績看,柬埔寨信威2012-2015年累計營收1.02億元,同期虧損高達11.4億元。
如此辣眼睛的表現自然不可能為公司貢獻業績,信威集團業績爆發皆因獨創了屬於自己的買方信貸模式。
該模式操作如下:
首先,柬埔寨信威與信威集團簽訂採購設備合同;
接著,信威集團用現金質押的方式向銀行申請對柬埔寨信威進行貸款授信。柬埔寨信威將銀行貸款作為設備採購貨款,支付給信威集團;
最後,該筆銷售收入成為海外公網業務收入,計入信威集團的營收之中。
靠著這種以擔保換營收的遊戲,信威集團打造了資金流的閉環,實現了點石成金。
這也就意味著,信威集團玩的是空手套白狼,客戶是假的,業績也是假的。
2、驚天財計,轉移負債
信威集團照搬柬埔寨信威的「成功經驗」,很快把業務推廣到了烏克蘭、俄羅斯等國家。
買方信貸模式下,公司的業績火箭般地飆升,可海外的「合作夥伴們」卻欠了一屁股債。
截至2016年30日,柬埔寨信威負債19.57億;烏干達項目運營商負債3.7億,俄羅斯項目運營商負債24.115億……
銀行可不傻,不還錢,肯定不會繼續放貸,這模式也就玩不轉了。
於是,信威集團採用對外擔保的方式,讓海外的小夥伴們能通過借新還舊的模式償還銀行的巨額債務。
截至2016年11月29日,信威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實際對外擔保總額已經達到142.04億元,占其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11.15%。
這債務如果是自己的,報表肯定沒法看;可債務是合作夥伴的,小夥伴們又沒違約,安全的很嘛。
如此巨大的隱患,股東們不擔心嗎?
當然不是,這不,很多股東都清倉走人了。
3、代持股東清倉減持
根據網易財經的報道,信威集團背後是伯納德投資公司,合計持有信威90.4%的股份。
這家公司「東北」基因濃厚,創始股東"藏龍臥虎",紅色通緝令上的外逃貪官、大型央企的高管等,均曾悉數登場。
2011年8月,伯納德把股份悉數分配給了21位自然人,王靖也是在這時成為大股東的。
2015年9月10日,解禁期滿,許多股東選擇了減持。
根據股東信息:
68歲的楊阿婆套現高達41億;
78歲的汪奶奶市值約6.7億;
81歲的蔡爺爺也有2.9億的身價……
或許他們活了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曾經被減持過,被富翁過。
王靖雖持有信威34.58%的股份,可其中93.48%已經質押給了銀行,自然也是不用擔心的。
開了上帝視角來看這個事,的確是疑點重重,信威的股東也被諷刺為韭菜,活該被收割。
可事實真是這樣嗎?
不然,同志們啊,這真的不能怪投資者不謹慎,實在是敵人太狡猾。
今天的鬥牛亮劍最新資訊就為您分析到這裡了,希望能幫助到每一位親愛的投資家人們,如有什麼不懂和不明白的地方,小編真心得希望,歡迎關注和留言區互動討論哦。
小編會第一時間給您回復,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收藏和轉發,加關注私聊小編,小編的視頻庫里,每天都上傳鬥牛投教我們核心大師的最新的股市大盤,還有投資多年的股市戰法心得精彩課程,小編在這裡,祝大家生活愉快,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