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錢包新功能?聽說只開放給有錢人……

2019-10-22   維小維生素


近日,身邊有些朋友都在問我知不知道微信錢包出現了一個新功能——銀行儲蓄。

我趕緊翻了翻我的微信錢包,唔?沒看見啊。

原來這款產品目前還在定向內測中,還沒完全鋪開來。

可能是我的咖位還不夠吧,才沒被定向內測,桑心心……

不過應該很快就開放出來了,耐心等待一下吧。

但還是止不住對這款產品的好奇心, 於是拿我朋友的微信研究一下這款產品的來龍去脈。

點擊銀行儲蓄之後,介面自動跳轉到工行銀行存款產品,左看右看,貌似才跟這一家銀行合作呀。

裡面有好幾個期限檔期,有7天、3個月、半年、一年、兩年和三年,按不同檔期計息,三年檔次的最高利息去到3.85%。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可以隨時支取!

不知道大家對3.85%息率這個水平是否了解,6大行給出的三年期息率大概在2.75%,而且工行這次也是為了擼微信這波流量也是拼了。

在工行官網可以看到,他們自家渠道的3年期定存利率只有2.75%,微信渠道3.85%,多了足足1點幾。

自家渠道的一年期定存利率只有1.75%,微信渠道的已經破2了。工行為了取悅網際網路端客戶,也是夠拼哦。

雖然微信渠道的利率要高一些,但是起投金額比自家渠道要多50,不過也無傷大雅,這年頭誰存款沒個大幾百大幾千的。

安全性有、收益也還算ok,特別像我們爸媽這類風險承受能力弱,又希望便捷的人,總的來說,還是值得期待的。

再分享一個我體驗過後的亮點。

最近我也分享了幾個大平台的存款產品,像京東金融已經寫過很多了,還有支付寶的存金寶。

據我研究下來,假如微信的「銀行儲蓄」按鈕開通了,它的體驗應該是最好的。

在買入理財產品的時候,不需要跳轉到工商銀行即可操作,果然是網際網路公司,這點影響體驗的細節,就能研究透徹。

像京東金融買入產品的時候就要先跳轉到銀行電子帳戶,先給帳戶充值才能買入。

不過也還好,因為京東金融產品比較齊全,合作銀行多,起投金額也低,就為了買產品,犧牲一下體驗還是可以的。

像支付寶存金寶,也是需要通過電子銀行先充值,才能買到產品。

另外,我給大家做了一個表格,對比一下這幾個大平台的同類型產品。

對比下來,定存寶的效應好像是三個當中最高的,因為加了福利優惠,但問題是起投高,流動性也不大。

目前來看京東金融的產品還是比較有吸引力一些,而且可選擇性比較多,微信銀行儲蓄現在產品不多,以後的想像力應該會蠻大的,耐心等待。

這裡還是再次提醒一下大家,買入產品之前千萬千萬要看產品說明書,別只看宣傳的利率就直接買入,平台都精明得很。



你可能會覺得為什麼現在幾個大平台感覺都在拼了命地在搶這個銀行存款的市場?

其實這個市場比你想像中要有想像力。

根據央行最新公布的2019年9月《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支出表》——

住戶存款,也就是個人存款中,定期及其他存款合計為51.5萬億,這裡絕大多數都是定期存款。

而在2019年1月這一數據,只有46.8萬億,短短8個月增加了近5萬億,定期存款這個待開發的市場,成為各家銀行爭奪的焦點,特別是在銀行定期存款上浮政策推動下。

同時也說明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定期存款依然是最受國民青睞的一款理財工具。

那麼現在大家的關注點,所謂的流量最大的應該集中在支付寶、微信這些剛需的網際網路工具上,本身有巨大的「人口基數」,為各家銀行搶占「生意」提供充分的準備。

反正你有流量,我有福利產品,那我們就合作吧,一起撈錢。

所以就現在來看,各家銀行都紛紛站隊平台們,表面風平浪靜,背後爭紅了眼。

所以,各位看官, 既然你的錢包都被盯上了,那就認真分析好需求、對產品說明書長點心眼再買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