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規範注射日:這些胰島素注射知識您一定要告訴患者 | 熱點關注

2019-11-08     醫脈通內分泌科

醫脈通編輯撰寫,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導讀:胰島素是糖尿病患者很重要的降糖武器,然而要讓胰島素髮揮最佳的治療效果,患者必須正確掌握胰島素的注射技術、注射部位、劑量等,在實際操作中,患者注射胰島素存在很多不規範之處,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將每年的11月7日確定為「糖尿病規範注射日」,提出「規範注射、安全達標」的口號,希望引起患者對胰島素規範注射的重視。下面對胰島素注射相關問題進行總結,在規範注射日,讓我們一起宣傳正確注射胰島素的知識吧!

胰島素注射順序是怎麼樣的?

今天以胰島素筆注射為例進行講解,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島素前應該先檢查注射部分,然後消毒皮膚,隨後按照以下順序注射:(1)捏皮。(2)與皮膚表面成90度角緩慢注射胰島素。(3)拇指按鈕完全推下後,讓針頭在皮膚內停留10秒。(4)以刺入皮膚時相同的角度拔出針頭。(5)鬆開捏皮。(6)安全處理用過的針頭。

注意事項:1.正確的捏皮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或加上中指)捏起皮膚,不能用多個手指去捏皮,這樣可能會捏起肌肉層。

2.除捏皮之外,對於使用較長的針頭(≥6mm)注射,可以採用傾斜角度(45度角)進針,保證胰島素被注射到皮下組織,降低注射至肌肉的危險。

3.停留10秒這一步驟不能少,有的患者可能出現注射胰島素後漏液的情況,這很可能是因為注射完畢後,在皮下停留的時間不夠或者是沒有將針頭及時卸下。漏液除了會導致藥物的大量浪費之外,還會導致液體堵塞針頭,造成下次注射劑量不準確,同時對於預混製劑來說,漏液可能導致胰島素混合比例發生改變。因此,注射完畢後,將針頭留置在皮下10秒以上,並及時卸下針頭很有必要。

如何選擇注射部分?

以下部位可以進行胰島素注射,即腹部(恥骨聯合以上約1cm,最低肋緣以下約1cm,臍周2.5cm以外的雙側腹部)、上臂外側(上臂外側的中1/3)、大腿前側和外側(雙側大腿前外側的上1/3)、臀部(雙側臀部外上側)。

選擇皮下脂肪豐富且沒有較多神經分布的部位可減少注射疼痛感。不同注射部位胰島素吸收速度快慢不一,腹部最快,其次依次為上臂、大腿和臀部。因此,餐時短效胰島素這類需要快速吸收的藥物,最好選擇腹部注射;如果想減緩胰島素的吸收速度,可選擇臀部,這樣也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注射至肌肉的風險;給兒童患者注射中效或長效胰島素時,最好選擇臀部或者大腿注射。但一般選擇腹部注射是最多的,一方面吸收率最高,達100%,吸收速度快,不受四肢運動的影響,另外腹部皮下組織較肥厚,能減少注射至肌肉層的風險。

胰島素注射部位如何輪換?

胰島素本身是一種生長因子,所以反覆在同一部位注射會導致該部位皮下脂肪層增生產生硬結,或者發生脂肪增生,引起胰島素吸收率降低,影響血糖控制,所以日常注射胰島素的患者一定要經常進行皮膚輪換。

可以採取大輪轉(腹部-大腿-上臂-臀部的輪轉)和小輪轉(將腹部注射部位等分為4個區域,大腿或臀部等分為2個區域,每周使用一個等分區域並始終按順時針方向輪換)。注意在任何部位注射時,每次的注射點都應間隔至少1厘米,以避免組織重複損傷。

如何解決胰島素注射疼痛的問題?

首先,注射疼痛一方面可能與心理因素相關,醫護人員需要先對患者進行心理方面的教育,減少其對藥物注射的恐怖有助於緩解疼痛。

其次,胰島素注射一般都是輕微疼痛,如果患者在胰島素注射過程中感到明顯不適,可考慮這幾方面的原因:(1)針頭長度(及被穿透的組織層),針頭越長,疼痛感可能越明顯。(2)針頭直徑,針頭直徑越大,疼痛感可能越明顯。

另外,重複使用針頭也是注射疼痛的原因之一,重複使用的針頭會引起塗層損壞,這樣增加註射的疼痛感。不僅僅是疼痛,同時刮壞的塗層縫隙中會生長細菌,容易引起感染,此外,塗層破壞的針頭容易折斷,造成組織微創傷,針尖如果遺留在皮下會引起新的麻煩,不僅造成注射疼痛,還會增加皮下脂肪硬結的發生率。

應對:(1)室溫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島素,如果是從冰箱中取出的胰島素,需要待胰島素恢復到常溫狀態再進行注射。《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2016)》建議,已開封的瓶裝胰島素或胰島素筆芯可在室溫下保存(保存期為開啟後1個月內,且不能超過保質期)。正在使用的胰島素不建議冷藏保存,這是由於室溫時胰島素產品的穩定性更好,更容易混勻,也使得胰島素注射更加舒適,而反覆的溫度高低變化會影響胰島素的效能。(2)如果使用酒精對注射部位進行消毒,應於酒精徹底揮發後注射;避免在體毛根部注射(體毛根部附近常有豐富的神經末梢)。(3)儘量使用更短的針頭(4mm或可用的最短長度),更小的直徑,及最小穿透力的針頭可使疼痛最小化。每次注射均使用無菌的新針頭,不要重複使用針頭。(4)合理選擇針管類型,與錐形針管設計相比,柱形針管設計,能顯著降低穿刺操作對皮膚組織的損傷。(5)掌握正確的穿刺方法,針頭刺入皮膚應平滑前進,而非猛戳。針在皮膚中穿行速度太慢或者太過用力都可能加重疼痛。如果疼痛持續發生,那麼則需要醫生進一步查找原因。

如果出現皮下脂肪增生怎麼辦?

沒有規範輪換注射部位,就會造成皮膚脂肪增生,一些有病程長的患者可能會發現,當胰島素注射在脂肪增生部位可減輕疼痛,然而這種做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遠大於其所帶來的舒適感,因此一定要做好患者教育。

如果已經出現皮下脂肪增生,應切換到其他注射部位。如果糖尿病患者沒有及時發現皮下脂肪增生,在皮下脂肪增生的部位注射了一段時間胰島素之後才發現這個問題的話,應該告訴他們需要停止在脂肪增生部位注射胰島素,同時當注射部位由脂肪增生處變為正常組織時,可能需要調整劑量,否則容易造成低血糖。一般增生部位會在停止胰島素注射後消退,無需特殊治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HHWSm4BMH2_cNUgrr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