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韓國防疫做的不錯,新天地教會群聚感染爆發後,全國高度重視,對疫情重災區大邱,實行類似於武漢的封城措施,同時展開大規模的病毒檢測,做到能檢盡檢,第一時間控制了疫情擴散
這才讓韓國能在前兩天完成新一屆的國會大選,要知道因為疫情,世界各國的選舉幾乎都停了,只有韓國在這當口搞了次國會大選
大選結果也很震撼
是的,我用了震撼一詞,因為這次大選的結果對於韓國政治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韓國政治分為兩派
一派以現總統「文在寅」為首的共同民主黨,屬於改革派
一派以在野黨「黃教安」為首的未來統合黨,屬於保守派
保守派親財閥勢力,以維持韓國現行既得利益者為優先,反對清算在韓日奸,主張與朝鮮對立
改革派屬於進步勢力,試圖打破韓國幾十年來所形成的財閥、檢察院、媒體,鐵三角既得利益體系,主張對日強硬,向朝鮮施以親善友好政策
這兩派勢力,幾十年來糾纏於韓國政壇
保守派代表人物,李明博,朴槿惠,黃教安
改革派代表人物,金泳三,盧武鉉,文在寅
但到目前為止都是保守派占據上風,韓國不斷上演著總統魔咒,正是兩派相互絞殺的結果
而在前兩天的國會大選中,是兩派勢力的又一次正面交鋒
交鋒結果,改革派文在寅大勝
文在寅是前總統盧武鉉的親密戰友,同時也是遺志繼承者,一心想要改變財閥控制韓國的畸形局面
其所統帥的共同民主黨在本次大選中斬獲163席
加上與他同盟的市民黨的17席,共計拿下180席國會席位
黃教安,朴槿惠「繼承人」(代總統)
反觀反對黨領袖黃教安,黃教安是韓國檢察院體系的人,檢察院是「既得利益鐵三角」的重要一角,他所繼承的是朴槿惠遺志
一切以維護保守勢力,維護財閥獨大,維護檢察院特權為主
黃教安的未來統合黨,這次拿下84席,只有文在寅民主黨163席的一半
即便加上保守派的聯盟政黨,未來韓國黨的19席,一共也就103席
那麼文在寅拿下國會過半的180席,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文在寅可以通過幾乎所有的法案
文在寅想通過任何法案,反對黨都沒法再阻擋了
這對於文在寅的改革,至關重要
當然我說的是「幾乎所有法案」,這裡面只有一個東西文在寅還無法拿下
那就是修憲
由於憲法乃國家根本大法,修憲需要的不是過半同意,而是超過三分之二國會議員同意才行
那文在寅想要修憲,目前還不夠席位
但修憲一直是文在寅的重要目標,因為韓國的政治和其他民主國家不一樣,韓國總統任期五年,且五年期滿不准連任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誰,總統只能做五年,而五年對於一連串的重大改革和施政來說時間太短了
過去的經驗就是,改革派總統在五年內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還沒等起色呢,就政黨輪替了,新上來的保守派總統會全盤推翻改革成果
等於是改革派這五年改革,白做
大家都知道,改革是伴隨著陣痛的,改革期間必然面臨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和經濟下行問題
但你能做的時間只有五年,在這五年里改革派施行改革,扶持中小企業,限縮財閥,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財閥反撲,工人失業,收入降低,經濟下行
這就很容易造成在新一屆總統大選時,改革派總統被選民唾棄,從而重新選上去一個保守派總統
保守派總統上台後,立刻推翻改革派的一系列政策,重新重點扶持財閥,財閥再次擴招,降低失業率,提高工人工資,經濟恢復上行
財閥依靠著施捨人民的一點小恩小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讓韓國永遠難以擺脫財閥獨大的畸形經濟局面
保守派執政五年間,財閥再次呼風喚雨,凌駕於人民和政治之上,人民再次對現狀不滿,於是又改投改革派,希望再次改革
你說人民是牆頭草吧,一點也沒錯,但問題的關鍵點還是在「總統任期」
由於「既得利益者」占據著鐵三角(財閥,媒體,檢察院)的先天優勢,他們並不覺得任期五年是問題,因為他們只想維持現狀,根本不希望改革
但對於改革派來說,一場改革,五年實在太少,至少需要八年才能見到點效果
文在寅很清楚這一點,於是積極推進韓國憲法改革,希望將總統任期從「五年不能連任」,改為「四年可以連任一次」
也就是總統最長做八年,和美國一樣,至少八年足夠維持改革政策的連續性了
這不是件輕鬆的活,更是項艱巨的任務
文在寅這次選舉大勝,來自於他「抗疫成功」,人民對於他的高度信任
疫情當下,韓國這次投票率居然還高達66%,創下28年來最高記錄
很多韓國人是頂著疫情風險,堅持去投票站投給文在寅的
因為更多選民不想將勝利,讓給那群「爛人」
大家還記得我之前寫過的,那個要文在寅下台的請願嗎?
二月份的時候黃教安帶領保守派,煽動人民去政府網站上請願,痛斥文在寅防疫不利,要求文在寅下台滾蛋
在二月份的時候,請願人數達到117萬
可大多數人不傻,韓國防疫為什麼出問題?還不是韓國各路教會在那裡鼓動人民集會,甚至大言不慚的說:別怕病毒,上帝會治癒病毒嗎?
那個知名的牧師「全光勛」,在疫情時候高喊哈利路亞,召集信徒群聚,後來被逮捕了
這個「全光勛」所領導的教會,一直是保守派鐵票倉,全光勛和黃教安也是相互利用,相互捆綁的一路人
「全光勛」與「黃教安」的聯合
早在去年韓國爆發「反文在寅」大遊行的時候,這兩個人就聯合起來,組織反文大遊行
當時文在寅任命心腹愛將「曹國」去改革「既得利益」的重要支撐,韓國檢察院
而作為前檢察院官員,檢察院體系的利益代表者「黃教安」,自然拚命要把文在寅改革檢察院的事情搞黃
在去年「黃教安」號召的反文大遊行中,曹國最終辭職下台,改革檢察院的任務,暫告失敗
黃教安(左)和全光勛,這兩人是老戰友了,改革派是他們共同的敵人,文在寅是他們共同的敵人
可這回套路玩脫了,疫情當前還搞大規模集會,全光勛被全韓國唾棄,連帶著老朋友黃教安也成了韓國人的出氣孔,成了「阻撓抗疫」的代表人物
反觀文在寅,抗疫有功,得到認可,催生出大量的中間選民去投票站支持他
有了選票支持,文在寅在去年底受挫的改革也重新有了底氣
上面提到,韓國保守勢力在日本殖民朝鮮時期誕生,最初其實是日本人為了控制朝鮮而培養的「朝奸」,也就是韓國人一直要聲討的那批歷史罪人
這批親日姦細,日本殖民時期遊走於日朝兩國間(當時還包括日本控制的偽滿洲國),依靠著日本的支持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好幾個韓國財閥都是靠著這條路發展起來的
所以對於財閥來說,清算韓奸,那就要刨他們上兩輩「親日」的底,這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而韓國的「既得利益團體」發展到今天,形成了財閥,檢察院,媒體的鐵三角關係
三者間相互支持,相互依存,形成一張難以打破的網,保證韓國既得利益者千秋萬代
財閥,不用說,擁有資金,龐大的資金,同時掌控人民口袋,韓國經濟能不能行,老百姓有沒有工作,工資漲不漲,全看財閥
而老百姓失業,沒工資,他們不會找財閥算帳,他們肯定是用選票教訓當政者
檢察院,擁有壟斷的起訴權,下令警察調查的司法權,以及緊急逮捕權和釋放權
簡單講就是
讓警察去查誰我說了算
讓警察抓誰我說了算
以及最重要的,起訴誰我說了算
這種畸形的失去制衡的"檢察院特權"同樣起源於日本殖民時期,當時日本人為了控制朝鮮,賦予了「朝奸」這類特權
到後來日本戰敗,半島分裂,韓國進入獨裁時期,獨裁者也喜歡這種遮天的特權,於是沿用
進入民主時期後,檢察院死守這一特權,讓該特權一直延續至今
檢察院的特權,極大方便了政客對於政敵的打壓,他們被稱為鬣狗,專門啃咬死去的權利
保守派當政時,他們自然效忠保守派
改革派上台後,他們也會去殺死前保守派領袖,以換取改革派不對他下手
為什麼韓國總統總沒有好下場,背後一個絕對重要的原因就是
檢察院為了永遠保持這份畸形特權,會主動去調查前總統,用殺死一位前總統,來獻媚現總統
唯一例外的是,李明博下台後,朴槿惠上台,因為李明博和朴槿惠都是保守派,是一夥的,那檢察院也就沒必要去殺死前總統來獻媚現總統了
但是當朴槿惠下台,文在寅上台後,李明博立刻遭到羈押審訊,檢察院迫不及待的殺死李明博,向文在寅獻媚
這裡有一點很重要,雖然財閥、檢察院、媒體都傾向於保守派,他們也希望保守派執政
但他們三者不服務於任何政黨,當改革派上台後他們也會主動去討好改革派勢力,以換取改革派不對他們的利益下手
既得利益鐵三角的根本利益,不是支持哪個政黨,而是永遠維護自己的財富與特權
關於媒體,韓國的媒體分為國營與私營兩類,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國營媒體,畢竟國營媒體存在幾十年了,和新興的私營媒體或者網絡媒體相比,受眾要多得多
韓國的媒體界的三大報——朝鮮日報、中央日報和東亞日報
兩大電視媒體,KBS和MBC(其中KBS相當於中國央視的地位)
由於歷史原因,這些韓國最主流媒體的台長等最高負責人,都是由政府控制的
我舉個例子
你比如最有影響力的國營電視台KBS和MBC,其股權結構如下
韓國放送文化振興會占有70%股權
韓國正修獎學會持有30%股權
所以每次決定台長人選時,「放送文化振興會」占有絕對話語權
而「放送文化振興會」的成員,是韓國政府間接任命的,成員是受政府影響的律師,醫生,媒體人
由這些人來決定國營台長人選
KBS電視台也一樣,台長由KBS理事會決定,而KBS理事會成員也是政府決定的
如此一來,不管是KBS還是MBC,選出的台長,必定是親政府的
這樣會造成什麼情況呢?
顯然就容易造成報道的偏頗和不公,政府的負面新聞會儘量的少報道,能壓則壓
這一點在保守派當政時更明顯,保守派當政時,任命親保守派台長,各種不利於保守派政府的新聞要麼減少,要麼放在收視率低的時段
而改革派當政時,改革派台長上任,則採取一種較為開明的態度,儘量少用政府力量去干涉新聞報道,也就是報道什麼,由電視台自主決定
當年韓國兩大台,MBC和KBS曾發生了聲勢浩大的聯合大罷工
就是因為保守派任命的台長,不斷阻撓記者報道,禁止不利於政府的新聞出現,才導致兩大電視台的員工,集體罷工
媒體,之所以能占據和財閥,檢察院同等重要地位的鐵三角一角,正是因為媒體所代表的「輿論操控權」
輿論操控實在是太重要了,尤其是在選舉國家,輿論直接和選票掛鉤,直接和政治掛鉤
得輿論者得天下,這話不是隨便說說的
那你說國營媒體被控制,那商業媒體呢?
對於韓國那些非國營的商業性媒體,以及網絡媒體來說,他們的生存只關乎到一樣東西
那就是錢,就是廣告費
韓國經濟被財閥控制,這代表著韓國最大的廣告商就是各家財閥
當某家媒體報道不利於財閥的新聞時,這家媒體就將面臨著無廣告收入的險境
人不可能用愛發電,無廣告收入,等待公司的只有倒閉,所以你要找一家不受制於「財閥廣告」的媒體,那真的很抱歉,幾乎沒有
只有當某一惡性事件,發展到難以收拾,全民關注之時,各大媒體才會爭相報道
你比如之前韓國財閥虐待員工,在飛機上大發淫威等事件,那都是事情爆發的太大,實在壓不住了,引起全國公憤了才會大規模報道的
而且在韓國還會出現另一種情況,就是財閥幫某官員說情
某親財閥的官員出了樁醜聞,A媒體記者深入調查,花了很大功夫準備報道該新聞
但是財閥的公關人員得到消息,突然打來電話,要求A媒體別報道該官員的醜聞,如果報道了那下一季度的廣告就不會投放了
A媒體迫於金錢壓力,只好將記者辛苦挖出來的官員黑料壓下去
該醜聞官員逃過一劫
而另一邊該官員也等於欠了財閥一個人情,在政府公務中,自然會為財閥企業,便宜行事
財閥,媒體,檢察院,「既得利益鐵三角」是相互幫助和扶持的
但再提一次的是,他們不為特定政黨服務,他們只為自己利益服務
當改革派當權時,他們也會扭過頭來攻擊保守派政黨和官員,以求改革派不剝奪他們的「既得利益」
文在寅志在打破鐵三角對於韓國的整體控制,而鐵三角中最難啃的必定是財閥,財閥直接關係到國家經濟和人民荷包
第二難搞的是檢察院,去年的檢察院改革引起軒然大波,搞得文在寅灰頭土臉,心腹愛將曹國也辭職下台
文在寅要打破鐵三角,從媒體下手似乎是阻力最小的
改革韓國兩大台的台長任命制度
打破台長由親政府人事任命的弊病,記者自由報道,節目自由播放,而且國營電台受制於財閥廣告較小,
儘量減少政治與財閥對於新聞公正的影響
掐斷既得利益者對於「輿論操控」這一支角,成為韓國進行改革的重要第一步
獲得選舉大勝的文在寅正在路上
也許有一天,韓國會擺脫總統魔咒,會擺脫財閥控制,會成為一個不那麼極端的國家
關注我,每天看國際風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BUdu3EBiuFnsJQV9q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