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反覆頭暈是怎麼回事?謎團解開,原來真有偷「天」大盜

2019-09-23     醫脈通心內頻道

前幾天上門診的時候,碰見外地來就診的老王,61歲的他最近這一個月反覆出現頭暈,在當地量血壓達160/96mmHg,治療了幾天症狀並沒有好轉。

作者:紀文洋

單位:龍海市第一醫院

來源:心路星塵

聽身邊的朋友說血壓高可能導致腦中風,而頭暈可能就是腦中風的前兆,這回老王可嚇壞了。孝順的女兒趕忙把他接到身邊,並預約了心內科的號,希望能儘快的控制好血壓,緩解頭暈的症狀,減少風險。

我簡單詢問了一下病史,老王平時身體不錯,從來沒去醫院檢查過,也不知道自己以前有沒有高血壓,如果不是這次頭暈明顯去看醫生,都不知道自己血壓這麼高。老王從年輕時就開始吸煙,到現在每天至少兩包。

囑咐身旁的實習同學給老王測了下左右兩邊的血壓,左側112/70mmHg,右側164/80mmHg。

」咦?兩邊血壓相差50多毫米汞柱,這是怎麼回事?」同學瞪大了雙眼看著我。

「嗯嗯,病人兩邊血壓相差很大,而且左手用力後頭暈更明顯,這需要注意是不是鎖骨下動脈狹窄導致的盜血綜合徵,約個彩超檢查下吧。」

不久彩超回報示:左側椎動脈收縮期呈反向血流,考慮鎖骨下動脈盜血。

拿著彩超報告,我把患者的病情告訴了家屬,因為這種疾病很可能會導致頭暈、暈厥甚至更嚴重的症狀,所以建議立即做腦血管造影明確病變的血管情況並進一步治療。

不過由於擔心介入手術有風險,老王和他女兒前後糾結了好幾天,也到處諮詢朋友。當然這種情況很常見,作為醫生也可以理解,好在經過我們反覆解釋,家屬思量再三,老王最終還是決定通過介入手術進行治療。

很快全腦血管造影結果就出來了:基底動脈向左椎動脈盜血,左椎動脈開口重度狹窄,左鎖骨下動脈開口重度狹窄95%。和家屬溝通後在病變處分別置入支架,複查血流通暢,盜血解除。患者雙側血壓恢復基本一致,症狀也明顯緩解。

造影結果

支架置入後

原來老王的頭暈就是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徵所導致的。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徵:是指在鎖骨下動脈或頭臂乾上,椎動脈起始處的近心段有部分的或完全的閉塞性損害,由於虹吸作用(盜血)引起患側椎動脈中的血流逆行,進入患側鎖骨下動脈的遠心段,導致椎-基動脈缺血性發作,和患側上肢缺血性的症候群。

過去的教科書認為「這是一個罕見的疾病」,其實主要是因為當時很多地方技術條件有限,這些年隨著彩超、CTA、DSA等檢查的普及,臨床上不斷發現這類病例說明,這並不是一類少見病,更不是罕見病。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徵常見的病因有:

1、動脈粥樣硬化(最常見):多數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煙等等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常常同時伴有其他血管的損害。

2、大動脈炎(梅毒性主動脈炎,多發性大動脈炎等)。其中以多發性大動脈炎最為常見。

3、先天性畸形。

4、醫源性。

5、外傷、結核、轉移性癌栓等。

主要的症狀和表現有下面幾點:

、椎基底動脈缺血:可以表現為頭暈、眩暈、站立不穩、枕部疼痛、雙側視力障礙、復視、暈厥等等症狀,還有可能突然出現暈倒。

、患側上肢缺血的表現:可以出現患側上肢無力、發涼、疼痛以及麻木等等感覺異常,患側肢體在活動後症狀可能會加重。

、患側橈動脈搏動減弱或者無脈,鎖骨上區域血管雜音。

、患者血壓低於健側,兩上肢收縮壓相差可在20~150mmHg,多數相差在20~70mmHg。

有經驗的醫生一般可以通過病人的病史和體徵初步判斷病變的位置,當然確診還是需要進行血管超聲、頭頸部CTA、DSA等等檢查。

治療上有哪些選擇?

1、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兩大類:微創介入手術和常規的外科手術。

其中微創介入手術通過經皮穿刺,然後輸送球囊導管至鎖骨下動脈狹窄或閉塞處,擴張球囊重建動脈管腔,並置入支架,目前已成為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徵的首選治療方法。

2、病因治療:例如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需要服用抗血小板、他汀等藥物治療等等。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目前高血壓患者有2.7億,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達到11.6%。

這幾年我們時有發現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徵,大多數都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其中相當多的患者還有吸煙。

所以,我們建議平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飲食控制,戒煙限酒多運動,同時一定要規範的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高危因素,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羅祖明,丁新生. 缺血性腦血管病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 高 山,黃一寧,劉俊艷,等.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徵的臨床表現與盜血程度及類型的關係[J]. 中華神經科雜誌,2004,37(2) :139143

[3] 金星,杜彬,康偉民,等. 鎖骨下動脈狹窄和閉塞病變的支架成形治療[J ]. 介入放射學雜誌 ,2013 ,22 :634 —63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vwaYG0BJleJMoPMi-M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