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擋的風攜湖音喚(童年往事之十二)

2021-01-21     奎先達坂西

原標題:難擋的風攜湖音喚(童年往事之十二)

作者/牟維列

二姑父在縣城供銷社工作,為省下每天來回車費錢,每個星期只回家一趟。二姑天不亮就在飯棚里蒸乾糧,待到日頭爬上天,蒸好的乾糧擺在桌上晾著。吃著飯的姑父說:編完這十幾領席,就讓咱爹回永安,他人在這兒心掛著家。

二姑應著往包袱布上拾乾糧,爺爺說不著忙,再有兩天就編完。趕早班車的姑父,挎上沉甸甸的包袱,叫了聲爹,說著俺走了。送到院門口的二姑說別省著吃,不夠去食堂買,從嘴裡省不出幾個錢。望著姑父遠去的背影,每次回來見他都這麼瘦,可干起活卻有使不完的勁。身旁的表弟慶幸地笑了,他又躲過一頓揍。

吃飯時,二姑嚴肅地說著誰也不能出院子,就在天井裡玩,熱了回屋。你爹留的作業做了嗎?表弟低頭吃飯不吭聲。其實二姑最明白,指定沒抄幾行字。姑父雖是個初小,也是在幾天私塾的基礎上再入小學,接受的教育舊少新多。聽奶奶講,你二姑父的心氣高著呢。他想把狄華送進高小,畢業後能吃上公家糧,拿工資。狄華這種達從一落地,算命先生就說這種大了有出息,天門亮痦生,官位不大孝父母。

自知得到母親護佑的表弟,聽話地吃完飯回了屋。從櫥里拿出姑父留給他的作業,照著笨拙地寫。那筆中的字劃和俺一樣,歪歪扭扭,只不過寫得比俺還吃力。表弟還沒上學,俺已小學二年級。一個字重複寫,半張方格紙沒寫完,就央求俺替他寫。

白露妹見俺要替他寫,喊著娘欲出屋,嚇得表弟一把搶過鉛筆,嘴裡嘟囔著喂不熟的一撮藍(家鵝脖頸上有一撮藍毛)。

樹蔭下,爺爺和二姑各編一領席,邊編邊聊拖坯蓋房的事。白露妹坐在門檻上,時不時回頭看看他哥,是在做作業還是偷著玩,儼然成了二姑的眼睛。俺騎在凳子上,看著二姑和爺爺編席,聽著他爺兒倆嘮蓋房材料的事。

爺爺編席是老手。一條條蓆子,在他雙手指操作下,不一會就編好尺把長一段。眼瞅爺爺身旁的蓆子捆在漸漸縮小,俺從幾條濕麻袋蓋著的山裡,拖出捆蓆子,爺爺夸俺有眼力勁。爺爺說過,蓆子泡軟了才好用,半干不濕,不僅不好用,還會弄斷蓆子。斷了的蓆子不能編,費工又瞎材料,還得重新泡蘆葦削葦瓤。斷了的蓆子,只能編成籃子、鍋蓋墊,簽子。

又一捆蓆子用完,二姑剛好也用完。俺兩隻手各拖捆蓆子,雖只有幾米遠,卻有意停下來,只為讓騰出手的爺爺,歇歇吸袋煙。

爺爺說,天剛放亮,就在院外走了一遭,拖坯的土蠻夠用。過幾天,白露她爹從縣城回來,讓他趁著天好,抓緊把坯拖完。晾乾的坯不能過冬,過了冬的坯就沒有勁。最好小暑里打好房地基,大暑十五天裡把房子蓋好,里外牆掛上白泥灰,干透後的房子不怕風吹雨打。留下門和窗,來年小麥返青後,再請木工師傅做好安裝上。

俺也這麼想。眼下房梁和椽子還缺不少,幸虧您來了。這幾十領席,一個曹王集就能賣完,再說還有點積儲,買梁和椽子的錢就湊夠了。缺就缺房頂上的麥桔梗,沒有它,蓋好的房子還是漏著天。早就給你準備好,上樑前,指定送過來。

爺兒倆說著編著,俺聽著看著,見誰的蓆子快用完,就拖一捆接上。沒編好的席壓著編好的,一上午摞了兩寸多高。爺爺仍在編著,二姑按著腰慢慢站起,朝飯棚走去。俺怕蓆子風乾了不能用,便拖起幾條麻袋到水塘里淹透,濕漉漉地蓋在蓆子上。

二姑做好晌午飯,連喊加催的讓俺三個孩子出來吃飯,洗過手的爺爺正在桌前吸著煙。吃著飯,二姑問表弟作業寫了多少,滿嘴菜窩窩的他說不清話,邊吭邊伸出三個手指頭。

爺爺看著笑,白露妹欲語又止,俺隔著桌上的飯菜,疑惑地看著他,他卻朝俺擠擠眼。你甭擠眼,三張也有一半是瞎話,糊弄娘不識數。今兒寫不完十張,等你爹回來,連同你去西塘下魚簍,和到湖裡捉魚,一塊端給他。

表弟緊忙央求二姑,承諾下晌一定寫完。收拾碗筷時,二姑又發話,俺表兄妹三人,可以到院外放放風,但不許走遠。尤其是表弟,只能玩半個時辰,回去寫作業。他聽話著呢。端起盛碗筷的盆,飯棚里和二姑搶著洗,還不忘出院子前,給他姥爺捶捶背。

然而,跑出院門的他,卻變了臉。不去西塘玩,咱去蘆葦盪里找野鴨蛋,列兒哥還沒吃過烤燜的野鴨蛋呢。白露妹說著剛吃完飯,你能吃幾個,反正我吃不下。

吃不了帶回來,藏在塘石下,啥時餓啥時摸出來就吃,只要你不偷著告狀就行。我可沒告你的狀,是娘問我你寫了幾張,我說寫了兩張,還有半張沒寫完。

俺在一旁笑著不出聲,表弟斥責地說著你這還不是告狀?哥,你別凶我,俺回去拿火柴還不行嗎?用不著你,幫娘洗碗時,就把火柴揣進兜了。

作者簡介:牟維列,山東濟南市人,生於1956年,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市中區作協會員。已在報刊、網絡平台發表文學作品五百餘(首)篇。

編輯:李勛修《青煙威文學創作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rX2I3cBubk3rjNbC0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