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桂為什麼不快樂?

2023-12-21     少讀紅樓

原標題:夏金桂為什麼不快樂?

夏金桂這人有意思。她不喜歡吃雞鴨的肉,把這些東西賞給下人,「只單以油炸焦骨頭下酒」,吃的不耐煩或動了氣,便肆行海罵,「有別的忘八粉頭樂的,我為什麼不樂」。這海罵透露了夏金桂的不快樂,她需要吃最愛吃的、罵最想罵的來發泄情緒,那麼她為什麼這麼不快樂?

1與人為敵的處世模式

夏金桂嫁到薛家後,把薛家所有人看成了敵人。對薛蟠,她覺得必須「趁熱灶一氣炮製爛熟」,將來才能自豎旗幟。她的主要武器是,「哭」「裝起病來」,加上薛姨媽不知底里,只罵薛蟠,無形中助長了夏金桂的氣焰。後來薛蟠想打,她便遞與身子;持刀欲殺,她便伸與脖頸,薛蟠又實不能下手。按說,新婚妻子應和丈夫相親相愛,但夏金桂對薛蟠只有權力上的爭奪。

對薛姨媽,薛姨媽起初認為她剛嫁到自己家,是個「比花朵兒還輕巧」的女孩,幫著她說話。然而她並不覺得婆婆良善,反而覺得可欺,逐漸發展到挾制薛蟠,倚姣作媚,「將及薛姨媽」。

對薛寶釵。寶釵這個小姑子夏金桂當然不放在眼裡,然而,幾番試探,發現薛寶釵很沉穩,她並不能撼動分毫,在寶釵「暗以言語彈壓」下,她沒有施展餘地,但姑嫂間已毫無親愛可言。

對香菱。夏金桂先是改了香菱的名字,然後布局讓香菱壞掉了薛蟠和寶蟾的好事,晚上洗腳水略微燙了點,薛蟠便對香菱大打出手,後夏金桂又抖摟出枕頭裡的五根針釘著的紙人來,怨到香菱頭上,痛哭說「左不過你們三個多嫌著我一個」,一席話又激怒薛蟠,順手抓起門閂,搶步找到香菱,不容分說劈頭劈面打起來。可憐香菱跟了薛蟠幾年,最終被趕離薛蟠身邊。

對金蟾。金蟾本是她帶來的貼身丫頭,但為治倒香菱,硬是把寶蟾給了薛蟠。寶蟾和薛蟠好了之後,就不聽她的話了,「先是一衝一撞拌嘴,後大撒其潑。拾頭打滾,尋死覓活,晝則刀剪,夜則繩索,無所不鬧」。她們從最緊密的主僕關係,變成了大房和小妾之間的敵對關係。

2眾人真的怕了嗎?

然而,大家真的怕了嗎?薛蟠看似很聽話,實則是拿聽話做交易,向她討要好處,實在鬧起來,就躲出去,剩下她自己在家生悶氣;薛家母女平時惹不起躲得起,但必要時刻,該出手時就出手,比如夏金桂大吵大鬧,薛蟠暴打香菱,她們就把香菱領回了自己的院裡;除掉一個香菱,夏金桂又引來一個更大敵人寶蟾,寶蟾不怕她,因為寶蟾複製了她之前所有戰鬥技能。

夏金桂內心也明鏡似的,知道自己並沒有取得完全勝利,所以吃油炸焦骨頭,所以肆行海罵。可這只是發泄,發泄完了,這種沒有取得勝利的不徹底感,會讓她用更激烈的撒潑去震懾他們,然而,無論她多麼厲害,除了香菱,她又真能拿這些人怎麼樣?她「消滅」不了他們的。

《浮生取義——對華北某縣自殺現象的解讀》一書中曾提到一個女人,和夏金桂與人為敵的處世模式不同,這個女人是與人為善,對公婆好,對丈夫好,對小叔子小姑子好,然而沒有換來和諧的關係。公婆惡語相向,丈夫常常打她,小叔子小姑子說她壞話,她很委屈很不解,她反省自己還是做得不夠,於是更加用力地付出,可現實還是那麼殘酷,大家對她更不好了。

夏金桂很壞,這個女人很好,她們不快樂的本質卻是一樣的,那就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反應上,別人的反應符合自己的預期就快樂,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就不快樂,但別人的反應是把控不了的,而且,人際交往有一個微妙的真相,你越期待別人怎樣,別人就偏不會那樣。

3母親的嬌養很致命

夏金桂是獨生女。夏大爺早死,夏奶奶只此一女,所以嬌養,以致夏金桂養成了「愛自己尊若菩薩,窺他人穢如糞土」,「在家中就時常和丫鬟們使性弄氣,輕罵重打的」。愛自己沒問題。探春有兩個母親,一個嫡母,一個生母,但都不嬌養她,沒有母親嬌養的探春也很愛自己。王善保家的不尊重,她馬上一巴掌,甚至迎春被婆子下人欺負,她都唇亡齒寒,上前幫忙。

夏金桂的愛自己卻過了界,她不是探春這種防守型的,她是攻擊型的,比如,她叫夏金桂,就不允許別人口中帶出「金桂」二字來。這種過了界的愛自己,並沒有得到夏奶奶的及時糾正。

夏奶奶希望女兒快樂,所以總能做出符合女兒預期的反應,比如遇到女兒和丫鬟使性弄氣就呵責丫鬟。或許夏奶奶也想教訓兩句,這時候,夏金桂用哭征服,用裝病逼迫,用見不得人的伎倆讓母親屈服,久而久之,勝利感爆棚的夏金桂就養成了快樂來自讓別人屈服的思維模式。

4打破思維固化,快樂才會不請自來

人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思維固化而不快樂的。比如夏金桂來到一個新環境,完全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香菱是個老實本分的小妾,薛蟠早已把她看成了馬棚風,與其和這個小妾成為敵人,不如結為聯盟。就像鳳姐平兒。這樣也避免了寶蟾或其他類似寶蟾的厲害對手上位。

再有大觀園裡那麼多女孩,找她們玩就可以了。和黛玉談談詩,和探春說說理家,聽寶琴講講海外見聞。還可以回娘家,向夏奶奶學習如何經商,把薛家店鋪經營好,在賺錢中找到樂子。

那時再回頭看看,陷身於宅斗有多麼無聊。或許夏金桂永遠都走不出與人為敵的思維模式。她的快樂太單一,自以為是全世界主宰的化身,要所有人都按照她的意志生活。但很多時候,打壓別人,也就是在打壓自己;不放過別人,也就是不放過自己。尖銳總會遇到更硬的東西。

事實上很多人會陷入這個邏輯閉環,那就是我知道自己不快樂,所以,我拚命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然而,這種拚命卻南轅北轍,讓自己更加地不快樂。夏金桂的故事讓我們懂得:只有具備反省意識,打破思維固化,拓展生活視野,不對別人抱有期待,快樂才會不請自來。

作者:樵髯,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f79a53ba758272b16caff138d1477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