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迎春的悲劇人生

2023-12-22     少讀紅樓

原標題:賈迎春的悲劇人生

賈迎春,賈府四艷之一,排行第二,「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既擁有美貌,又「溫柔可親」,可謂品貌俱佳。

第二十二回,元宵猜元妃所制燈謎,獨她和賈環猜的不是,未得頒賜之物,賈環便覺得沒趣,迎春「自為玩笑小事,並不介意」,顯示了「大家小姐」(脂批)風範。元妃歸省慶元宵時,命寶玉和眾姐妹作詩,以志當日盛事。黛玉想「大展其才,將眾人壓倒」,而迎春詩才平平,也無意與人爭鋒,應景隨意湊成一首。在其後的大觀園詩社中,她任副社長,也基本上未見其作詩。她的奶娘和貼身大丫鬟因犯事遭發落,請她去說情,她說「愧還愧不過來,反去討臊去?」

她安分守己、不與人爭、害怕多事、才能平平,因此得了個渾號「二木頭」,「戳十針也不知`噯喲』一聲」。這種性格展現得最淋漓盡致的,是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問累金鳳」。她的奶娘因賭博私自將其金鳳偷去典當,她也不管不問。丫環繡橘提中秋要用,不如回了鳳姐處理此事,迎春止住她不必多事。恰逢奶娘的兒媳來求她說情,明欺她素日好性,不但拖延不贖,反而在與繡橘的語言交鋒中,謊稱白填了三十兩,迎春無動於衷,自去看《太上感應篇》。探春為她出頭,她依然漠不關心,依舊只和寶釵閱《感應篇》,正如黛玉所說"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

如此一個花樣女子,美麗嫻雅、貞靜超脫,想必該有個美麗人生和美好結局。但是,她不僅親母早亡,父親對她漠不關心,繼母也隨意橫加指責,甚至連下人也膽敢明里暗裡欺壓,入了「薄命司」。而且,她還是大觀園中,除了夭亡的金釧兒(金釧兒雖然不住大觀園,但因為賈寶玉關係,也可算作大觀園之人)、晴雯之外,結婚登場、青春離場之第一人。

文本中有一個重要主題,即「聰明誤一生」,如第二十五回「魘魔法叔嬸逢五鬼,紅樓夢通靈遇雙真」,脂批指出「此回書,因才幹乖覺太露,引出事來,作者婆心,為世之乖覺人為鑑」。如果說,寶玉悲劇之源是「卻因鍛鍊通靈後,便向人間覓是非」;王熙鳳的悲劇是為「都知愛慕此生才」的聰明所累,但迎春才能一般,又不與人爭,超然物外,有著「寵辱不驚,閒觀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笑看天上雲捲雲舒」的淡定與從容,但出人意料的是,文本居然有甚多處暗示其悲劇性結局。

迎春的大丫鬟司棋、繡橘、小丫鬟蓮花兒和她所住的綴錦樓以及她在詩社中的別號「菱洲」,看似陽光燦爛,歲月靜好,但文本中常用吉祥之語作不祥之讖。司棋諧音死棋,繡橘諧音銹局,棋如人生,人生如棋,迎春的人生之棋是"死棋」,人生棋局是「銹局」;蓮花兒,又是暗示「春景將盡」(脂批);綴錦樓,綴錦諧音墜錦,意味著美好的消失,有著杜牧關於綠珠之詠史詩《金谷園》「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之意味;「菱洲」,則與「設雲『應憐『也」(脂批)的甄英蓮後來之改名香菱(即相憐也)直通。

第二十二回迎春所作的謎語「天運人功理不窮,有功無運也難逢。因何鎮日紛紛亂,只為陰陽數不同。」脂硯齋對此的批語是「此迎春一生遭際,惜不得其夫何」,暗示迎春一生悲劇的最後關鍵就在於婚姻,而答案其實就在十二釵正冊中關於迎春的畫和判詞以及《紅樓夢曲》中關於迎春的部分一一十二釵正冊。關於迎春的畫是「一個惡狼,追撲一美女,欲啖之意」,其書雲:「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紅樓夢》曲中關於迎春的《喜冤家》一一「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蕩貪還構。覷著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艷魄,一載盪悠悠」,都明寫迎春的人生結局悲慘,而且寫明了造成悲劇的原因是婚姻,其夫就是一聽其外號就讓人不寒而慄的中山狼。

到了「假事將盡,真事盡顯」的八十回後,所有的結局都將一一水落石出,當然,此前關於迎春所有的「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也將一一兌現。第七十九回,此前久聞其名、不見其人的中山狼,終於登場。中山狼大名孫紹祖,文本關於他的寫照,脂批是「畫出一個俗物來」。很快到了第八十回,迎春回娘家,就開始哭訴其種種惡言惡行,相信迎春一定會如判詞和夢曲所暗示的那樣,在「迷失無稿」的八十回後,慘死於此人之手。

迎春嫁中山狼,就如同送羊入狼口,看起來她的悲劇只是因為她不幸出身於一個正在加速走向末世的世家大族,又不幸遇上一個漠視自已女兒終生幸福、將女兒當作可以交易的物品的好色貪財寡情的無恥父親。更為悲催的是,她被「交易」到的偏偏是中山狼孫紹祖,那是她悲劇的最後的「臨門一腳」,似乎迎春的悲劇只是一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婚姻悲劇。

但是,無論中山狼有多好或有多壞,在禮崩樂壞的末世,中山狼其實便是她註定的命運的一個隱喻。迎春的悲劇人生,與其說是婚姻悲劇,不如說就是一個關於命運的悲劇性寓言。

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美好有多麼動人心魄,悲劇的力量就有多麼撼人心魄。迎春的悲劇,從更深層次講,是人類的悲劇。一切都是註定的,人類猶如神話中的吳剛,命運猶如那註定的桂花樹,即使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的,也還是要「勞」的,就連一向懦弱的「二木頭」迎春也有不認命、不服命的時候,「我不信我的命就這麼不好,從小兒沒了娘,幸而過嬸子這邊過了幾年清靜日子,如今偏又是這麼個結果」。

儘管她一切的掙扎都是徒勞的,沒能改變她的結局,但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在蒼涼的人生背景上,人類顯示了高貴的尊嚴。這種無奈與尊嚴,超越時代,超越國界,超越文化,具有普世性,與東方吳剛傳說遙相對應,西方也有西緒弗斯神話。

如果閱讀就此結束,也不會妨礙迎春的悲劇作為文學悲劇的偉大。但是,《紅樓夢》就是《紅樓夢》,在偉大的「賈雨村言」之風月寶鑑正面的背後,還「甄士隱」了一個另具深意的風月寶鑑背面,而其中的深意往往就深藏在「賈雨村言」之風月寶鑑正面一些容易視而不見的細節中。因此,閱讀《紅樓夢》,細節絕對不容輕輕放過,細節決定成敗,正如第十二回脂批所云「細心體貼,方許你看,否則此書哭矣」。

除了「二木頭」迎春之外,文本中觸目可及之「二」,可謂林林總總,如寶二爺(賈寶玉、第一正人)、璉二奶奶(王熙鳳、十二正釵之一)、賈政(二老爺)、倪二(紅樓五俠之一)、柳二郎(柳湘蓮、紅樓五俠之一)和二丫頭(鐵檻寺附近村莊姑娘、第十五回)等等。

這並非沒有來由,而是和「此書大綱目、大比托、大諷刺處」(脂批)的秦可卿(胤礽)密切相關。秦可卿與「通部大綱」(脂批)之一的警幻實為同一人。胤礽諡號「密」,警幻仙子之賦,刻意取意於《洛神賦》的地方甚多,幾乎就是《洛神賦》的翻版。作者暗示警幻就是宓妃,在「真事隱、假語存」的文本語境下,警幻之「宓」直通「密」,也就是十二正釵之一秦可卿。文本中又有這麼多關於「二」的主要人物,因此,幾乎可以說,《洛神賦》是賦中的《紅樓夢》,《紅樓夢》就是小說中的《洛神賦》[注1]。

胤礽,無論在康熙帝的嫡子中,還是在所有皇子中,都排行第二。通部書其實就是作者的「一番夢幻」,是「九十春光寓言也」(第一回脂批),而這九十年就是以胤礽為中心的九十年,其中很多主要人物,除了展現風月寶鑑正面故事之外,就是以寓言的方式藝術再現胤礽的人生。不同的是,胤礽的人生歷程只有將近五十一年,而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卻在寓言的「夢時間」[注2]里大都穿梭了九十年。

那麼,迎春的婚姻悲劇,或者說是命運悲劇之「賈雨村言」的背後,到底具體「甄士隱」了什麼?

注1、詳見《「行」走紅樓》系列拙文 1《秦可卿就是廢太子胤礽》等

注2、詳見《「行」走紅樓》系列拙文18-28《紅樓「夢時間」》

作者:郭進行,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7f3c63c713beb4f569cf81ce4a6ce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