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地鐵里,有過怎樣的故事?
過往十年,又有過哪些記憶尤深的感觸?
地鐵如同一座地下的城市,
千萬人在這裡交匯、擦肩,
出於起點,又歸於原點。
它便捷、通達,也充實、溫暖。
他們在地下城市的人潮人海中,
經歷著自己的故事,也創造著共同故事。
車廂門向左右開啟的一刻,故事就開始了。
近日,成都地鐵發起#我與成都地鐵這10年#互動徵集活動,廣大網友分享了十年來他們切身感受到的成都地鐵發展變化。
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現出乘客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又實錄了社會變遷、時代前進的鏗鏘足音,其中歷久彌新的時代精神力量,穿透時光的隧道,照亮過去、現在和未來。
01
十年影像
一張照片,一個故事
2010年,成都地鐵正式開通試運營,如今,成都已成為開通13條線路、運營總里程558公里的國內軌道交通「第四城」。來來往往的地鐵站內,數以千萬的乘客在這裡相逢,共度一段旅程。
這些乘客,有心地將這些點滴變化記錄了十餘年。
77歲的童先生與成都地鐵「淵源」很深。早在1號線開建時,他就參加了站名徵集活動,並獲得成都地鐵頒發的精美禮品。
成都地鐵為童先生頒發獎品
2010年1號線建成通車,童先生通過參加成都地鐵聯合華西都市報的活動,乘坐了成都歷史上的第一班地鐵專列。活動中,拍攝的一組記錄91歲的羅老太攜全家四代人乘坐地鐵的照片,在成都晚報獲獎並專題刊發。
童先生作品獲媒體報道
童先生退休後不久,7號線開建,而地鐵站就在他所住的小區門口。童先生從他家的視角里,見證了成都地鐵7號線建設的全過程。
原來的成都中環清水河大橋(作者:童華池 攝於2012年12月14日)
施工中的成都中環清水河大橋(作者:童華池 攝於2015年9月6日)
地鐵7號線建成通車後的成都中環清水河大橋(作者:童華池 攝於2022年6月3日)
「由於7號線是成都的首條環線地鐵,僅這條線就給我和我的家人,以及更多的市民,帶來極大的方便。」7號線通車那天,童先生在站台拍照留念。
成都地鐵7號線通車,童華池首日乘坐(作者:童華池 2017年12月攝於龍爪堰站站台)
童先生說,那座橋的地底下,縱向是地鐵7號線,橫向是現在正在施工的地鐵17號線。而交叉路口的地下便是兩條地鐵相交的龍爪堰站。「這裡一度是地面,地下,空中,水中同時施工,太複雜了!成都地鐵的艱難奮鬥史,在此可見一斑。」
地鐵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十年的光陰流變,城市生活的各種變化,都能在這些照片中找到線索。
網友@soliteory是攝影愛好者,從第一次拍攝有軌電車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一年。「當時買相機的初衷就是為了拍雪山,畢竟在成都西門看山要容易些,後來發現電車作為前景,竟然和雪山是如此的搭配,也更能體現雪山下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的畫面感。」
作者:@soliteory
作者:@soliteory
作者:@soliteory
「有軌電車經常坐,遠方的雪山時常拍,把這些融合在一幅畫面里,讓更多的人喜歡成都,愛上這座城市。」soliteory說。
作者:@小峰的視界
「成都地鐵,生活一脈」。對於網友@小峰的視界來說,成都地鐵早已不是單純的交通工具,而是真正的融入了生活。參與日常攝影徵集,他更多地抬頭,看天看路看風景,發現了生活之美;參與官微十年拍照,他認識了更多的粉絲,發現了交流之美;參與新線試乘體驗,他得以第一時間探秘新線,發現了活動之美;參與每月粉絲互動,他獲得了來自成都地鐵的很多禮物,發現了周邊之美。
作者:@小峰的視界
「我想,脈動的不僅是地鐵列車和城市律動,也是我跟成都地鐵不盡的緣分。」小峰說,十年彈指一揮間,他與成都地鐵的故事還遠遠沒有講完,「期待下一個10年,期待更好的我和你。」
02
一城一人一故事
「地鐵是有人情味的」
網友@落日之輝乘坐地鐵已有六年,在他的眼中,地鐵是最能夠代表城市飛速發展的符號,透過這個窗口,能觀察到城市日異月更的變化。但相比起那些龐大、抽象的象徵意義,讓他感觸更深的是,地鐵擁有自己的生態,從這幅地鐵浮世繪中體悟普通人的酸甜苦辣、生活的百態和冷暖,感知最真實的人間。
與成都的邂逅從2017年算起,至今已經過去了六年。這六年時間,見證了成都地鐵從0到到五百公里的成長道路,見證了城市的發展,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從剛上車時車廂的空曠,到尖峰時間的漸漸擁擠,每天按部就班的一趟旅程、一節車廂,我看到了人生百態。
拖著工具的打工者,思考未來;背著書包睡眼朦朧的學生,天真爛漫;提著公文包的白領,行事果決;戴著耳機的年輕人,洒脫隔絕;相互依偎的情侶,時而沉默、時而歡脫;兩鬢白髮的老者,三兩結伴……
喜怒哀樂,嬉笑怒罵,這便是眾生相,這便是最真實的人間。
希望幸福的城市一直幸福,人們的精神世界更加滿足。希望未來更美好,人生不蹉跎。——@落日之輝
「我心中真的挺感謝地鐵,它讓我遇見了很多故事,雖然我不認識他們,他們也不認識我,但我就是希望幸福的城市一直幸福,人們的精神世界更加滿足。」
十年的時光,是如此的漫長,又是如此的短暫。與地鐵相伴的路越長,越能體會出地鐵的「人情味」——這裡有青春:那些時光、那些經歷,被揉進乘客的歲月,安放在最好的年華里;這裡有信任:能在你歸家時搭載你,令你深信人間值得的溫熱;這裡還有你:關乎愛與夢,無問西東的付出,以及山海可平的執著。
03
「軌道上的城市」
讓市民幸福滿溢
十年擘畫,接力攻堅,藍圖變現實。
隨著成都地鐵應運而生,全新的綠色出行方式在成都生根發芽、深入人心。如今,地鐵線網在成都四通八達,「軌道上的城市」讓市民出行和生活越來越便捷,讓市民幸福滿溢。
「當初第一次坐地鐵,還是退伍那天,穿著軍裝,跟戰友一起踏入車廂,感受著人們投來目光,有點意外,有點忐忑,畢竟沒坐過地鐵,在想自己是不是有哪點不一樣,但大家目光中充滿了和諧和善意。」網友@不茫不忙的豆豆說,後來經常坐地鐵出行,看見了各樣的禮讓座位,爽朗的「你坐」,真誠的「謝謝」;各樣的因為沒站穩碰著別人,歉意的」抱歉」,寬懷的」沒事」;出門在外,與人和善,在地鐵上切實地感受到了成都人民包容的幸福。
忠實鐵粉@不茫不忙的豆豆參加活動所獲獎品
晚高峰的地鐵,所有人都行色匆匆、步履一致地奔波往返。這支龐大的隊伍穿過大廳、走過通道,又四散開來,繼續以各種方式奔赴向這座城市的東南西北。2019年高考結束後到成都讀書的劉先生,也在此收穫了他穩穩的蓉城幸福生活。
2019年高考完後來到成都求學,當我在成都東站下車後,人特別多,不知道是坐公交還是計程車,一個好心保潔阿姨叫我去坐地鐵,說「孩子去坐地鐵吧,地鐵不堵車」,於是我就跟著指示牌去了地鐵口,從來沒有坐過地鐵的我站在購票機前,犯了難,不知道怎麼購買票,怎麼選擇自己的目的地,然後就去詢問了地鐵安保叔叔,叔叔很耐心的給我講解了怎麼購票,怎麼刷卡進站和出站,還有換乘的方法,很幸運遇到了他。現在來往學校頻繁,我已經對購票程序特別熟悉了,現在我都是刷臉進出站。——劉先生
十多年來,一條條城市動脈給予市民乘客更多對生活的期待。如今的成都地鐵,已不只是一種交通方式,而是用情服務市民、用心打造精彩城市的生動載體。點點滴滴的真情服務,串聯起成都的日常,讓王鵬宇感到「軌道上的成都」幸福滿溢。
作者:王鵬宇
記得2012年第一次來到成都,第一次感受了地鐵,當時覺得離自己很遠,但從2018年上大學開始,成都地鐵就成為了我必須的交通工具。在成都這幾年,我見證了成都地鐵10號線、5號線以及6、8、9、17、18號線的開通。
同時,作為一名喜愛旅遊的人,我很肯定成都地鐵推動了成都旅遊業的發展,不管是高升橋站的武侯祠,熊貓大道站附近的大熊貓基地,還是草堂北路站附近的杜甫草堂等,都深度塑造著市民的幸福生活。
在大學期間我還收藏了地鐵紀念票。買了各種開通的紀念票和節日紀念票。有些時候自己可能真的用不完,但作為地鐵粉,愛成都地鐵就成為了自己的一大愛好!——王鵬宇
04
新十年的起點
成都地鐵一直在路上
十年,可以見證3652個日出,可以讓大樹長成參天模樣。
十年,可以把地鐵運營里程變成558公里,讓線網單日客運量突破722萬次。
未來十年,成都地鐵還有更廣的追求。站在新十年的起點,他們對未來又有什麼祝福?
網友對成都地鐵的祝福
祝成都地鐵12歲生日快樂,謝謝你們讓我們的出行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我們成都市民永遠愛著你,永遠喜歡著你,加油加油加油!——張先生
很感謝成都地鐵帶來的便利,同時感謝一線的地鐵工作人員和在建線路的工程人員的辛苦付出,成都地鐵未來可期!——士多
成都地鐵越來越好,期待和你的下一個十年。——劉先生
「更多的百變和美好」「祝願成都地鐵紅紅火火,更上一層樓」……一句句祝福信息紛至沓來。承載著人們的美好希望和憧憬,成都軌道集團加速軌道營城,一直在路上。乘著地鐵列車,千萬成都市民「駛」向美好幸福的未來。
小彩蛋
恭喜網友@童先生 @小峰的視界 @落日之輝 @不茫不忙的豆豆 @劉先生 @王鵬宇 @soliteory @張先生 @士多,在參與#我與成都地鐵這10年#互動徵集活動中,獲得精美禮物一份,記得注意查看手機留言哦~沒中獎的小夥伴也彆氣餒,地鐵君還有更多精彩的活動等著大家~
溫馨提示:
成都地鐵IP創意設計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
快帶著腦洞和創意來參加吧!
編輯︱晉晉
校對︱小川
責編︱皮蛋
8號線二期列車編組下線!
「成都工匠」主題列車,首發上線!
加速軌道營城 通向幸福生活
精彩視頻
點個在看,相約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