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小房企開始批量破產?

2019-08-05   匯通研究所

房企的困境依然沒有結束,出售項目,股權轉讓還算好的,稍有不慎,結局可能就是,破產。

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截至日前,今年全國已有300多家房地產企業宣告破產清算,其中,

位列全國500強第215位的上市房企銀億集團也赫然在列。而相比去年一年破產的458家,今年房企破產速度明顯加快了。

部分破產房企(來源:人民法院公告網)

與此同時,新鮮出爐的房企銷售數據也是不盡如人意。8月2日晚,萬科A、新城控股、榮盛發展等多家上市房企公布的銷售月報顯示,7月銷售額環比均有所降低。數據顯示,前百強房企7月銷售規模環比降低29%。業內人士認為,7月份銷售額環比下降,與6月份多數房企衝刺半年報業績有關。

此外,房地產政策全面收緊預期影響也不容忽視。

銷售額環比下滑

8月2日晚,萬科集團公布了7月份的銷售業績。萬科集團公告顯示,萬科7月份實現合同銷售面積313.5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481.9億元。

相比於6月,萬科7月份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均有所下降。6月份,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面積489.3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663.9億元。

新城控股也在8月2日晚公布了7月份的銷售業績。公司稱,7月份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45.33億元,銷售面積約220.88萬平方米。而6月份,新城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95.49億元,銷售面積約253.35萬平方米。

榮盛發展的7月份業績顯示,實現簽約面積65.58萬平方米;簽約金額67.79億元。而在6月份,榮盛發展的簽約面積和簽約金額分別為128.75萬平方米和145.35億元。

而據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百強房企7月單月銷售規模環比降低29%。TOP50房企銷售金額環比下滑27%,TOP3房企環比下降23%,季節性因素明顯。

業內人士表示,房企7月銷售比6月份下降,主要是由於6月份房企業績衝刺所致。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房企今年上半年業績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7月,雖然上市房企還未披露半年報,但也陸續有企業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從已發布的中期業績預告情況來看,部分企業因上半年交房穩定,業績依然亮眼。

具體來看,在A股20多家主流房企中,至少有9家房企已經披露中期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其中保利地產、綠地控股、陽光城、金科股份、藍光發展、大悅城、榮安地產等多家房企凈利潤增速不低於40%。

以金科股份為例,公司預計2019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億元至26億元,同比增長200%至290%。報告期內,公司交房規模及整體銷售毛利增加。

來源:金科股份上半年業績快報

榮安地產由於項目交付規模的大幅增加,致使結算收入提升,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92.16%-278.09%。

泰禾受益於股權合作項目的投資收益,歸母凈利潤預計增長40%至60%;南山控股上半年隨著房地產開發項目進入結算期,預計較去年同期扭虧為盈。

但值得注意的是,還有23家房企中報處於"預減"或"虧損"狀態,其中包括不少耳熟能詳的房企,例如中洲控股、深振業A、中交地產、世聯行、萬澤股份、美好置業等都劃定為"預減"類型。而亞太實業、中迪投資、嘉凱城的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劃定為"增虧"狀態。

另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有不少房企也出現了"首虧",例如陽光股份、財信發展、鐵嶺新城、天保基建、萊茵體育等。以天保基建為例,公司預計2019年上半年虧損3000萬元至6000萬元。對於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公司公告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房地產開發項目均處於開發建設階段,當期沒有滿足結轉收入條件的新項目,導致本期業績虧損。

總體來說,不少房企因新項目結轉收入不足出現虧損,大型房企憑藉交房項目較多,穩定整體表現良好。

而中報的情況則如同"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中小房企夾縫中生存的壓力逐漸凸顯。也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的房企最終宣告破產。

樓市調控再上一層樓

受中報業績良好預期影響,此前多隻房地產個股股價上漲。然而好景不長,對政策的高度敏感導致地產股在7月底再次迎來集體下跌。

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意義重大,不僅重申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而且首次提出了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樣的表述彰顯了中央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和對房地產調控的決心,也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地方政府和房企對"救市"的幻想。在此政策背景下,相信下半年房企融資將進一步收緊,房地產市場將受到更為嚴厲的監管。

受此影響7月31日地產股早盤全線下跌,wind統計顯示,當日午盤時,A股房地產開發行業127家房企中有110家下跌,而龍頭房企如萬科、碧桂園、中國恆大、保利發展無一倖免。

當然,政策的收緊並不意味著房企的絕對悲觀。

實際上,目前,無論從房地產行業的開工數據、行業投資增速和房企銷售業績幾個方面來看,房地產基本面仍然強勁。從開工數據上看,上半年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10.1%,仍然維持了兩位數的增速,且6月這一數據環比5月增長4.9%,如前文所說這也是房企中期業績能夠超預期的原因之一。

但受此影響,從7月份的銷售數據可以看出,7月份房地產市場正加速轉冷,市場觀望情緒也愈加濃厚。而隨著前期積壓市場需求陸續釋放完畢,1-4月的"小陽春"行情早已結束,後續置業需求明顯不濟,短期內房地產市場調整信號已經拉響,8月份市場大機率將繼續走弱。

來源:國家統計局

長期來看,國泰君安地產策略報告指出,2019年地產板塊的彈性主要在於區域市場的變化,國家對於城市發展的戰略也由全面城鎮化聚焦至大城市的城鎮化,落戶政策的整體寬鬆一定程度上形成對限購的對沖。政策、資金和市場維度進入全面友好期,全年的N型走勢確立。

雖然國泰君安的報告中對房地產行業後市走勢較為看好,但落實到房地產企業,還是應該從自身發展上尋求突破。招商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真正高周轉的公司才是"好公司",而這需要公司在產品定位、拿地範式、IRR、精裝修比例、供應鏈融資(高周轉五要素)都做到足夠優秀。

免責聲明:文中的信息均來源自市場公開消息,本平台對這些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投資者需自行承擔據此操作可能導致的風險。交易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