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美景在身邊,不止是遠行才有詩和遠方。我們有生活的煙火氣息,也有放慢腳步後的光影交錯。紅網、時刻新聞推出《益周美景》,希望在快節奏的生活里,用鏡頭記錄下銀城大地的每處美景和每分色彩。
白鷺 攝/李劍志
白琵鷺在蘆葦盪中翱翔 攝/李劍志
倒掛金鉤 攝/李劍志
灰卷尾勇斗赤腹鷹 攝/李劍志
密集的音符 攝/李劍志
沐浴 攝/李劍志
濕地家園 攝/冷德祥
濕地家園 攝/李劍志
濕地精靈 攝/李劍志
王者歸來——灰椋鳥 攝/李劍志
小天鵝 攝/李劍志
心羽 攝/李劍志
在南洞庭濕地拍攝的斑背大葦鶯 攝/李劍志
爭鬥 攝/李劍志
夏末時節,來到位於益陽沅江的南洞庭湖濕地,鳥鳴啁啾、湖水明凈、水天一色,儼然一處人間仙境。
由於湘、資、沅、澧和長江水匯流注入,使南洞庭湖濕地具有水浸皆湖,水落為洲的沼澤地貌特徵,境內河汊縱橫,洲島密布,廣闊的湖面上星羅棋布地散布著118個人跡罕至的湖洲和湖島。
南洞庭湖是一個大自然迷宮,又是一個生物遺傳基因庫。生態環境優良的湖泊濕地,浩渺無垠的水域湖洲,風情萬種的湖汊島嶼,生長著濕地植物863種、鳥類164種、魚類114種。2.4萬公頃的湖洲蘆葦,是世界上最大的葦荻群落,也成為鳥類的最佳棲息地,可以觀察到白鶴、白頭鶴、中華秋沙鴨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年來,沅江市委、市政府在南洞庭湖濕地治理方面展開了全面調查,確定了濕地退化原因和五種主要侵占破壞濕地情況,制定了針對性修復方案,並向省林業部門申報了2018年5萬畝濕地生態修復計劃。經過治理後的南洞庭湖更美了,濕地再煥生機,重新成了野生動物的天堂,尤其是鳥類資源,在種類和數量上都大量增加了。
來 源 | 時刻新聞
·END·
沅 江 發 布
沅江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微信
微信號:zgyj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