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8月的洞庭腹地,暑氣蒸騰,烈日灼人。陪同益陽電視台的記者來到華豐垸村的田間地頭採訪,從上午9點半一直到下午1點半,期間精神卻很是高昂,因為,從採訪獲知南大膳鎮的華豐垸村華東片(原華東一隊)原來是1979年後全益陽市第一個搞分田到戶的地方,比其他地方要早一年多!南大人敢為人先、愛拼敢闖的精神果然名不虛傳。
沅江人乃至更遠一些地方的人,總說「南大人有股闖勁」,一些鄉土文學也多有提及。工作中,我搜集整理了許多南大膳鎮歷史和發展情況的資料,有太多體現這個地方獨特氣質的例子,令人欽佩。正如我自己所言「了解南大越多,越以南大為傲」。然而,似乎還沒有來得及了解南大更多,自己在這為期兩年的掛職工作,就要結束了。就好像跟一位一見如故的朋友還沒來得及好好傾訴,就要說再見了。
有些感慨,時間過得真快。2017年9月,在外求學、工作兜了一圈後,我來到了和自己出生的小鎮隔河相望的南大膳鎮掛職鍛鍊。一開始,心裡躥動著不安。對我而言,最主要的顧慮還是在鄉鎮的工作中,自己怎麼定位。周邊也有些疑慮,我是不是就等於「來洗個澡」,馬上就得走。終究,我是「霸得蠻、待得住」的,沒有在這空耗虛度。也許就是緣分,自己的這股子勁,和南大這個地方被人津津樂道的氣質差不多吧。
貳
回首700多個日夜,點點滴滴湧上心頭。來到南大,直接負責宣傳、統戰之類「邊邊角角」的工作。大家刻板印象里,這些工作好像做了也不顯形。想做有千萬個辦法,不想做有千萬個理由。作為沅江最大的鄉鎮之一,南大膳鎮雖然基礎條件較好,但鎮情也相對複雜,地處偏遠使得交通問題較為突出。連我每次回河對面的老家都得1小時,更不用說南大距沅江主城區有近2個小時的車程了。現在,又因發展的需要,連續四五年修路,或封或斷,進出不便。群眾不理解的多,有坐大巴車的老人講是「80歲了沒坐輪椅,坐上了搖窠」。
我想,其中很大的問題是大家對實情不了解,才對現狀不理解。於是,我把「刷出南大的存在感」作為推動輿論工作的重要突破口,為此積極報送新聞稿件、宣傳地方工作。最多的時候一天跑了好幾個現場,採集了多個素材,搞出了5篇稿件。時常還要把其他交辦的工作妥善處理好,對「熱鍋上的螞蟻」那種感覺是深有體會。但是,「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一支隊伍就是一個人」,我始終這樣去寬慰自己,錘鍊自己,促進工作方法改善和效率提高,讓更多人看到南大的美,多說南大的好。
「南大膳鎮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是任務之外的重要的工作陣地,如今回想,太多次夜深人靜一個人默默整理照片梳理文字的場景。每個月的月報、新春慰問信、人居環境整治倡議書、《南大北堤》《四中橋》《神秘的南大膳鎮》等等樸實動人的投稿文章,經過繡花般的修改和編輯功夫才得以呈現給讀者。當收到後台的留言,直觀地看到越來越多鄉親表達對地方工作的肯定,看到大家流露出的濃濃的鄉情,我的內心喜悅充盈。尤其是《南大是個好地方》分布以後,很多鄉親轉發,400條留言真切動人。其中一條留言說到,「80後的我,生於南大河,一條美麗的河,一條讓我魂牽夢繞的河,每每回家鄉都會站在堤壩上遠遠地望去......近二十年飄泊在外的辛酸苦辣,忍辱負重,一滴滴,一幕幕,不管在他鄉獲得了多大名譽,賺到了多少財富,交了多少朋友,始終覺得是個外人,只有回到家鄉,回到這條母親河,淚水化做河水,奔洞庭而去,.....無盡的輕鬆和慰籍!」讀罷,不禁熱淚盈眶。
叄
兩年來的許多細節歷歷在目,卻難以詳盡描述。還記得和同事一起熬夜整理青年活動朗誦文本和地方風景視頻的振奮,還記得許多次加班到凌晨準備各種工作方案和彙報後的輕快,還記得頂著烈日一腳深一腳淺去湖裡查看督促矮圍拆除的「路漫漫其修遠」,還記得開始時騎著摩托車去村裡,或酷暑,或傍晚,路上坑窪,也有摔倒過,現在還心有餘悸......這兩年,體驗了和想幹事的人一起幹事的充實,踏踏實實待了兩年,至少以後記憶里是問心無愧的。這兩年豐富而充實的體驗,我自己感覺有很大成長和收穫。更何況,在這裡有教我帶我的領導,有真誠熱心的同事,還有那些永遠難忘的溫暖的小事。南大,真的給了我太多太多。
我盡力能做的,就是帶著愛去包容她、去欣賞她、去鼓勵她罷了。自己雖然生在農村,長在湖鄉,卻不如這兩年的理解之深刻、之親近。我深深感受到洞庭湖平原上的家鄉的可愛,這裡有棋盤似的廣袤無垠的稻田,縱橫交錯的河渠和點綴期間的湖泊,田野湖灘上臨空群舞的白鷺,無不令人喜愛。
南大是美麗的湖鄉,利用空閒時間,忍不住拍了許多的照片,有北堤的柳林夕照,有堤內的稻浪滔滔,還有集鎮上許多老舊的建築和招牌。差不多每天傍晚,我都要圍著鎮區走上一圈,發現南大的變化顯著而平靜,將來當然一定會越來越好,拍些老建築老招牌,以留住往日的記憶吧。遺憾的是有些畫面卻沒能記錄下來。好幾次,開車穿行在鄉間的小路,突然間,「撲騰撲騰」,幾十上百隻白鷺從路邊的灌木蒿草中衝上藍天,像極了「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意境。我頓時沉醉,駐足遠望這些潔白的精靈好久好久。
今年70周年國慶前,南大鄉親翹首期盼了兩年的樂漉線終於要開通了,南大人回家越來越便捷暢通。雖然自己在南大工作期間還是沒大可能感受一番在寬闊的新公路上馳騁的酣暢淋漓,但是,一想到兩條省道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平原大地上縱橫貫穿的圖景,就無比欣喜、激動和期待。特別讓人念念不忘的還有南大龍蝦,螃蟹,腐乳,涮財魚片!人生就是這麼有意思。本來是帶著簡單的計劃和目標投入到工作,因為在這裡的工作又增加了自己對這片土地和鄉親的感情。如今和人聊起相關的事,開口是「我們南大......」。
難怪乎,南大,還沒離開,竟開始有點想念了。
來 源 | 南大膳鎮人民政府
·END·
沅 江 發 布
沅江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微信
微信號:zgyj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