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上海一賭鬼工人被判死刑,死後,妻子才知道他真實身份

2023-11-09     歷來現實

原標題:1948年,上海一賭鬼工人被判死刑,死後,妻子才知道他真實身份

1948年,上海一賭鬼工人被判死刑,死後,妻子才知道他真實身份

1945年,忻玉英嫁給了上海電力公司楊樹浦發電廠的工人王孝和,婚後發現丈夫有諸多反常。

反常一,丈夫經常回家很晚,身上還殘留有香水味,問他晚歸的原因,總是閃爍其詞。

反常二,夫妻房事很少,丈夫還採取避孕措施,說不想要孩子。

反常三,婚後不久,丈夫突然學會了賭博,還要她在外面望風,說是怕「抓賭」;可是當她問鄰居的時候,對方說:「警察從來不會到別人家裡抓賭。」

直覺告訴忻玉英,丈夫一定瞞著他,在幹什麼事。

忻玉英和王孝和都是浙江寧波人,兩家距離只有十里路,而王孝和的外婆家跟她家是鄰居,只隔著一堵牆。

忻玉英比王孝和小了4歲,每當王孝和到外婆家去的時候,總到隔壁跟她在一起玩。說來也怪,小時候王孝和很是調皮,經常欺負小朋友,唯獨對忻玉英非常友好。

有一天,王孝和的外婆突然對忻玉英的母親說:「把你們家女兒給我外孫當媳婦吧。」外婆看出,忻玉英是個美人胚,這才見「色」起意。王孝和也長得很英俊,忻玉英的母親覺得女兒不吃虧,就爽快答應。

可到了後來,王家卻失信了。

不知不覺,忻玉英已經15歲,按照當地習俗,男方要到女家送聘禮。這樣一年後,女方16歲到了法定結婚年齡,就可以完婚。忻家左等右等,卻沒有等到王家人上門談聘禮的事。

這樣等了兩年,忻玉英17歲了,早到了出嫁的年齡,同齡的女孩都已經當了新娘,生了娃娃。忻玉英卻還待字閨中,無人問津,大家都知道她名花有主,也沒有人上門提親。即使有人提親,她跟人有婚約,誠實守信的忻家人也不敢答應別人家。

忻媽媽憂心如焚,坐立不安,頭髮都愁白了。

王家為何爽約呢?因為兒子幾年前就去了上海,到那裡就失聯了,也不往家裡寫一封信。

兒子杳無音信,送去聘禮的話,誰去娶人家姑娘啊?王家也苦無它法,只能焦急等待兒子的消息。

忻媽媽有些著急,她隔三岔五去王家催:「你們家是不是想毀約?」

王孝和的媽媽自覺理虧,就去了上海尋找兒子。怎料去了之後,她也沒有了消息。這邊忻媽媽等不及了,她在1947年春節,帶著19歲的女兒直奔上海。

她們之所以敢去上海,是因為忻玉英的姑媽就住在那裡。幾經輾轉,他們終於跟王孝和的媽媽聯繫上並見了面。

王孝和的媽媽說了一句話,差點把忻媽媽氣得吐血:「我兒子聽人說,你女兒又信佛,還好賭,作風不正。」

原來,王孝和有個遠房表妹也早就看上了表哥,想嫁給他,得知表哥已經訂婚,就寫信造謠,說忻玉英很多壞話。

忻媽媽對王孝和媽媽說:「我姑娘知書達理,溫柔聽話,你們可以回去打聽一下,不要道聽途說。」

王孝和媽媽細一打量,又琢磨了一會,可不是嘛,眼前的忻玉英十分靦腆,舉止得體,說話溫柔,怎麼也不像個問題女孩。

再說了,如今的忻玉英如花似玉,王家又不算什麼大富之家,人家還愁沒地方嫁?看來還是因為誤會,耽誤了人家姑娘那麼多年,而人家姑娘則無怨無悔,不去嫁人,耐心等待。

王家的人意識到了自己做錯了,對不起忻姑娘,內心充滿歉意。既然如此,那還不趕緊娶人家姑娘,還等什麼?

事不宜遲,就在第二天安排忻玉英和王孝和見面了。

王孝和如此怠慢忻姑娘王孝和,是不是有了能耐,變心了呢?

1924年出生的王孝和,父親是楊浦發電廠的一個鍋爐工,家境貧寒,根本上不起學。

14歲那年,他才有機會到上海勵志英文專科學校學習,這是內部培訓子弟的學校,不用掏學費。因為父親就業的發電廠,是英國人辦的,所以他們才會拿錢讓工人子弟免費上學,畢業後包分配,在廠里上班。

畢業後的王孝和只是楊樹浦發電廠的一名普通的工人,在電管理室當抄表員。他沒有迎娶忻玉英,不是嫌棄,實在是因為太忙,除了忙工作,還在秘密做著「不可告人」的事情。

14歲的時候,王孝和就結識了中共地下黨員許統權。兩年之後,他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到了1946年,22歲的王孝和已經是電廠控制室的工會總組長。

上班的時候,肯定是忙工作。下班的時候,就是到處串聯,發動群眾,跟資本家進行不懈鬥爭,領導和組織工人大罷工。

那時候的王孝和,整天忙得焦頭爛額,每天睡不到五個小時,怎麼還會記得外婆給他訂的娃娃親?再加上那個遠房表妹的造謠中傷,王孝和對那樁婚約更不放在心上了。即使在約好見面的第二天上午,王孝和惦記著工廠的事,也對忻家母女心不在焉。

到了忻玉英姑媽門口,連家都沒有進,只是在門口等候,讓弟弟進去通知忻媽媽。忻媽媽本來就生氣,現在聽了通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說道:「好大的架子,還要我們出去迎接?」

嘴上這麼說,忻媽媽還是咽下氣,跟女兒一起下樓去見王孝和,既來之則安之,她可不想再錯過。

這時候的忻玉英已經多年沒有見過王孝和,都不知道他變成什麼樣子了,她一邊往門口走,一邊想像。到了門口,她看到了一個穿著藍色工裝,身材挺拔,英俊帥氣的青年。

看到他的第一眼,忻玉英的心頓時泛起了微瀾。忻玉英是鄉下人,對城裡的一切都感到新鮮,對這位「未婚夫」更是再見鍾情。

相比來說,穿著對襟衣服,扎著兩條長辮子的妹子忻玉英,顯然有點土氣。但是王孝和沒有絲毫的嫌棄,見面之後即帶著她坐上了黃包車,先去上海大世界逛,後來又去跑馬廳。

王孝和一邊走一邊與忻玉英談笑風生,十分體貼。忻玉英本來還有點自卑,看到王孝和如此熱情,心裡的包袱也放下了,給王孝和講鄉下的見聞。不知不覺,兩顆年輕人的心的距離慢慢靠近。

經過兩個多月的接觸,他們的感情急劇升溫,在忻玉英姑媽的催促下,二人完婚了。

對於婚後的生活,忻玉英滿懷期待,可是後來的日子並非想像中的那麼和諧,矛盾很快產生。

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太狹窄。王孝和弟兄三個,加上父母,一家5口,住在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平房裡。結婚後,王父住到了廠里,但空間還是太擁擠。

這樣的環境下,彼此的呼吸都能聽得見,晚上小夫妻在一起提心弔膽,大氣都不敢出。

婚後,王孝和跟母親商量,到外面租房住。母親聽了火冒三丈:「小烏鴉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你就是格沒良心的小烏鴉!」說完,母親抹起了眼淚。

老人家這樣生氣也可以理解,兒子婚前的愛都給了母親,婚後多了一個人,愛被分走了一份。現在兒子兒媳搬出去,老人家能不失落嗎?

可是家裡地方確實太狹窄,無法湊合,王孝和不為所動,執意要搬出去。王母見狀,也狠下心來說:「你真要那樣,就凈身出戶吧,家裡的東西一樣也不許帶走。」

王孝和的換洗衣服也被王母摟在懷裡,不許拿走一件,老人家心下還是捨不得兒子,希望以此「刁難」兒子,讓他知難而退。

果然,小夫妻搬出去之後,兒子回去拿換洗衣服都要遭到母親聲淚俱下的數落。王孝和知書達理,理解母親的苦衷,不忍讓母親生氣,但是在這件事上又不能妥協,只好用另一種方式彌補。那就是領到工資之後,大多上交給了媽媽大頭,自己留下小頭。

這一來,王孝和的日子很緊巴。租房了就要付房租,還要購置新家具;這一來,用在生活上的錢就少得可憐,不得不一分錢掰成兩半來花。小夫妻兩人的生活拮据可以想像,別說是吃肉,婚後連茶葉蛋都沒有吃過。

忻玉英對此毫無怨言,長期以來,母親一直教誨她,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既然嫁給了王孝和,就要接受他的一切,不管面臨什麼處境都要認命。再加上忻玉英本來就善良,不是勢利女人,並沒有抱怨家窮,坦然接受這一切,還面帶微笑。

看到妻子如此賢惠,王孝和充滿感激,對她更加體貼,這讓忻玉英很知足。

可是漸漸地,她發現丈夫變了。就像文章開頭那樣,丈夫回家越來越晚,有時候,身上還有香水味,沒有不良習慣的丈夫還學會了抽煙喝酒和賭博。

更詭異的是,丈夫想了很多辦法,不讓她懷孕,說是先不要孩子。

對此,忻玉英百思不解,結婚不就是為了傳宗接代嗎?孩子是愛的結晶,是夫妻感情的紐帶,誰不渴望有下一代?丈夫為何如此有不要孩子的奇怪想法?

最難以接受的是,丈夫不但迷上了打麻將,成了「賭鬼」,還把形形色色的朋友帶回家玩。他們玩的時候,還讓她到外面觀察風聲,說有人來了要趕緊報信。

「打麻將有什麼可怕的?」忻玉英問。

「怕警察來抓賭啊。」王孝和煞有介事地說。

忻玉英一聽,信以為真。可是很快,她就得知,丈夫「欺騙」了他。

原來,不遠處有個街坊,大家稱她張姐,她丈夫也在賭博,卻並沒有人站崗放哨。

「張姐,你為啥不望風,不怕警察抓賭嗎?」

「哈哈,你到底是鄉下人,懂得少,警察從來不會到家裡抓賭的。」張姐帶著嘲笑的口吻說。

得知丈夫欺騙了自己,忻玉英十分難過,可是性格內向的她並沒有選擇去跟丈夫對質。只要他不拋棄自己,什麼都可以接受,忻玉英這樣告訴自己。

她唯一無法接受的,就是不能做母親,但是她又不好意思說。這時候,婆婆發現了端倪,以為兒媳不能生育,就逼著她去醫院看病。忻玉英無奈,吞吞吐吐說出實情。

婆婆聽了大怒,跟兒子攤牌:「你不讓我抱孫子,我就死在你面前。」如此一來,王孝和不再避孕,他們很快有了自己的女兒。

女兒降生後,夫妻愈發恩愛,家裡每天充斥著歡聲笑語。即使丈夫不在家,忻玉英也不寂寞了。

女兒一歲的時候,忻玉英還懷上了第二胎,她更是心花怒放,充滿期待。

就在這時候,丈夫出事了。1948年4月21日,是忻玉英的生日,王孝和請了假,吃過早飯就出門去買菜,他要親手做菜,讓妻子開心。

怎料丈夫這一走,卻再也沒有回來,他被捕了。後來,忻玉英才知道,丈夫是共產黨員,他跟自己結婚,是向組織申請,得到同意後才進行的。

他們結婚,搬出去住,只有一個目的,都是為了革命方便。而所謂的打麻將,其實也是個幌子,是為了跟同志們學習文件,開會,安排下一步的工作。

身上有香水味,那是王孝和為了麻痹敵人,讓人覺得他胸無大志,玩世不恭。

不想要孩子,是因為王孝和知道自己的工作很危險,在刀尖上跳舞,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出事,身首異處。如果有了孩子,就會讓他出生不久便失去父親,對他太不公平。

對於丈夫所做的一切,忻玉英毫不知情,這是地下黨的紀律決定的。丈夫在他面前,從不談論政治,更不會說自己是共產黨員。

那麼,王孝和是在什麼情況下被捕的?

1948年2月,上海申新第九棉紡織廠近萬名工人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舉行罷工,遭到國民政府軍警鎮壓,死傷無數,震驚一時的「申九慘案」發生。身為楊樹浦發電廠工會負責人的王孝和前去聲援,引起反動派注意,將他列入黑名單。

當年4月,國民黨當局開始秋後算帳,大肆逮捕各廠工會負責人。國民黨特務闖進王家,說只要他加入國民黨,過去的事一筆勾銷。

王孝和毫不猶豫,予以拒絕,特務碰釘子,灰溜溜地離開。特務走後,他知道敵人要動手了。

王孝和本來可以轉移,但是還有很多文件沒有處理。這天是妻子的生日,他藉口說去給妻子買菜,到了廠里,將那些文件藏的藏,燒的燒,用了很長時間才處理完畢。剛處理完,敵人便出現了,給他戴上了一副冰冷的手銬。

在獄中,敵人對他用遍了各種酷刑,將他折磨得死去活來,遍體鱗傷。他嚴守機密,沒有出賣同志,沒有背叛組織。

6月28日,上海高等特種刑事法庭以「叛亂」罪判處王孝和以死刑。三個月後,王孝和含笑走上刑場,坦然面對劊子手的槍口。

他的笑讓劊子手頭皮發麻,持槍的手不住地顫抖。

最終,槍還是響了。

由於劊子手過於恐懼,手腳顫抖,打了6槍之後,王孝和才中槍倒地,英勇就義。

丈夫被捕後,忻玉英才知道他的過往,知道丈夫最初娶自己,除了因為感情,更多是以此做掩護,從事革命工作。

但她並不恨丈夫,丈夫在獄中給他寫了50封信,每一封都充滿了深情。

「我是愛你的,為了天下大多數人生活得更好,我冷落了你,在此對你說聲對不起。」

「沒有我的日子裡,你要好好愛惜身體,將我們的孩子養育大,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欠你太多,只能來生報答。」

滾燙的文字,讓忻玉英完全理解了丈夫,了解了他所從事的革命工作;因此,她對丈夫沒有絲毫怨言。

王孝和犧牲當年,他們的小女兒王佩民呱呱墜地。 忻玉英化悲痛為力量,含辛茹苦將一雙女兒撫養成人。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攻占了國民黨的老巢南京,蔣介石政權徹底垮台。

5月,上海解放,人民政府將王孝和認定為烈士,忻玉英和兩個女兒成為烈士家屬,被妥善地安置。

每當清明節,她都會帶著女兒來到丈夫墳前燒紙,對他說:「孝和,你的女兒一天天長大了,我要讓她們將來繼承你的遺志,做對國家有益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4c0d5de5d9e806ea23e2364848136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