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爆發三戰,有幾個國家敢打美國本土?基辛格去世前給出過答案

2023-12-12     歷來現實

原標題:如果爆發三戰,有幾個國家敢打美國本土?基辛格去世前給出過答案

如果爆發三戰,有幾個國家敢打美國本土?基辛格去世前給出過答案

自人類世界有歷史記錄以來,世界上總共發生了兩場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普遍認為是以1914年的「塞拉耶佛事件」為導火索,以美國參戰後協約國實力增強,迫使同盟國於1918年投降為結束時間。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則以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為序幕,德意日三個法西斯軸心國,野蠻侵略他國領土,掠奪他國資源,中、美、英、蘇等反法西斯國家,與世界人民一起奮起反抗,最終於1945年同盟國戰勝法西斯主義結束。

儘管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這兩場世界大戰,似乎是已經非常久遠的歷史事件了。實際上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塞拉耶佛事件」,距今才不過109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5年,距今更是才短短的75年。

前面的兩場世界大戰,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也正是在這兩場世界大戰期間,參戰各國竭力研發軍備,各種殺傷力強大的新武器紛紛面世的同時,也讓戰爭變得更加殘酷危險。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首次將原子彈投入實戰,核武器堪稱恐怖的毀傷能力初見端倪。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國紛紛研發核武器,出於對核武器強大威力的畏懼,世界各國對戰爭的態度也更加謹慎,世界漸漸處於一種微妙的「核平衡」狀態。

最鮮明的例子就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爭霸,就是以經濟對抗為主,沒有發生大的軍事衝突。

然而蘇聯解體之後,美國一家獨大,常規戰爭和局部戰爭,在我們的世界上幾乎從未停止過。

尤其是近些年來美國明顯有衰落的趨勢,國際形勢日益複雜,地緣衝突越來越激烈。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可能性,也隨之大為增加。

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20年左右的時間裡,參戰國家的軍事裝備就幾乎完成了更新疊代,二戰末期更是出現了堪稱劃時代的核子武器。

以此類推,自1945年二戰結束到現在的2023年,世界各國的武器軍備又都發展到了什麼樣的地步?如果大戰爆發,世界格局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關於類似於這樣的問題,世界上有不少政治學者,都曾經做過一些分析和論證。

其中就包括剛剛去世不久的美國前國務卿,曾經因秘密訪華而飲譽全球的基辛格。

基辛格在100歲的時候,曾經接受過記者的採訪,對可能發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做出了一些分析,根據基辛格的大膽推測,一旦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有能力且有決心攻擊美國本土的國家,全世界只有三個!

眾所周知,美國的世界霸權近些年來雖然已經明顯衰落,但是他們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依然非常強大,攻擊他們的本土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那麼究竟是哪三個國家,被基辛格認為擁有攻擊美國本土的實力和勇氣呢?

一:朝鮮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朝鮮的時候,都會覺得不可思議。畢竟與美國與朝鮮的經濟實力,相差懸殊的太大了。

美國是當今世界浪費最嚴重的國家,倒牛奶扔麵包都日常規操作,而朝鮮直到現在為止,糧食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仍然需要依賴大量的國際援助才能勉強吃飽飯。

所以很多人可能以為朝鮮很弱,根本不值得美國擔憂。

然而從現實的角度來說,戰爭的本質就是掠奪。經濟上的貧困不但不會降低戰鬥力,反而更能激發國民的戰爭慾望;因為他們可以通過戰爭,合法地搶劫掠奪比自己富裕的地區。

反而是經濟發達的一方,在戰爭中的顧慮更多;一個富庶的國家去打一個窮國,犧牲無數生命,打贏了也撈不到有什麼油水,戰後重建的時候,為了穩定人心說不定還得貼倒貼錢。

富國打窮國,打輸了肯定吃大虧,打贏了也相當心塞。

當然,朝鮮打贏美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們有攻打美國本土的實力和決心,卻是無可置疑的。

眾所周知,在1950年的韓戰中,以金日成為首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把以李承晚為首的大韓民國打的節節敗退,差點完成朝鮮半島的統一。

結果關鍵時刻美國政府糾集所謂「聯合國軍」軍事干涉,又把朝鮮軍打的無力招架,如果不是我國及時出兵抗美援朝,朝鮮金氏的結果難料。

自1953年半島停戰協定簽訂之後,朝鮮原先一直緊跟蘇聯的腳步,蘇聯解體之後國內的形勢也一直非常穩定。

雖然由於美國制裁的原因,朝鮮經濟發展的比較緩慢,卻一直都沒有放棄軍事的發展。而且朝鮮的軍事發展,很明顯是「劍走偏鋒」。

他們的海軍沒有什麼新的現代化艦艇,主力還是二戰時期的驅逐艦和護衛艦一類老式艦艇,空軍方面也沒有多少架能稱得上先進的戰機。

但是朝鮮在陸軍和飛彈方面,明顯下了重注。他們不但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陸軍,空軍也擁有非常先進的飛彈技術。

說來很難讓人相信,朝鮮在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的條件下,不斷研發試射洲際彈道飛彈,並且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

根據朝鮮方面公開的信息,他們已經掌握了超過1萬公里的洲際彈道飛彈技術,完全有能力打到美國本土。

而且早在2003年的時候,朝鮮外務省發言人就曾經表示過,朝鮮已經掌握了核武器技術。如今二十年過去了,朝鮮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公認的擁核國家。

洲際彈道飛彈核彈,美國即使擁有再強的防空力量,也很難防備朝鮮的攻擊。

結合朝鮮和美國過去的恩恩怨怨,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朝鮮極有可能會攻擊美國本土。

二:俄羅斯

雖然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在思想和機制上都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但仍有不少人認為它是「蘇聯之子」。

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美國也一直把俄羅斯當成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

比如在好萊塢電影情節當中,能夠和美國一較長短的反派,通常都會被設定為跟俄羅斯相關。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首任總統葉爾欽極力親近歐美,在文化和經濟領域對歐美可謂是「門戶大開」。

但這個世界上很多事都講個「你情我願」,單方面的「愛」往往只會帶來傷害。終葉爾欽一朝,俄羅斯不但沒能加入歐美「大家庭」,反而因為「休克療法」搞得經濟政治都是烏煙瘴氣。

好在葉爾欽下台之後,普氏挾車臣戰爭勝利之威,大力打擊寡頭,對俄羅斯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整頓。俄羅斯整體來說國內還算平和,沒有發生過什麼較大的動亂。可面對俄羅斯的經濟問題,他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這麼多年過去了,不管是俄羅斯的手機還是汽車,都沒能在世界上掀起多大的漣漪。

尤其是去年的俄烏衝突爆發之後,俄羅斯幾乎被完全踢出了歐美的經濟體系,俄羅斯的產品外銷難度更大,經濟發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再加上在俄烏衝突中,俄羅斯沒有做到「一小時三十分鐘占領基輔」,成就勢如破竹的「神話」,反而至今仍然深陷和烏克蘭殘忍的拉鋸戰的泥淖當中,被很多人認為打的很「拉胯」。

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忘記的是,即使是俄羅斯沒能迅速擊敗烏克蘭,總體上來說還是處於進攻的位置。

即使退一萬步來說,俄羅斯憑藉著自身廣袤的領土,豐富的自然資源,打不贏烏克蘭也不至於輸的太慘。

對於烏克蘭來說,俄羅斯能夠退兵就已經不錯了,反攻到俄羅斯的本土幾乎是不可能的。俄羅斯這樣體量的一個地廣人稀,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經濟即使受到了抑制,也不太可能會出現崩潰的情況。

更何況俄羅斯還繼承了蘇聯核大國的世界地位,掌握著3000多枚隨時可以發射的核彈頭,封存的核武器更是不知凡幾。

除此之外俄羅斯空天軍還掌握著洲際彈道飛彈、超音速飛彈,海軍也擁有戰略級核潛艇。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旦開打,俄羅斯至少是具備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這一點上毫無疑問。

只不過俄羅斯從地緣上來說,俄羅斯更看重的是歐洲,真正開打之後他們會如何站隊,其實還很難說。

三:中國

平心而論,我國近幾十年來的發展,雖然充滿了艱辛苦難,卻是當世國家之中發展最均衡的。無論軍事還是經濟,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都得到了長足進步。

我國的發展是全面且多樣化的,不但避免了像朝鮮那樣軍強民弱,同時也不像俄羅斯那樣,只有重工業沒有輕工業。

作為「世界工廠」的我國,小到襪子、襯衫、紐扣;大到高鐵、飛機、新型海上採油生產平台,中國都有生產研發製造的能力。

這種能力在和平時期還不怎麼顯眼,一旦到了戰時,少一樣物資都將可能影響戰局。

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在戰略轟炸機和海上力量方面,我們與世界最頂尖的技術還存在著一些差距。但是我們是擁有氫彈的核武大國,同時也擁有強大的陸基彈道飛彈部隊,我國的東風系列彈道飛彈,全都可以對全球範圍內任何地方部署的軍事基地,甚至北美本土的重要軍事目標發動精確打擊。

而且從海軍方面來說,我國不僅有核動力潛水艇,而且還已經有了三艘航空母艦。總體來說我國的海上力量雖然還跟美國有些差距,但是我國的發展速度很快,底子也很好。在未來的時間裡,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發展,更多新的武器裝備亮相,相信早晚都會追上甚至超越美國,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

當然,作為愛好和平的國家民族,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戰爭對各方的影響和後果,以及和平與發展的重要性。

在當今的世界,只有通過合作和努力,才能實現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我們一向致力於積極推動和平、穩定、合作和發展的國際環境,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即使真的發生了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也有可能會努力保持獨善其身,在呼籲全球和平的同時,繼續埋頭苦幹,發展經濟和科技。

畢竟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好戰的民族,對於征服他國,建立霸權從來都沒有多大的興趣。

即使真發生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只要不危及中國的核心利益,我們大機率會保持中立狀態,出於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加大民用領域的產品出口,為解決參戰國家人民的生活條件,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fad114a68c0fa21df2add50704520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