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J交付116架、C919運營超1000小時,C929進入詳細設計階段!

2023-11-10     航空之家

原標題:ARJ交付116架、C919運營超1000小時,C929進入詳細設計階段!

ARJ21交付超過110架、C919安全運營超過1000小時,現在商飛的第三款大飛機C929也傳來好消息。中國商飛副總經理戚學鋒表示:C929已經進入詳細設計階段。而且還將劍指未來,在混、電、氫能新能源領域多點出擊全面布局,為客戶提供經濟、舒適和環保的飛機產品。

中國商飛的首款產品ARJ21已經累計交付116架,而且2架客改貨飛機也已經交付給客戶,可以說是逐步站穩了支線客機的腳跟。其總載客量向1000萬人次邁進,現在已經達成960萬。除了客機產品以外,ARJ21的公務機和醫療機也相繼完成取證,綜合產品實力不斷提升。

C919也已經向東航交付2架,未來還將交付更多,其平穩運營超過1000小時。現在被寄予厚望的C929也有了新的消息,作為商飛的首款寬體機,其研發難度和C919、ARJ21不可同日而語。早在2016年,中國商飛就宣布和俄方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UAC)合作,共同研發C929,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導致中俄合作受阻。俄羅斯的航空業被西方一輪輪的制裁下,自身服務已經難以為繼。但C929對於我們而言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商飛在9月份宣布成立專門的C929實驗室,但裡面已經不提俄羅斯了。該實驗室主要體現中國技術方面的自力更生,以加快C929研製,增強大型飛機製造的自主創新能力。

實際上,放眼全球,航空的合資企業都沒那麼容易。合資雙方的技術特點和實力要互補。從俄羅斯近些年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還是在吃前蘇聯的老本。例如剛剛首飛的伊爾-96-400M,看似又有一架飛機首飛,它實際上還是基於1980年代的伊爾-96,無論是從機身設計,還是發動機的選型並沒有什麼革命性的技術進步。

伊爾-96自誕生就面臨商業化的挑戰,最大的用戶是俄羅斯政府,尤其是多架承擔政府專機的任務,其中就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俄羅斯後來研發了伊爾-96M,其最大的特點是採用西方國家生產的航空設備,在西方國家制裁下,該型號飛機停產是必然之路。俄羅斯也只能開始內循環,將國外的電子設備更換為國產的,但具體性能如何,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離開了合資企業,我們的C929現在也在走獨立自主的研發之路。有了C919的成功經驗,在探索出一條C929的成功之路。今年5月份,C919交付給東航後,現在商飛需要增強批量化生產的能力,其目標是在未來5年達到年產150架窄體飛機的規模,這就需要龐大的產業鏈做支撐,需要更多成熟的產業工人做基礎。

有了ARJ21和C919的鋪墊,相信商飛也會解決C929面臨的重重挑戰,加油中國大飛機!希望我們的寬體機早日首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7689c097aa8cac5d2cc78b025067a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