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南陽訊 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迄今已連續工作超過30天,常常每天睡不過5小時,這就是唐河縣疾控中心主任秦世偉的戰疫時刻。「我是黨員,面對疫情我經驗豐富,我必須戰鬥在抗疫一線。」這位經歷過「非典」疫情洗禮的老兵說。
組織得力 第一時間築牢防線
武漢市暴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初始,有著二十多年年衛生工作經驗的秦世偉就預感到事態嚴重。他在1月20日就第一時間召開領導班子專題會議,全力應對突發疫情工作,啟動應急預案,並立即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領導組,下設:疫情信息組、流調組、密切接觸者追蹤組、消殺組、採樣送檢組、後勤保障組和技術指導組,分工明確,各司其責,24小時保持應急狀態。使得唐河縣疾控中心的幹部職工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備戰狀態,為全縣布局疫情防控阻擊戰夯實了第一道防線。
身先士卒 面對風險衝鋒在前
「縣醫院有一例發熱病人需要採樣檢測!」2020年大年三十(1月24日)一早,通宵未眠的秦世偉,接到了縣防控指揮部的電話。他立即通知中心採樣送檢組和流調組成員出發前往縣醫院。新型冠狀病毒屬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而且由於是新發現的病毒,存在著很大的未知性,風險係數很高,就連最早進入武漢的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王廣發教授都感染了新冠肺炎。而另一位病毒學研究領域專家,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以及流感研究中心主任管軼都「選擇做了逃兵」。所以面對如此兇險的疫情,同志們心中都有顧慮。為打消同志們的顧慮,秦世偉二話不說就穿起了防護服。在他的帶領下,參與行動的同志們也都迅速武裝好自己,在秦世偉的帶領下迅速奔赴縣醫院,拉開了唐河縣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流調採樣的序幕。
使命擔當 從容應對突發情況
2月7日,秦世偉收到縣防控指揮部的緊急通知,急尋:K446次列車(3車廂)於2月5日5時20分抵達唐河縣火車站的同車廂唐河籍乘客及接觸人員!原來,據@平安駐馬店2月6日發布確診病例第八例內容:
柴某,男,32歲,泌陽縣盤古鄉許莊村委范崗人。2月4日9時20分從廣東惠州乘坐K446次列車(3車廂)於2月5日5時20分抵達唐河縣火車站,隨後乘坐私家車返回泌陽縣,在大河屯檢查點下車,步行10餘里到達賒灣鎮,被其姐、母親送至泌陽縣人民醫院隔離留觀,2月6日確診。
唐河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縣疾控中心快速查清柴某的密切接觸者並進行流調工作。秦世偉立即與縣公安局疫情防控指揮部進行工作對接,由公安部門出動警力,和疾控中心流調組、消殺組直奔現場一起入戶開展流調,排查、隔離密切接觸者,為提早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發揮了積極作用。
縣裡每確診一個患者,秦世偉都要帶隊到現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協調轉運病人、指導終末消毒和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安撫患者家屬情緒,協調和理順工作機制……為服務好全縣疫情防控工作,隨時對人民群眾答疑解惑、及時進行組織協調工作部署,他的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每天都有幾十個電話。
「與醫護工作者相比,疾控中心是疫情防控戰鬥中的偵察兵、急先鋒和突擊隊。」秦世偉說,「在重大疫情面前,疾控人員必須能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則勝,讓人民安心、讓縣委縣政府放心。」
2月22日晚11點,縣疾控中心大樓依舊燈火通明,連續奮戰多個日夜的縣疾控中心主任秦世偉還在辦公室安排部署著明天的工作事項。疫情期間他從沒有回過家、沒有睡過整覺,但第二天看到他時,他又是生龍活虎地奔波在抗疫一線,只有鏡框下滿眼的紅血絲告訴我們,他又一夜無眠…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秦世偉和中心全體班子成員到直面病毒的採樣檢測員,從身披戰衣的病毒「狙擊手」消殺員到與時間賽跑的疫情「偵察兵」流調員,從綜合分析疫情動態的信息組「情報員」到為大家提供物資保障的後勤「輜重兵」,唐河疾控人始終走在阻擊疫情的第一線。時刻踐行著人民生命健康至上的神聖使命。
通訊員 雨溪晴 柴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94eHABgx9BqZZIH4L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