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厚喜——被閱讀點亮的「俠客」校長

2023-10-05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陳厚喜——被閱讀點亮的「俠客」校長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關注守望新教育,一起守望真善美】

陳厚喜——被閱讀點亮的「俠客」校長

原創|閻家琿

來源|新教育者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座書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為美麗的精神家園。一所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才能擁有共同的願景、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密碼和共同的價值。——《閱讀搭建精神的天梯》

朱永新:閱讀搭建精神的天梯——我們一直在行動

如何營造書香校園?——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說文解字》講「俠」,俜也。有放任之意。金庸先生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武俠世界裡,仁義為先。仁是對大眾的關懷,義是竭盡全力做當做之事。

西昌市川興鎮中心小學陳厚喜校長的網名叫俠客陳子,是金庸迷。他個人的經歷也充滿戲劇性,先是「放任」自己從青島到海南,後又跨山越海來到涼山彝族自治州。這一待,就是十二年。

李鎮西老師形容他,是一個執著到令人感動的教育者。

為了來成都李鎮西工作站學習,陳厚喜連續三次到李老師辦公室,請求一定要收下他(原本工作站不招收外地學員)。兩年學習,陳厚喜每個月驅車五六個小時,從西昌到成都,即便疫情艱難,幾乎從不缺席。

陳厚喜說,是閱讀引導他走上了教育路,閱讀也在持續改變他。讀過的書,都成了他的故事、他的性格、他的選擇。他是陳老師,是陳校長,也一直是俠客陳子。

他被閱讀照亮著,走過很多路,就也想把這種光傳遞下去,並帶著對教育事業的理想與關懷,去盡這份「義」。

陳厚喜:

曾任西昌陽光學校政教處副主任

西昌市第四小學副校長

現任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川興鎮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新教師基金」首期「明師班」學員。

陳厚喜1985年出生在山東的一個農村家庭。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後來父親接手上一輩的工作,成為鄉鎮一名國營企業職工。「穩定」,是那代人最看重的生活環境。父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對兒子的管教卻很嚴,希望他安分守己地讀書,畢業再來接自己的班。

家裡還有一位三叔,是全家當時唯一的大學生,家裡藏書很多。在那個資源不多、選擇也不多的小地方,去三叔家讀書是陳厚喜少年時代最喜歡做的事情。

連環畫被80後稱為「小人書」,是「精神食糧」一般的存在。取材自古典小說、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革命英雄故事等,構成了他們對外界的最初認識。

還在上小學的陳厚喜,每天都往三叔家裡鑽。三叔雖然不會指導年幼的陳厚喜如何讀書,但非常懂得激勵他讀書。每讀完一本書,只要給三叔複述故事情節,就會得到一顆糖吃。

他一口氣讀完了《水滸傳》《西遊記》等名著,到初中,又迷上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哪個血氣方剛的少年不為裡面的忠肝義膽、蓋世武功所吸引呢?就連小朋友們見面也必得來兩式「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白骨爪」過過招。

陳厚喜將自己看的書雜糅在一起,一會兒覺得自己是水滸傳里的綠林好漢,一會兒又覺得是西遊記里潑辣不羈的猴子,後又覺得自己是行俠仗義的俠客。不管是哪一種,都沒少和村裡的孩子打架鬧騰,偏偏他學習成績又極好,次次全年級第一,尤其是作文總拿滿分,所以也沒人多管他。

陳厚喜不再認同父親為他安排的「接班」。矛盾嚴重時,父親體罰他,陳厚喜邊咬牙挨揍邊說:你看那唐僧念緊箍咒,孫猴子還會疼得齜牙咧嘴,跳來跳去咧!你看我,我一動都不會動的!

當時自認為那是英勇,回憶起來,陳厚喜笑自己那時候真是「傻」,沒有真正讀懂那些書。

童年的陳厚喜(中)

填報高考志願時,陳厚喜一心想去離家最遠的地方。本可以報考清華、北大的他,不顧家人反對,打開地圖挑選了三千公里外的海南,進入了海南大學。他知道幾百年前的文人蘇軾曾流放那裡,那句「無限春風來海上」是多麼誘人。

唯一聽從的,是三叔的專業建議,報考了行政管理,因為三叔對他說,不管你現在走多遠,將來還是要回家的。

陳厚喜心想,以後回來就回來吧,至少現在離得遠一些。但他沒有想到,三千公里外的圖書館裡,有一本書等著他去閱讀,並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從小地方出來的他,被圖書館浩如煙海的圖書吸引進去了,大學四年基本上把圖書館所有的書都「逛」了一遍,不感興趣的就一翻而過,感覺不錯的就深入看。人文歷史,社會科學,自然天文……他「自嘲」道:「我大學可是翻遍了圖書館的每一本書。」

大三的時候,在社科類不起眼的角落裡,他讀到了李鎮西老師的課堂實錄,他不是師範專業,當時也並不知道李鎮西是誰,但那一瞬間,他被「照亮」了。

這本書帶給他的震撼是:原來老師可以這樣教書,可以開有意思的玩笑,課堂可以這樣有趣!

他甚至想到,如果自己初高中遇到這樣一位老師,是不是就不會那麼任性地與自己的父親作對?如果我是老師,我會怎麼教自己的學生?這個問題從此紮根在陳厚喜的心裡了。

李鎮西的書陳厚喜反反覆復讀了幾遍。一位好老師,何嘗不是一個「武功高強」的人呢?

陳厚喜在大三早早交了論文,用借的錢,再加上自己大學攢出來的錢,開了一家小培訓機構。憑著從小到大學習的基礎,教語文和數學。與此同時,他兩次去貧困山區支教,希望通過教育幫助這些孩子,讓他們能夠有機會走出那樣的環境 。

培訓班辦得並不如意,理想的課堂看似輕鬆,真正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回事,經歷了這次實踐,陳厚喜也深深感到做教育的不容易。這時候家人催他回老家考公務員,迷茫中,他選擇回家,考上了青島市的公務員。

任職前夕,他輾轉反側,李鎮西老師的課堂實錄在心中放著電影。

「我還是要做教育!」

這個決定一下,他再次選擇離家到另一個方向,西南地區,在貴州師範大學讀教育學碩士。在這裡,他遇見了自己的愛情,女孩是西昌人,陳厚喜也曾因為支教去過涼山。於是畢業之後,倆人一起通過考試,去了西昌市陽光學校。一個教思想政治,一個教歷史。

如今幸福的一家人

有了培訓班的經驗,陳厚喜認為:教學中的教是過程,學是結果,教師講得再天花亂墜、津津有味,孩子如果接受不到這個信號,就是白教,最後落腳點還是在孩子的「學」上。

他意識到,自己過去書雖然讀得多,但少讀了一本書,那就是「孩子」。

於是,除了閱讀更多關於兒童行為、兒童心理相關的書籍,陳厚喜不斷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堂簡單的思政課能拓展到語文、歷史,甚至是數理化。

「孩子們的興趣和好奇力是無限的,如果想給他們一杯水,自己不說是一條小溪,起碼得是一桶水吧,學科知識僅僅是這桶水裡的一小部分,其餘全得靠不停地閱讀和實踐。」給學生有趣又有料的課,一直是陳厚喜的目標之一。

2011年以來,他連續五年獲得學校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一等獎、四次校級優秀教師。先後榮獲全國「十一五」規劃項目「民族地區教師培訓有效模式研究教研成果二等獎」、四川省第三屆中學課博會同課異構優質課展示「特別獎」、中國智慧校長管理講座一等獎等數十個獎項。

不止於此。陳厚喜在偶然的機會中得知「李鎮西博士工作站」在招募學員,這是李鎮西老師在成都市教育局和武侯區教育局支持下,成立的一個教育研修團隊,每期課程時長兩年,指向教師專業成長,但是參加的第一個條件是必須要人在成都,因為每個月一次的面對面交流研討,非成都學員很難保證參加。

自然,身在西昌的陳厚喜在提交完材料後就沒回信了。他不氣餒,前後三次來成都找李鎮西老師,誠懇道:李老師,您不僅僅是武侯區的李老師,也不僅是成都市的李老師,您是中國的李老師。我自己的困難我會解決,但我有這個學習和參加的訴求,您破例讓我試一試吧!李老師最終被他的執著打動了。

李鎮西:教師的解放與超越 ——讓自己有一顆乾淨、純粹的教育心

李鎮西:新教育如何在一個學校落地起步、生根開花?——開學啦!從「新」出發,向著幸福完整的明亮那方!

和李鎮西老師

2022年12月底,西昌到成都的動車開通,單程約三個小時。在此之前,西昌去成都坐火車十多個小時,開車也要六七個小時,又遇疫情,但陳厚喜風雨無阻,兩年幾乎是全勤,每次提前一天趕到成都,學習結束後又連夜趕回西昌。

他曾在自我介紹里說:「我來自西昌,那我就代表著西昌的教育工作者,我就要做當地的表率。」他的確做到了。

李鎮西也多次說,陳厚喜於工作站而言,是一個標杆、一個尺度:「我必須把每次活動搞得更充實、有價值,不然對不起長途跋涉的厚喜。」

從初識教育到深入教育,在教育路上,陳厚喜一步步走得更加紮實,對閱讀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李老師有句話,閱讀是知識分子的標配,陳厚喜把它改為:閱讀是教師的標配。

陳厚喜獲得李鎮西工作站表彰

在西昌市陽光學校任教時,陳厚喜就推廣學生閱讀。作為班主任,他自費給班級配備了圖書角,前後給學生購買過1200餘冊圖書。

剛開始,書總是「丟」,但陳厚喜跟同學們說,只要書拿回去讀了,那就發揮了書的價值,比擺在那裡強!後來他鼓勵大家多分享,把自己喜歡的書帶來放在圖書角,供大家傳看,「丟」了再也沒有還回來的書,陳厚喜就自掏腰包買本一模一樣的放回去。

班會課,陳厚喜讓孩子分享一周讀過的書,或者用一些簡單的外在獎勵機制鼓勵大家讀書,比如加考核分,一些孩子也慢慢愛上了閱讀。興趣培養起來,陳厚喜就開始引導大家有選擇地讀書。

兩年下來,這個班級的成績從中等衝到了年級第二。不僅僅是語文,所有科目都是綜合性的提升,於是其他班級也紛紛效仿,開展閱讀。但是全校推廣談何容易?陳厚喜深知讀書氛圍很重要,想要學生讀書,教師必須要先讀書。想要學生成長,教師自己就必須保持成長。

現實並不那麼如意。有一次他去參加西昌市青年教師培訓,請一年讀五本書以上的老師舉手,結果寥寥無幾。「心理學上有個觀點是,人越缺少什麼,就越強調什麼。書香不是校園應有的嗎?為什麼還要強調書香呢,因為缺少啊!」陳厚喜感慨。

老師本身就是一本書,陳厚喜強調,老師讀學生,學生其實也在讀老師,所以老師們要通過閱讀讓自己這本書變得更厚重。

點擊視頻觀看陳校長為教師推薦的五本必讀書

2018年,調到西昌第四小學當副校長後,陳厚喜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抓教師閱讀,帶動青年教師一起學習。開讀書會、分享閱讀心得、寫讀書筆記,甚至納入教師的考核系統。

開始時,老師為了通過考核不得不看書,但堅持久了就由被動變成了主動,其中一位老師還表示自己也想參加李鎮西老師下一期的工作站活動。為了做好帶頭作用,陳厚喜給自己的目標是一個月至少讀完兩三本書,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就不能要求別人也讀書。

「當然,我們都說五根手指頭伸出來都有長有短,沒有辦法要求所有人都做到。可能隨著教育往前,有的老師會發現自己僅有的學科知識不足以撐起一堂課,開始發自內心地需要閱讀、喜歡閱讀、重新閱讀也有可能。」

在國家大力提倡全民閱讀的背景下,教師閱讀情況比以往好了很多,但在推廣的過程中,陳厚喜還是感覺到小學階段的老師沒有中學老師的閱讀動力強,部分老師的教學仍然停留在簡單的知識搬運層面.

「小學階段的孩子閱讀能力、廣度、深度都不夠,老師對他們而言,還有一定知識權威的,因此,很多老師都只是靠經驗在教學,但到了中學階段,孩子的一桶水可能就已經超過老師了,需要老師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陳厚喜解釋。

做教育就是做良知,陳厚喜非常認同李鎮西老師的觀點:教師的工作要對得起千萬個孩子背後家庭的信任和託付,也要對得起每一個生命的成長和可能。

因此,陳厚喜常對教師們說:當老師至少要讀四本書,第一讀學生,第二讀自己,第三讀社會,第四讀世界。老師的眼界和格局有多大,給學生的世界就有多大。

現在,陳厚喜除了推動教師閱讀往深處走之外,還在積極開展家校共讀,希望通過教師閱讀帶動孩子閱讀,再影響到家長一起讀書。

陳厚喜將自己一路走來的很多重要轉折都歸因於閱讀,至少閱讀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東方的董宇輝,因為閱讀深厚而在直播間「出圈」,粉絲千萬。陳厚喜在西昌市陽光學校時,也因為知識面廣,在一次演講比賽的問答環節嶄露頭角,後頗得賞識,受到提攜,一路做到西昌市第四小學副校長。

西昌四小是四川省首批重點小學之一,在西昌四小工作五年後,就在今年6月,陳厚喜申請到一所鄉鎮學校任校長——西昌市川興鎮中心小學——或許是武俠小說給陳厚喜性格打上的底色,他的心底始終裝著一個「扶貧扶弱」的俠客夢,要做真實的教育,做有用的教育,用教育幫助農村孩子改變命運。

四川省廣元市寶輪鎮苟村的范家小學被廣元市教育局的局長評價為中國教育的村莊,羅振宇曾在跨年演講中說,所有最先鋒的教育理念都能在這所山區小學看到。陳厚喜在參觀范家小學時,充滿了欽佩和憧憬,雖然近年來整個涼山州的教育水平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城鄉的教育差距仍然比較大。

川興鎮中心小學這樣的學校,西昌周邊就有十餘所,每所千餘名孩子。如果這幾所學校聯合發展起來,那鄉村教育就大有可為,不僅可以為市區分擔教育教學壓力,還能讓鄉鎮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如果能做出像范家小學那樣的好學校,那就相當於一個很成功案例,可以提高涼山其餘鄉村學校的信心——這是陳厚喜校長從城市到農村的教育抱負。

「以前,很多人提到涼山這片土地,認為這裡的民族只有彝族,只知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四個航天發射基地之一,他們不知道,涼山的世居民族就有十多個,這片地區有非常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能開發成為本土課程,那真是極有價值的。」陳厚喜說,這也是他想做的事情。

自北京率先實施「教師輪崗」制度以來,國內先後已有十幾個城市加入試點。陳厚喜對此非常期待,認為如果該政策能積極落地推廣,對農村教育而言是極好的事情。

近些年,西昌市重視教育人才的引進,可考聘之後,最終來的與留下的人數仍不理想。如果可以真正讓教師流動起來,對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盧志文:一位好校長,如何成就一所好學校?——管理的進化與嬗變:從1.0到4.0

李鎮西:成長路上的四個助推器——只要堅持,你想不成長都不可能

雖然做校長,陳厚喜依然喜歡課堂,喜歡教書,他希望去了新學校之後還能堅持教遍每一位學生。「做校長的,要在學校有『陣地』,這個『陣地』可不是行政的權威,而是扎紮實實地了解每一位學生、每一位老師。」

對教育,對這片土地,陳厚喜有著深厚的喜愛。「言墨書香」的校園是他的期待。他想繼續帶著教育熱情、仁者之心為農村教育盡力和發熱。

陳厚喜讀過的書,都成了他的故事、他的性格、他的選擇。他是陳老師,是陳校長,也一直是俠客陳子。

2023年/第189期∣2023/7月刊。

新教育基金明師班學員風采系列——

黃華斌:走向明師——我是誰?我想成為誰?如何遇見更好的自己?

閃亮的名字——新教育榜樣教師:董艷 榮獲2023全國「最美教師」

張建文:閱讀如呼吸自然,教育如春雨潤心——我的閱讀簡史

趙文:邂逅旺蒼,致敬新教育

「蘋果谷」課程向未來——鄉村學校教育鄉土化的探索

陶武花:用行動追隨夢想,以專注締結碩果

王輝霞:如何更好地完成年度生命敘事?——用心講好自己的生命故事

趙文:做明師,向未來

......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實驗?

中國教育報:「新教育實驗」給教師帶來了什麼?——給教師有跡可循的成長路徑,讓教師的成長清晰可見!

如何營造書香校園?——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程介明:從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創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的「長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繼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e3d0550a69ec16fb2c4c5c16d093a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