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凹叔。
2019年末,讀庫老六庫房搬遷;單向空間愛琴海店因商場問題,面臨閉店……又是一年唱衰出版的浪潮襲來。但磨鐵圖書主編七月帶著自己的圖書七月工作室,簽下了蘇童、馮唐、大冰……12月底出版了自己的新書《放棄很容易,但堅持更酷》。
《放棄很容易,但堅持更酷》
七月 著
磨鐵圖書出品
2019年底七月回顧目標,在「收入翻倍」這一項打勾。「賺了錢,就把18年房子首付借的錢全還上了。」
1
為野心買單,就不要覺得委屈
2012年,七月剛畢業,在一家圖書公司負責《胡適文集》的編輯工作,工資四捨五入到手兩千塊。工作一個月,除開天通苑隔斷房的開銷,整個人還得倒貼。七月心生退意。下班路上,給父親打電話,哭著問:「為什麼我們窮到要放棄自己喜歡的工作?」
2020年,這是七月擔任磨鐵圖書主編的第三個年頭。早上十點來到公司,最近一周下班就到了晚上八、九點。七月工作的大半時間,是在外面約見作者。每一次見面,完全要看作者的時間。
曾經烈日炎炎,坐了近兩個小時的地鐵去見作者,5分鐘就被請出門,再坐兩個小時的地鐵回公司上班。
做明星類書籍,有時候跟明星對接、排版,要完全看對方的時間。等明星對接結束後,已經是北京凌晨兩點多。有時候也會遇到極認真的作者。改稿中,一句不合出版規範的話,作者和編輯之間都要來一場「battle」。凌晨3、4點被微信吵醒,一睜眼就看到手機上幾十條語音消息。
七月剛開始覺得委屈:為什麼要打擾我的生活,不尊重我生活習慣?
後來這樣想:他們來找你是想把這本書做好,跟你的目的一致。甚至你也是為了自己的職業成長,那就不要覺得委屈。回到家之後,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你就要把一天的工作給結束掉嗎?」在家看稿子對專業編輯來說,是常態。
2
年輕不拿來拼,怎麼能甘心?
長時間的工作,身體常常吃不消。做《鵝鵝鵝》的時候,七月趕著給印製部交片,從早上忙到下午4點,左臂的一條筋開始猛疼,小手指和無名指迅速腫了起來。七月強忍著不適,跟印製部對接結束,等趕到醫院,聽到醫生對自己說:「下班了,你要是忍不了,先打一針止疼藥。」七月在醫院失聲痛哭。
14年夏天的北京地鐵,在人挨人的回家途中,遇到猥褻;
幫客戶買票回家,從早上 5 點,在北京站與北京西站之間一天來回折騰三次,自己對著地鐵軌道淚流滿面;
獨自一人去陌生城市出差,住在自建的公寓房間裡,晚上不敢睡覺,上鎖,用椅子擋著門,打開所有的燈,等到天亮才敢閉眼……
——《放棄很容易,但堅持更酷》
很多人都勸七月:你不要這麼忙。新書《放棄很容易,但堅持更酷》中,七月自我釋懷說:我活該那麼忙,誰叫我那麼窮呢!「如果你沒有錢,沒有好的成就,想要自己能夠好好生活,那不太現實。」
點擊圖片,立即購買
如果不那麼辛苦呢,慢悠悠地工作,慢悠悠地升職,要花的時間要更長一點;在自我懷疑的天平中要多徘徊一會兒。
30歲的時候,老朋友選擇離開北京,回到家鄉。七月也遇到一位30來歲的女性求職者,已婚已育,為人穩重,也願意重新學習出版。但領導的一席話否定了她:「一直沒有做過什麼突出的成績,說是重新學,但很難的。人過了 30 歲,氣也好像鬆了一口。」
在工作後的好幾年,七月才慢慢明白這件事情:趁還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些。年輕時,如果一年一年沒有什麼成就,慢慢地就會服老,變得懷疑自己。
唯一能被握在手心裡的籌碼,是年輕。不拿來拼,怎麼能甘心?
做你更熱愛的事,去更大的平台,和對的人合作。這是七月寫給有相同境遇年輕人的真心話。
3
千山萬水,願我們作彼此的同路人
「七月」這個筆名,一是因為原名帶月;二是愛夏天,獅子座。七月大學時常寫散文、小說,發表在文學雜誌、報紙,她最初的理想,是跟文字有關。
但2012剛畢業的第一份編輯工作,就差點要放棄自己的理想。住在天通苑的隔斷間,還未通過實習期,就被領導告知:明天不用來了。「為什麼?」比起不平,七月更多的是自我懷疑和委屈:我是不是不行?
其實無關能力,那只是一次很小的職場鬥爭,實習生七月是鬥爭中的犧牲品。走到5號線天通苑站的橋底下,七月抱著膝蓋埋頭痛哭,路人過來關心,七月滿臉淚水,頭也不抬,誰也不看。
2014年是七月畢業做編輯的第二年,她想:我為什麼不可以寫本書?就卯足了勁兒出版了第一本書籍。在第一本書籍簡介中,七月自稱:我是生活中缺少不了文字的人。第一本書趕上了當年勵志書大火的潮流,銷量達到了5W冊,還不錯。
2019年是七月畢業的第七年。她出版了第四本新書《放棄很容易,但堅持更酷》,寫北漂10年自己的無助,拼搏,心酸與快樂,以及舍與得……
剛畢業的七月是個齙牙妹,當得知整牙需要5萬塊,所有人都勸:別整了,挺好的。七月用她的第一筆稿費,在北大口腔分期付款,戴上了牙套……
得知特別特別喜歡的那個男孩,跟別的女生戀愛結婚成家時,萬念俱灰,傷心欲絕。
去別墅區見作者,正是生理期,硬著頭皮喝了作者遞過來的涼茶,出門之後忍痛走了兩站地沒找到衛生間。
報了日語學習的班,周六上課,常常周五晚上複習,寫單詞寫到2點多,早上7點起床上課……
七月把自己拼了命的這11年,把最脆弱最無助最勇敢最耀眼的這11年,用最虔誠的方式寫出來,放在了這本書里。
孤身北上11年、拚命工作7年,從一無所有的實習生,到圖書行業龍頭公司的主編,七月用自己的親身成長奮鬥史為你證明:當我們堅持不懈地走下去,真的會成為意想不到的自己。
這是一本在你感到困惑迷茫時,陪你一起找到人生方向的成長之書。從個人升級、有效社交、認識愛情、擁抱自我四大維度讓你明白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裡,自己擁有的實力和底氣,才是自己永遠的靠山。
這也是一本寫給年輕朋友們的書,也是一本鼓勵和安慰身處相同處境年輕人的書。
「千山萬水,願我們作彼此的同路人。」
點擊圖片,立即購買
4
我遇到很多名人,但發現那不是自己
七月做圖書出版的七八年,見過很多作者,大起大落有,一夜聲名狼藉有,筆耕不輟無名者有……從作者身上,七月看到更廣闊的所在。
初做書時,某位知名作家讀了七月寫的編輯手記,對七月讚揚:你是特別好的編輯。「我記得特別深,他是我大學時非常喜歡的、非常有名的作家。其實我們之間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是他這樣鼓勵我,就覺得非常溫暖,突然覺得所有的難過、沮喪和挫折,其實都值得。」
七月出版過作家林清玄的書。
他 17 歲開始發表作品,20 歲開始出書,一生得過無數次獎,作品暢銷百萬冊。但他整個人的精神氣質和文字里傳達的,都是一種溫柔的力量。
他說:我多麼希望,我寫的每一個字、每一篇文章都洋溢著柔軟心的味道,我的每一個行為為都有如蓮花的花瓣,溫柔而伸展。
「不要求他人,只要求自己。」
「溫柔而優秀。」
我想這是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應該做到的事。
——《放棄很容易,但堅持更酷》
「我想做馮唐,是因為我真的想離他近一點。」為了簽到馮唐,七月先立下軍令狀。馮唐的《無所畏》2018年9月出版,上市兩個月過了20萬冊。七月舒了一口氣。
馮唐是那種天賦很高,極度自律,又在待人接物上做得很好的作家。七月跟馮唐一起出線下活動時,遇到了一位熱情的工作人員,希望馮唐可以先幫她簽名。
「我當時就有點急,你再喜歡,但工作期間你就要好好工作。簽名應該先給來參加活動的讀者。」旁邊的馮唐聽到了,什麼都沒說。等簽完幾位讀者,默默抽出一本歡喜日曆,簽上名,送給工作人員:這個書是我免費送給您的。「當時就等於給了我一個台階」。七月心裡滿是感激。
11月七月陪同大冰在鄭州參加線下活動,那次是七月「整個30年人生的一次極限。」
實在是太累了。從濟南坐高鐵到鄭州,現場活動連軸轉,所有人甚至沒空吃東西。鄭州購書中心簽售會,讀者來了7000多人。媒體採訪結束後,簽售從下午2點持續到晚上11點半,接近10個小時。大冰右手簽名,握手的左手後來在顫抖,到了晚上10點,他只能讓讀者把手放在他的手上來,沒辦法伸出去握別人的手。到了後來,左手換成右手繼續握。最後,大冰的腰已經直不起來。
簽售還剩下200多人,七月在旁邊哭了。「簽了這麼久,我實在心疼作者,忍不住掉淚」大冰扭頭跟七月說:你現在不是工作狀態,你去一邊休息一下。「我不是那種很脆弱的人,但我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
七月感慨:見過越多名人,越想做個普通人。
如今的七月有了自己的愛情,和自己的親人住在同一個小區。甚至在經歷了一些事情後,與遠方的父母在親情上達成和解。
20多歲的七月,月薪拿2000塊,想過自己的以後:什麼時候賺到在老家買房的首付錢,回家買房,全身而退。
31歲的七月再想以後:35歲的七月,工作不會那麼忙。自己能沉下來,多做自己覺得有成就感、價值感的事情。也希望能寫出更好的東西來吧。
/人生,失敗不是結局,認輸才是/
新生代正能量作者七月
10年赤手空拳的奮鬥經歷,32個自身發生的真實故事
寫給一腔熱誠卻找不到人生方向的你
生活有一千種切面,我選擇堅持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