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韞,一個長年出現在中學課本里的東晉才女。其字令姜,東晉時女詩人,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新梁山伯與祝英台》謝道韞劇照
謝道韞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士族當權的時代,她出自當時頂級門閥之一的陳郡謝氏。「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在東晉,能與陳郡謝氏比肩的只有琅琊王氏,即王羲之家族。
少女時期:詠絮之才
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從小接受優秀的詩書禮儀教育,造就了謝道韞深厚的文學功底。
謝道韞的叔父謝安曾經問她:「《詩經》中以哪句詩為最佳」,謝道韞表示,「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贊其見解深刻,不同凡俗。
在一個下雪天的家族聚會上,謝安問字侄輩們: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謝安兄長的兒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回答:「未若柳絮因風起。」聽到侄女的回答,謝安高興的大笑起來。當時謝朗已頗有才名,沒想到謝道韞的詩才更勝一籌,這是謝安發笑的原因。
有關謝道韞的事跡並不多,但從「詠雪」中足以可見其才思敏捷,文采飛揚。「詠絮之才」這個成語就此而來,用來讚許在詩文創作方面擁有卓越才華的女子。在《紅樓夢》中,「堪憐詠絮才」就是林黛玉的判詞。
婚姻生活:門當戶對卻心有不甘
長大後的謝道韞嫁給了王凝之。儘管王凝之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次子,但在多才俊的王謝兩家,王凝之才能並不突出,略顯平庸。對於這個門當戶對的丈夫,謝道韞並不滿意。
《世說新語》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謝道韞當初嫁到王家時,回到謝家,悶悶不樂。謝安安慰說:「王郎是逸少(王羲之)的兒子,也是個人才,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謝道韞說:「我們家裡叔父有阿大(謝尚)、中郎(謝據),堂兄弟中有封(謝韶)、胡(謝朗)、遏(謝玄)、末(謝淵),沒有想到天地間竟然還有王郎這種人。」
謝安本身就不用多說了,東晉著名的政治家。在淝水之戰之中,謝安作為東晉總指揮,以八萬兵力力挫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為東晉贏得數十年的和平。淝水之戰也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謝安
謝道韞這裡提到的謝尚是謝安的堂哥,豫章太守謝鯤之子。謝尚年輕時即才智超群,才藝兼備,他擔任豫州刺史十二年,讓陳郡謝氏得以掌握一方軍權。他又在北伐中得到傳國玉璽,並在牛渚採石制為石磬(石制打擊樂器),自此,江南就有了帶有鍾石的音樂。《晉書》稱「江表有鍾石之樂,自尚始也。」
謝據是謝安的二哥,上述的謝朗就是他的長子。關於謝據的記載很少,只知道他英年早逝,活到33歲就去世了。
謝韶是謝安弟弟謝萬之子,年少的時候就有才名,當時的人都認為他是謝氏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在封、胡、羯、末四人中占據首位。
《續晉陽秋》說謝朗「文義艷發,名亞於玄」,意思是謝朗文采華美,僅次於謝玄,說明謝朗和謝玄的才華都是有目共睹的。淝水之戰中,謝玄任前鋒都督,在這場戰役中,他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謝氏家族中人才輩出,也難怪謝道韞對王凝之不滿意。
中年時期:遭逢大變
如果沒有後續的事情,縱使謝道韞婚姻不美滿,也能一直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無奈世道動盪,即使是王家亦不能幸免於難。
東晉末年,社會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孫恩乘勢而起,領導農民起兵叛晉。王凝之當時正擔任會稽(今浙江紹興)內史,叛軍都快打上門了,還不加緊防備,反而沉迷五斗米道(早期道教的一派),不問蒼生問鬼神,整天閉門祈禱道祖護佑百姓。
謝道韞多次勸解無果,遂親自招募數百家丁天天加以訓練。大軍攻入會稽城內,王凝之與謝道韞子女(四子一女)皆被叛軍殺害。謝道韞沉著應對叛軍,聽聞丈夫子女皆遭殺害後,帶領女眷奮勇殺敵,殺死幾個叛軍,但寡不敵眾,失手被擒,此時他手中還抱著三歲的外孫劉濤。
叛軍想殺害劉濤時,謝道韞說:「這事出在王家,與其他家族的人無關,要殺他先殺了我。」孫恩欣賞其大義凜然的氣節,沒有殺劉濤,放他們回了會稽。自此,謝道韞寡居會稽,處理家中的事情都嚴謹有法度。
會稽太守劉柳聽聞其名,上門拜訪,請與清談。謝道韞也知道劉柳名聲,沒有拒絕,接受了他的拜訪。清談時,謝道韞風韻高邁,敘述事理有條不紊,沉穩的應答對方,詞理都很順暢。劉柳出來後讚嘆道:這樣的人實在是近來沒有見過的,觀察她的言行和氣度,使人內心和形體很佩服。
回顧謝道韞的一生,少女時期無憂無慮,嫁人後丈夫雖門當戶對卻心意難相通,中年更是遭逢大變,丈夫和子女皆遭人屠戮,獨自留下她孤獨度過後半生。舊時王謝堂前的燕子,終究飛入了尋常百姓家,只留下了後人的一聲嘆息。
參考資料:《世說新語》、《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