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華航客機墜毀「魔鬼海」,225人遇難,只因20年前的小疏忽

2024-01-11   吳忠強

原標題:02年,華航客機墜毀「魔鬼海」,225人遇難,只因20年前的小疏忽

在2002年5月25日15:08分,一架搭乘206名乘客和19名機組人員的波音747航班,從中國台北機場起飛,穿越台灣海峽,駛往香港,預計飛行時間為1小時40分鐘。

這本該是一場常見的短途飛行,可飛機上的225人徹底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更為詭異的是,在空難發生一周後,一段遇難者的神秘錄音現世,讓人聽後不禁毛骨悚然。

此次遇難航班是中華航空611航班,這是一架波音747-200型客機,於1979年投入使用,「服役期」已經有22年,是一架真正的「老齡」飛機。

無預兆墜毀「魔鬼海」

20分鐘後,意外突然降臨,611航班從管制中心的雷達熒幕上消失,與塔台失聯,管制中心意識到611航班很有可能已經出事了。

他們立刻調出最後一刻的雷達視頻,那一幕瞬間令工作人員顫慄——611航班在飛至有「魔鬼海」之稱的澎湖區域處,直接在空中解體為四部分後墜落。

前期的搜救工作重點在尋找倖存者,但不幸的是經過幾天幾夜的搜救,未找到任何倖存者,全機225人全部遇難,其中有兩位外國乘客。

空難事件的存活幾率格外低,因為僅僅是飛機高空墜落時的衝擊力就足夠要了人的性命,甚至將活生生的人撕碎成塊狀物。

空難發生後的第六天,打撈隊的工作仍在緊張地進行中,只有找到導致空難的原因才能給遇難者家屬一個交代,給大眾一個交代。

而這一天之後,便是225名遇難者的「頭七」。在中國的傳統說法中,「頭七」是死者在過奈何橋、喝孟婆湯前回家再看看的日子。而在「頭七」的前一天,發生了一件詭異可怕的事情,令所有遇難者家屬的情緒更為激動。

報時信號:「送出,星期四,五點二十一分」電子語音結束後,便傳來一個中年男子絕望的哭聲,還摻雜著海水洶湧的聲音。依稀可以聽出男子有些台灣腔地絕望哭喊:「我不要待在這裡。」

緊接著又是一陣哭聲傳來,聽著便讓人揪心。在語音消息的最後時刻,男子發出類似哀鳴的聲音:「我不要死!我不要死在這裡!我怎麼能死在這裡!」

再看到新聞播報中不斷循環著611航班出事的消息,張先生拿著手機的手顫抖了起來,他有個猜測——這段錄音來自於空難遇害者!

於是,他將錄音放到了網上,希望能有遇難者親屬辨認出錄音中的聲音。

因現在所有民眾的目光都在關注611航班空難的消息,這段錄音一出現,立刻廣為傳播。

頓時,台灣民眾大為震驚,遇難者的家人們聽完這段錄音,難以想像自己的親人朋友當時該是有多麼絕望,也哭得撕心裂肺,官方這邊因為這段錄音的現世,也是壓力山大。

真相浮出水面

空難原因的調查隊此時已經進行了好幾種事故原因推測。通過雷達圖像,首先排除掉飛機受到外界攻擊這一點,因為雷達圖像顯示飛機是突然解體為四個部分的。

可飛機內部的遺骸中並未發現爆炸後產生的灼燒,在遇難者遺體上也未發現被灼燒過的痕跡,因此這個方向就被排除了。

緊接著,有人提出在美國發生過一起空難是因電纜設計出了問題,一根小小的電纜線引爆了中央油箱,使得全機人員為其陪葬。

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調查員將注意力放在了之前被忽視的飛機殘骸上,一塊機尾殘片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塊機尾殘片的斷口相當平整,尤其是在對比其他殘骸之後,老調查員斷定在機身解體的巨大拉扯力下,絕對不會有如此平整的斷口,而在這塊殘片上還有一排墊板。

飛機的機尾因著陸時擦地,故損傷了一塊蒙皮。這就相當於汽車因摩擦掉了一小塊車皮,但汽車車身摩擦再打個補丁,換上一塊同質量的車皮就可以。

但飛機是要承受空中高壓的,根據波音公司規定——蒙皮被摩擦後,必須換一整塊蒙皮才能保證飛行安全。

正是20年前的維修不當,以及華航在後續飛機維修檢查中的懈怠,使得這塊早已受損20年的蒙皮在20000次飛行、40000起降中不斷被拉扯,鋁板覆蓋之下的裂痕不斷擴大,所以這次空難,只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起訴方以視頻系統越洋訊問孫冀昌,他承認自己當年的維修失誤,空難調查徹底告一段落

最後維修師孫冀昌於2012年離世時,死在了監獄中。但除了這個禍首,有百萬次機會發現維修問題的華航才應該是最終的「兇手」!最可憐的不過是225條鮮活的生命,和這背後225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