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秦景公在位四十年,兩次大敗晉國,修建秦公一號大墓

2024-01-04   吳忠強

原標題:春秋戰國秦景公在位四十年,兩次大敗晉國,修建秦公一號大墓

秦國在秦穆公稱霸春秋以後,他的幾位繼任都沒太大作為,在將近40多年的時間裡歷任了三位統治者,第一位秦康公跟晉國大搞甥舅外交,結果關係生變,秦晉之好變成秦晉交惡,河西戰略要地丟失殆盡。第二位秦共公無為而治,五年就刷了一次存在感,閉關不出。第三位秦恆公剛愎自用,自不量力不說,還非要跟晉國證明一下自己比他人強,結果在麻隧之戰中,遭到晉國聯軍大敗而逃。

秦景公一生可以說就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不斷地挑起跟晉國的爭鬥。一件是修建「秦公一號大墓」。

雖然秦景公在位四十年打了兩次大仗,而且都勝利了,但人們並不買他的帳,相反,對於他的強勢性格,他的弟弟只用了「秦君無道」四個字來形容,說明秦景公在有些方面還是不得人心的。在這一點上,我們從他做的第二件大事上就能看出來。

民間有傳說,「秦公一號大墓」發現之前,陝西一帶的百姓見面,相互之間要是說自家房屋和田地下面沒有點破銅爛鐵,那簡直都會讓人笑話,因為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混戰,陝西就是古戰場。所以,當上世紀七十年代時,一戶村民到自家地里幹活,發現這塊玉米地年年怎麼施肥也不長,他一生氣想更換點新土,沒想到挖出來的土跟周邊完全是兩個樣,土裡不僅夾雜著瓦爍,還有黃有青的,不像是天然的黃土。

2019年4月18日,多家媒體直播「秦公一號大墓」挖掘現場,把它總結為五個之最:秦國最大的王室墓葬,陪殉人最多的墓葬,春秋戰國最高等級「黃腸題湊」槨具,保存完好的最早墓碑實物,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

學史明理,知史悟道,關注島主說事,了解更多春秋戰國歷史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