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番茄越來越難吃?科學家歷時4年研究,發現番茄本質變了

2022-03-11     小黃侃科技

原標題:為什麼番茄越來越難吃?科學家歷時4年研究,發現番茄本質變了

番茄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食物,既可以作為蔬菜食用,也能直接當作水果,我們非常的喜歡的一道菜西紅柿炒雞蛋幾乎是中國每個家庭都會做的。

番茄的種類也有很多,雖然大體的口感都是十分相近的,但是細細分辨的話還是能夠發現一些差異的,不過近年來,我們經常會聽到身邊的人說番茄好像變得越來越難吃了,有人會說番茄不就是那個味道嗎,有什麼難不難吃的,但是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番茄似乎確實發生了一些質的變化。

番茄的歷史

要討論番茄的變化,我們就先要對它的起源和發展進行一個了解。研究顯示,番茄最初應該是發源於美洲地區,具體來說是中美洲,當時還只是一種沒有人認識,也不知道能不能吃的野果子,隨著農業的發展,它被證明是對人體無害的,也逐漸被引入到了種植當中,不過這個時候人們主要還是把它當作是一種爽口的果子,基本上就是水果的吃法。

從植物學分類上講,番茄屬於漿果的一種,最適宜它生長的環境是溫度比較高的熱帶,這也是為什麼在美洲其他地方沒有那麼常見的原因。番茄是如何走向美洲以外的呢,讀過一點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猜到了,就是大航海時代開始的那個時期。

具體來說,番茄第一次從美洲進入歐洲是在16世紀中期,首先是跟著西班牙的船隻登陸,然後很快便沿著整個的歐亞大陸進入到了東方,速度之快超出人們的想像。

誰能想到這種在美洲人的餐桌上出現了一千多年的食物,只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便風靡了大半個世界呢。

當然,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在接受一種新的東西之前,第一反應肯定都是害怕的,這就好像神農嘗百草一樣,雖然別的動物吃了是沒有事的,但是對人來說會怎麼樣就說不定了。

事實上,這種顧慮確實是有必要的,因為最早的番茄確實是有毒的尤其是還沒有成熟的時候,雖然不至於是會死人的劇毒,但是還是會造成一些不良的反應,給身體帶來一定的損傷。

當然,隨著農業的發展,品種培育也漸漸讓番茄變得更加健康安全了,它也是公認的對身體非常有益的一種蔬果。

按照營養學的測定,一到兩個番茄基本上就能一個成年人每天的維生素需求,從維生素A到維生素C,維生素B1、B2都有涵蓋,不管是種類還是的數量上,都可以一次性解決。

另外,礦物質也是番茄非常重要的一種營養成分,像是人體發育必需的鈣、磷、鐵、鋅、碘等等都能在一個小小的番茄裡面找到,與其花錢在外面買各種各樣昂貴的營養品,還不如多吃幾個番茄。

此外,番茄裡面的番茄素、有機酸和果酸等物質還能幫助我們的身體機能正常運轉在,從抑菌到消化道降低膽固醇都是有益的。

為什麼變難吃了?

按理說,我們現在吃的番茄都是專門的培育出來的,為什麼還會越來越難吃呢?還是說正是因為這種人工培育才讓番茄失去了自己原本的風味呢?

應該說,番茄的口味變差確實跟人工培育有關,但是並不是我們主動選擇了這樣的培育的技術,而是技術的選擇受到了別的因素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食品行業發展程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不管是從製作的工藝還是配套的服務都是各個企業競爭的地方,只要有一丁點的市場,立馬就會被蠶食乾淨,在這種卷得不行的行業狀況中,我們消費者也算是從中受益了。

超市裡的食品,不管是新鮮的蔬果還是加工食品,在種類和質量上都比以前要高很多。但這只是整體上看,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食品的服務雖然越來越好,但是真正的品質似乎也在相應地打折扣

所謂的高質量更多體現在華麗的包裝和誇張的營銷,番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從蔬果區把精心裝好的、看起來色澤鮮艷的它們裝進手推車,但是在廚房裡做出來之後卻不盡如人意,究竟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經過專家們四年的追蹤調查,終於找到了那個答案,那就是商業化

商業化的意思不是說變成商品,而是成體系成系統地變成商品,特徵是能夠實現大規模持續地供應,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對於生鮮產品來說是很難的。

我們都知道,超市裡面最新鮮的海鮮永遠是本地直接供應的,其實蔬果也是一樣的道理,本地供應意味著儲存時間短,沒有經過太久的運輸,產生損壞的可能性也更低。

而商業化就必須集中供應,這就意味著會從一個地方運到全國各地,對於蔬果來說,除非裝進冰箱,否則一定會變質,但是冷凍技術會大大提高成本,怎麼辦呢?

最好就是從源頭上讓這些番茄變得易存放,這就有了口味不佳,但是能夠經得住長途運輸的石頭番茄,皮厚、肉硬、汁少就是三個主要的特徵。

結語

其實不僅是番茄,餐飲行業的很多食品也是如此,比如火鍋,因為要集中地高效率供應,所以就要求一種出餐快的模式,口味也因此被犧牲掉了。

商業化的利弊如何權衡和抉擇,是我們必須要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ee2d150a288b3c7cce66174390c6f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