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43年,百歲老龜與數百母龜孕育800後代,讓種群免於滅絕

2022-03-14     小黃侃科技

原標題:努力43年,百歲老龜與數百母龜孕育800後代,讓種群免於滅絕

龜中「老人」

擁有長壽的烏龜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文化中的吉祥象徵,如果不是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生態研究,可能就連科學家也不會知道,長壽的龜類也會面臨滅絕的風險。

龜類自發現以來,它的背景身世和演化歷程都讓人嘖嘖稱奇。如同它漫長的年歲一般,通常一隻烏龜的壽命在60年以上,部分物種甚至可以超過100年。

可愛的小烏龜

龜作為一種長壽的生物究竟遭遇了什麼才會面臨被滅絕的風險?為什麼保護它們如此重要?

要知道在動物界,就算擁有長壽的能力,也還要面對各種環境威脅和人類威脅。加拉帕戈斯陸龜被發現時處於極危狀態,為了保護該物種,人們建立了查爾斯·達爾文基金會。

加拉帕戈斯陸龜

據悉該群島的加拉帕戈斯陸龜可以存活100年以上,不過這種陸龜的數量在保護初期已不足15000隻,同種族的烏龜還在不斷減少。生物學家聯合保護基金會開始對這種陸龜進行繁育,其中有一隻名叫「迭戈」的百歲老龜經過43年的努力,總算是讓種群免於了滅絕命運。

加拉帕戈斯陸龜

這種長壽的陸龜並不是第一次被發現,早在16世紀就有過它們的相關記載。加拉帕戈斯陸龜也不是獨立出來的一個物種,而是一個附屬分支。

早期這類烏龜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以及周圍,甚至在加勒比海附近也有它們族群的分布。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期剛好是人類進入大航海的時期。

加拉帕戈斯群島的衛星照片

航海貿易成了那個時候最主要的經濟活動,特別是西班牙、英國、葡萄牙等地這一帶的海域,都有著非常發達的海運。目前這種陸龜主要生活的群島,加拉帕戈斯群島於1535年被發現。

同時該島生活著大量的烏龜,也被人們稱為烏龜島。最初人們發現它們的時候,印度洋巨龜和加拉帕戈斯巨龜都被認為是同一個物種,生物歷史學家認為是當時航行的水手將它們帶到了此地。

加拉帕戈斯陸龜

本來這種陸龜在島上生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它們體型巨大,還有厚重的龜殼,島上也沒有它們的天敵。這讓陸龜們成為了島上唯一具有統治力的生物,但是好景不長。

很快隨著航海運動的開始,水手們在發現了這座島嶼後開始對陸龜進行獵殺。由於水手們航海通常需要在海上航行數月,長時間的航行很容易讓水手陷入淡水資源短缺、食物短缺的窘境。

加拉帕戈斯陸龜行動緩慢

而陸龜的發現對他們來講就是小島賜予他們最好的禮物,加拉帕戈斯陸龜體型龐大,行動緩慢,而且沒有攻擊性,捕捉難度幾乎沒有。

它們為了長時間在陸地上生存,還在身體里進化出了一種水袋一樣的器官,這裡面可以儲存相當可觀的淡水。這對航行在海面上的水手來說相當重要。

另外,一隻陸龜的體重通常在300斤以上,豐富的肉質則是航海過程中不可多得的資源。要搬運這些陸龜也非常方便,得益於它們的外形,陸龜能夠輕鬆地儲放在船中,而且幾乎不需要進行什麼喂食,它們也能夠活上好幾個月。

所以從16世紀開始,這些陸龜的種群開始急劇下降。它們面臨的威脅還不僅有來自人類的直接捕殺,還有間接的影響。島上有時還會被投放一些當地沒有的物種,比如山羊,這些動物很快就占據了該島。

「以仙人掌為食」

由於陸龜的主食是一些植物枝葉或者是仙人掌,這些侵入物種的存在影響了周邊植物的生長,可供它們食用的植物也開始逐漸減少。

要說這種陸龜還有什麼特別之處,那就是它對達爾文進化論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1835年,達爾文就曾在他的著作中描述過這類物種的奇特性。

龜的結構

儘管這些烏龜看似相同,但很多都是不同的亞種。各種細微的差異表現在它們龜殼的顏色上,還有龜殼外形、烏龜體態等,並且每個島的烏龜都有自己的特別之處。

起初達爾文並沒有發現島嶼間烏龜差異的重要性,直到他在雀科上發現進化論後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把最佳的研究樣本給吃掉了。

加拉帕戈斯陸龜

達爾文作為經歷過大航海時代的人,即便作為科學家,也曾經食用過這類陸龜。而且通過他的描述來看,這種陸龜很適合食用,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類陸龜經常被捕殺。

自此到1970年,加拉帕戈斯陸龜的數量已經從當初的250000隻降至15000隻。這些統計數據包括來自該陸龜相同的物種分支,本來數量就不多,這下便更少了。

覓食的加拉帕戈斯陸龜

保護巨龜,刻不容緩

達爾文進化論的發現開始讓人們重新審視起身邊的物種,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講,保持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不僅僅只是給人類直接提供食物、藥物這麼簡單。

很有可能今天你殺死的一種生物,導致該物種滅絕,人類在未來也許就丟掉了製作疫苗或者是某樣生物科技的關鍵。另外生物多樣性也是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因素,這對生活在地球上的每個物種都很重要。

生物的多樣性

為了保護這種巨龜,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生物學家和動物學家們就在不斷地為此進行努力。不過要想保護它們進行人工繁育可不是那麼一件簡單的事。

加拉帕戈斯陸龜性成熟普遍較晚,正常情況下在野外,這些陸龜需要生長40年才能夠性成熟,人工則要20-25年,同樣也不短。對於野外的陸龜幼崽來講,雖然少了來自老鷹這種猛禽的威脅,但是島上的其他物種,比如老鼠、野豬、狗這些都會捕食它們。

直到它們成長為巨龜,在此之前,它們的生活環境還是相當危險的。唯一可能幸運的消息是,加拉帕戈斯陸龜性成熟以後,一年之中任何時期都可以進行繁殖,春季和夏季是交配的高峰期。

掌握了足夠信息的動物學家們在當地建立起的保護中心開始進行了巨龜們的繁育工作,不過這一路並不太順利。巨龜中活得比較長的一隻雌性陸龜「哈麗」在2006年時死去,這隻陸龜從達爾文時代就開始存活,是達爾文當時從島上帶走的幼崽。

「大陸龜哈麗」

逃過餐桌命運後的哈麗最後死於心臟衰竭,年齡大約在175歲。而另一隻雄性陸龜「喬治」,作為加拉帕戈斯島陸龜中的一員,在經歷多次人工繁育的嘗試下最後以失敗告終。而它作為該陸龜中的一個分支成員,是最後一隻已知個體,所以在它死後,和它相關的種群也滅絕了。

如今還在繁育中心進行繁殖的陸龜「迭戈」則是這種陸龜未來的希望,年過百歲的它雖然年事已高,但是它的繁殖能力依舊強大。

孤獨的陸龜「喬治」

從1977年以來,迭戈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和數百隻母龜努力地進行了孕育工作。以它為主的加拉帕戈斯陸龜亞種,平塔島象龜則很好地保持了一定種群數量。

43年來,不論是迭戈直接繁育還是通過它的後代間接繁育的「子女」,據統計數量高達800隻。不過曾經人類給這種烏龜帶來的毀滅,使得原有的15種亞種變成了今天的11種。

陸龜迭戈

另一方面生物學家還在擔心一件事便是生物多樣性的問題,要知道這類陸龜雖然每種看上去都很相似,但是它們的外形差異體現在龜殼和體態上。

不同島上的陸龜由於生活環境不同,外觀上也會有細微差異,以迭戈和它的後代為例。它們所屬的亞種擁有長長的脖子,這能幫助它們食用到更高位置的仙人掌

不過它們便不像另一個亞種那樣有短脖子和鞍背甲殼外表,從生物遺傳的多樣性來講,迭戈作為這些小烏龜的父代,它的後代幾乎都會和它長得一樣。

但有可能在某些方面缺乏一些抵抗基因,使得它們可能會在適應能力方面會比較差。目前保護基金會的成員們仍在努力地去尋找不同的雌龜來加強這種基因篩選,以幫助它們的後代進行更好的生存。

「善待自然,就是是善待自己」

人類在過去對自然的破壞是難以想像的,直到今天也依然如此。很有可能你腳下的一朵花,或者山林里的一顆種子,都關係著人類命運的未來。所以善待自然,便是善待我們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7431d51582f8f102583c3d5d1a13d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