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目前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CSCO BC)新聞發布會於2020年4月10日下午順利線上舉行。本次會議由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的江澤飛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乳腺癌領域的諸多權威專家參加了本次線上會議,在新聞發布會的各個環節中,各位專家對關鍵問題進行了權威解答。在「《2020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嘉(CSCO BC)診療指南》發布會」環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王殊教授解讀了早期乳腺癌部分的主要更新內容。詳情如下:
新輔助治療的適應證不再僅僅依據臨床分期,而應結合腫瘤分子分型、臨床分期及患者醫院進行個體化治療。滿足以下條件之一者可選擇術前新輔助藥物治療:腫塊較大(>5cm)、腋窩淋巴結轉移、HER2陽性、三陰性、有保乳意願但腫瘤大小與乳房體積比例達難以保乳者。
HER2陽性乳腺癌術前新輔助治療和更新要點
I級推薦新增TCbHP(多西他賽+卡鉑+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1A)和THP(多西他賽+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1A)。
II級推薦為HER2單抗聯合紫杉類為基礎的其他方案,包括新增的AC-THP(多西他賽+卡鉑+曲妥珠單抗)方案(2B)和TCbH(多西他賽+卡鉑+曲妥珠單抗)方案(證據級別調整為2A)、科學合理設計的臨床研究(新增)。
主要研究證據
III期NeoSphere研究結果顯示,在早期或局部晚期的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新輔助治療中,與曲妥珠單抗+多西他賽相比,帕妥珠單抗+曲妥珠單抗聯合多西他賽可顯著提高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pCR率,兩治療組分別為45.8%和29%(P=0.014)。
III期PEONY研究旨在評估帕妥珠單抗+曲妥珠單抗+多西他賽用於亞洲人群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帕妥珠單抗+曲妥珠單抗雙靶向治療組的術後總體病理完全緩解率(tpCR)顯著較高,分別為39.3%和21.8%(P=0.001)。
II期安全性TRYPHAENA研究旨在評估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多西他賽±蒽環類用於早期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的安全性和療效。結果顯示,雙靶向治療聯合不同化療方案均達到了較高的pCR率。
III期KRISTINE研究旨在評估T-DM1+帕妥珠單抗對比TCbHP方案用於早期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T-DM1+帕妥珠單抗和TCbHP方案的pCR率分別為44.4%和55.7%。
HER2陽性新輔助治療後的輔助治療為新增章節——本次指南更新的最大亮點
對於術前僅使用曲妥珠單抗治療的患者,若達到pCR,I級推薦為曲妥珠單抗(1A),II級推薦為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2A);若未達到pCR,I級推薦為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2A)或T-DM1(1B),II級推薦為曲妥珠單抗(2B)。
對於術前使用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治療的患者,若達到pCR,I級推薦為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1A),II級推薦為曲妥珠單抗(2B);若未達到pCR,I級推薦為T-DM1(1B),II級推薦為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2A)。
主要研究證據
III期KATHERINE研究旨在評估T-DM1對比曲妥珠單抗用於HER2陽性乳腺癌輔助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曲妥珠單抗為基礎的新輔助治療未達pCR的患者,術後換用T-DM1可改善患的iDFS和DDFS。
HER2陰性術前治療策略
I級推薦為選擇同時包含蒽環類和紫杉類的治療方案:TAC方案(1A)、AT方案(2A)。
II級推薦為以蒽環類和紫杉類為主的其他方案:AC-T(1B);年輕、三陰性,尤其BRCA突變患者,可選擇紫杉類聯合鉑類的方案:例如TP方案(2A)。
更新要點:
再次強調了蒽環類聯合紫杉類在HER2陰性患者新輔助治療的地位
強調了白蛋白紫杉醇在新輔助治療中的地位
提出了PD-1抑制劑在三陰性患者新輔助治療中的未來前景
新輔助治療後未達pCR的HER2陰性患者,尤其是三陰性患者,可考慮使用卡培他濱治療
主要研究證據
III期GBG69研究旨在評估白蛋白紫杉醇對比溶劑型紫杉醇用於早期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長期隨訪結果顯示,與溶劑型紫杉醇相比,接受白蛋白紫杉醇治療的患者4年無浸潤病變生存率(iDFS)顯著提高,分別為84%和76.3%(P=0.002)。
KEYNOTE-522研究旨在評估新輔助帕博利珠單抗+化療對比安慰劑+化療用於序貫輔助帕博利珠單抗或化療用於早期三陰性乳腺癌的療效和安全性。中位隨訪15.5個月時,帕博利珠單抗和化療組分別有64.8%和51.2%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病理分期ypT0/Tis ypN0)(P<0.001)。亞組分析也顯示了一致獲益。
術後輔助治療更新要點——HER2陽性乳腺癌的輔助治療
雙靶向治療得到普及,但專家並不認可適合單靶治療的患者都需要考慮雙靶治療,對於淋巴結陰性患者,需綜合其他危險因素(如腫瘤大小、ER狀態等),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最新指南將高危患者分層為淋巴結陽性和淋巴結陰性但伴高危因素的患者。
對於淋巴結陽性患者,I級推薦為AC-THP(1A)和TCbHP(1A);II級推薦為AC-TH(1A)、TCbH(1A);III級推薦為曲妥珠單抗後序貫來那替尼(2A)
對於淋巴結陰性且具有高危因素(腫瘤>2cm、其他危險因素)患者,I級推薦為AC-TH(1A)和TCbH(1A);II級推薦為AC-THP(2A)、TCbHP(2A);III級推薦為曲妥珠單抗後序貫來那替尼(新增)(2B)
對於淋巴結陰性且腫瘤≤2cm的患者,I級推薦為TC+H(2A);II級推薦為wTH(2B);III級推薦為化療後再用曲妥珠單抗(2B)
對於HR陽性和無需化療或不能耐受化療患者,推薦曲妥珠單抗+內分泌治療(調整為2A)。
主要研究證據
APHINITY研究旨在探索曲妥珠單抗+化療±帕妥珠單抗用於HER2陽性可手術乳腺癌患者的療效。6年隨訪結果顯示,ITT人群中,兩組的6年iDFS率分別為90.6%和87.8%(HR=0.64),雙靶向治療復發風險顯著降低24%,絕對獲益達2.8%,淋巴結陽性患者還是能從聯合組中繼續獲益(HR=0.72)。
ExteNET研究探索了1年曲妥珠單抗標準治療基礎上序貫1年來那替尼的療效。結果顯示,1年來那替尼治療導致了適度但有意義的改善,5年iDFS的絕對獲益為2.5%,來那替尼組和安慰劑組分別為90.2%和87.7%(HR=0.95,P= 0.0083)。值得注意的是,HR陽性亞組的獲益更多,5年iDFS分別為91.2%和86.8%(HR=0.60),HR陰性組為88.8%和88.9%。在ExteNET研究的亞組分析中,4個或以上淋巴結陽性患者從這種HER2靶向治療方案中獲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