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劇是怎樣的「潑天富貴」?一文讓你不再盲人摸象

2023-11-18     影視獨舌

原標題:小程序劇是怎樣的「潑天富貴」?一文讓你不再盲人摸象

2023年11月18日刊| 總第3423期

最近兩周,微短劇是業內毋庸置疑的「頂流」話題。

先是真人影視互動遊戲《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的出圈,牽動二級市場的短劇概念大熱,只要與微短劇沾邊的影視傳媒股都迎來了大漲。

接著是中文在線的微短劇軟體Reelshort力壓Tiktok,登上美國IOS娛樂榜第一名的新聞曝出。「霸道總裁愛上我」征服好萊塢的消息,再次為微短劇市場打了興奮劑。

但緊跟著便是監管信號的釋放。

先是廣電總局通報2022年11月以來「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整治工作的成果,並明確表明將從7個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細化管理舉措,其中便有為期1個月的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工作。

隨後,便有一份禁投流名單在網絡上傳播,宣稱11月16日當天便有125部微短劇被新列入禁投名單,相較之前每周10部左右的更新量,堪稱跨越性增長。

然而,微短劇這兩周的風起雲湧,對很多具有內容製作能力的業界人士來說,卻好像在看過山車直播,感覺到了刺激、頭暈甚至被種草,但不確定要不要上車。

微短劇不都已經精品化了嗎,怎麼還在「霸道總裁愛上我」?小程序劇和「投流」究竟是什麼,值不值得專業團隊下場?所謂「潑天的富貴」究竟是多少,又都砸向了誰?哪些劇跑出來了,究竟因為什麼?

為了讓關注微短劇賽道的內容人不再「盲人摸象」,影視獨舌針對微短劇的發展近況做了一篇科普文,希望能給大家打開一個快速摸清整體的通道。

三大品類:10分鐘、3分鐘、1分鐘

雖然都叫網絡微短劇,但由於平台眾多、接口複雜、受眾分層,目前市面上的微短劇又分化成了三類。

一類是7-10分鐘/集的微短劇,也有人把它形象地總結為短一點的網劇。

這類微短劇一般選擇在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B站等中長視頻網站上線,每部集數控制在30集以內,一般採用橫屏拍攝,視聽與敘事水準向長劇靠攏。

這類微短劇可能是平台定製劇,製作方拿製作費,比如無糖文化和芒果TV大芒劇場合作的《念念無明》《虛顏》。也可能是與視頻網站分帳,按分帳模式獲取動態收入,比如今年目前的微短劇分帳冠軍,同樣由無糖文化製作,在騰訊視頻上線播出的《招惹》。

此類微短劇由於投入成本相對較高,一般都會選擇在廣電總局的「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中登記備案,並爭取拿到《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也就是俗稱的「網標」。

一類是3分鐘/集的微短劇。

這類微短劇一般選擇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上線,每集長度2-5分鐘,一般集數在30集以內。這類劇一般採用豎屏拍攝,視聽水準大多接近短視頻,敘事追求極致情緒,與長劇有較大區分。

此類微短劇的來源大致有兩種,一類是MCN孵化的劇情號,主播和IP成熟後會在短視頻平台的扶持下開發精品微短劇,比如MCN銀色大地旗下的姜十七,代表微短劇便有《心動不止一刻》《一束陽光一束愛》等;

還有一類是平台與影視正規軍合作開發的劇集,比如抖音和檸萌聯手開發的《二十九》,和長信傳媒聯手開發的《大唐來的蘇無明》等。

此類微短劇的營收方式有多種,主流的是廣告植入、直播帶貨和分帳這三種。由於這類微短劇屬於短視頻平台扶持的精品,一般重點項目也會選擇在廣電總局的「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中登記備案。

還有一類是單集時長1分鐘左右的小程序劇。

這類劇集,正是近期掀起市場驚濤駭浪的新物種,甚至被冠以了所謂「投資50萬,8天賺1億」的誇張標籤。

這類微短劇顧名思義,大多在微信、抖音小程序上線,每集長度1-2分鐘,每部劇100集左右。這類劇全部採用豎屏拍攝,相對3分鐘/集的微短劇,平均視聽質感更粗糙,敘事更浮誇重複,製作成本也更低。

此類微短劇的主要營收方式為用戶付費。一部100集的小程序劇,一般前十集免費,後面全部收費,單集定價從0.5元到3元不等。用戶也可通過購買年卡「通關」小程序上的所有劇集,一般年卡定價為365元。

因而,小程序劇曝光票房,也大多根據充值統計。比如,「《閃婚後,傅先生馬甲藏不住了》24小時充值破2000萬元」 「《無雙》上線兩個月充值破3億元」等。

小程序劇目前並不需要單劇備案,平台只需要備案小程序,內部對劇集進行審核即可。製作上幾乎零門檻,尺度上也有灰色地帶可發揮,這進一步刺激了小程序劇的上新速度和上新數量。

頭部玩家:版權方、平台、製作方、分銷方

前兩大品類,近期最大的波動體現在二級市場上,行業格局並無實質性改變。

想要了解這兩類微短劇發展概況的讀者,可以參考在2022年北京電視劇盛典期間,由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等多方聯手發布的《2020-2022年微短劇發展觀察報告》。

對這兩大品類微短劇的數據統計,市面上也已相當成熟。想要了解這兩類微短劇熱度數據、播放數據的讀者,可以參考貓眼專業版熱度榜單和雲合數據發布的月度、季度微短劇有效播放榜單。

本文於其他方面的科普主要圍繞小程序劇展開。

首先要了解的是小程序劇的開發與播出鏈路。

小程序劇一般由平台牽頭開發,先由小程序平台從版權方購買小說版權改編劇本,或開發原創劇本,再找承製的影視公司或MCN機構拍攝製作。

成片上線後,小程序平台會進行「投流」推廣,為小程序劇找到觀眾。一般小程序劇會在抖音、快手、騰訊、百度等多個渠道,進行信息流廣告投放。絕大部分觀眾是通過信息流廣告跳轉,到小程序端付費觀看的。

了解了開發與播出鏈路,小程序劇涉及的主要參與方便清晰了。

一是版權方。小程序劇又被稱為「短視頻網文」,最早的小程序劇其實就是信息流廣告,目的是為網文引流。如今小程序劇崛起,擁有眾多網文IP的各大文學網站就反過來,成了行業的創意源頭。

目前,版權方的頭部玩家有閱文、掌閱、點眾、中文在線、網易、7貓、番茄小說、咪咕文化、掌中雲等。

二是小程序平台。這是小程序劇的操盤核心,負責預判市場趨勢、挑選版權、研發劇本,以及選擇製作方等,把概念變成小程序劇。在小程序劇上線後,也是平台負責「投流」。

目前平台方的頭部玩家有九州、花生、點眾、容量、中文在線、番茄、蜜糖、掌中雲等。其中點眾的具體數據已曝光,具體為市占率25%,用戶數4億,月活1億+,拍劇1000+部。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小程序平台方本身就是版權方。由此更可見小程序劇與網文的密切關係。

三是製作方,顧名思義便是負責將劇本拍成劇的公司。目前,小程序劇成本普遍控制在50萬以下,傳統影視公司因為運作大項目的「路徑依賴」,很難在這種成本體量下完成拍攝。

目前湧現出的頭部玩家,大多是業外新公司和MCN機構,如西安豐行、原上慕光、西安格物千帆、西安秋元、北冥有魚、胡楊影視、大魚小娛等。

四是分銷方,分銷方是負責小程序劇推廣的公司,也可以理解為,替平台完成「投流」服務的第三方公司。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投流」是小程序劇獲得觀眾的最主要渠道。一部劇想要賺錢,需要從抖音、快手、騰訊、百度等平台的大流量池中分一杯羹。

但「投流」並不是給錢就行,還要有推廣手段。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各種剪輯技巧剪短劇的視頻畫面,然後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發布視頻,掛上跳轉連結。用戶在這些平台上看到你推廣的短劇並對其感興趣,在充值付費後即可觀看完整的劇集。作為推廣者,將獲得超過充值金額一半的收益。

目前,負責分銷的頭部公司有杭州掌玩、迪弗瑞特、微播、夢嘉、快玩、趣程等。

賺錢「神劇」,能幫誰賺錢?

目前,小程序劇的票房成績並不完全透明。但從網絡上流出的戰報數據和圖片能看出,所謂充值票房、投放消耗跟分帳金額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

比如,最傳奇的男頻向賺錢「神劇」《無雙》,流出的戰報數據便是「上線48小時投放消耗破5500萬,上線8天投放消耗破1億」。女頻向小程序劇《閃婚後,傅先生的馬甲藏不住了》則打出了「24小時充值破2000萬」的戰報。而穿越向的爆款小程序劇《回到古代當太監》,則打出了「24小時票房破千萬,分帳破60萬」的戰報。

投放消耗究竟是什麼?和製作方能拿到的真實分帳之間有什麼關係?充值票房為什麼和分帳金額之間差距如此之大?

這就要算算小程序劇的細帳了。

首先,小程序劇的製作成本很低。

國內小程序劇成本通常在10-30萬元,類似《無雙》這樣的精品短劇成本大概在50萬元,拍攝加製作能在5-7天完成。即使是「出海」到好萊塢翻拍的小程序劇,一般70-90集的都市愛情劇,成本也能控制在13-15萬美金,拍攝周期3-4天,最多再加2天外景。

但小程序劇的投流成本非常高。據「娛樂資本論」的報道,小程序短劇公司的頭部,「至少要每天上一部新劇,每部劇平均票房在300到500萬左右,月收入一億上下。然而,這一億營收中至少有八成要用於買量。」

《無雙》所謂的「上線8天投放消耗破1億」便是指的投流成本。小程序劇的投流一般根據ROI(投資回報率)估算,一般大於1.2的被認為是成功投流,而1.1及以下的則被認為是失敗投流,會迅速縮減投流預算。

因此,我們可以大致列出小程序劇的收入公式:

用戶充值(票房)-投流成本=平台收入;

平台收入×分帳比例=製作方分帳收入;

九州平台的《回到古代當太監》「24小時票房破千萬,分帳破60萬」,指的便是用戶充值破千萬,製作方分帳收入60萬。

這樣一看,小程序劇的「潑天富貴」大部分還是讓抖音、快手、騰訊、百度等平台賺走了。「投流」這個小程序劇的關鍵環節,也讓小程序劇更傾向於一種金融產品而非藝術作品。

小程序劇下一步發展的最大問題,也是投流成本的上漲。

小程序劇平台每天都在崛起,新劇每天都在大幅出產,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市場對流量的需求依舊處於高速增長期。這就會出現對「投流」的競爭——大家都在一個池子裡PK流量,投流成本就會自然增長。再加上,位元組等大廠的下場,用億級流量推動免費短劇模式,也將對小程序獲取觀眾製造巨大的競爭。

因此,如果影視人真的想進小程序劇的紅海里搏一搏,至少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做好心理準備:能不能用極低的預算拍好劇?具不具備吸引免費流量的經營能力?能不能用最少的付費流量吸引到最多的觀眾?

如果對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心理都有譜,那小程序劇就是一條值得跨界的新賽道。

【文/鐵皮小鼓】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2f47246a2d987b2989299baf0e6d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