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虐更健康:「好人」選角的張譯經驗

2023-12-13     影視獨舌

原標題:虐虐更健康:「好人」選角的張譯經驗

2023年12月13日刊| 總第3448期

近年來,劇影雙棲的張譯迎來了自己演員生涯的黃金期。

今年張譯一共有三部劇和四部電影跟觀眾見面,從年初憑《滿江紅》《狂飆》躋身「叔圈頂流」,到《他是誰》《歡顏》接連上線,再到年底《無價之寶》《刀尖》《三大隊》排隊上映,這一年影視市場的「含譯量」不要太高。

不久前張譯發微博表示:「年底三場考試,努力備考ing,哪門糊了都得打屁股」。截至目前,《無價之寶》票房1.37億,豆瓣評分6.6;《刀尖》票房破5000萬,豆瓣評分6.0;《三大隊》本周五正式上映,目前正在點映中。

在《三大隊》中,張譯飾演刑偵大隊隊長程兵,一個經歷重大磨難,卻堅持追蹤在逃嫌犯的警察。

警察/軍人身份的體制內形象+經歷悲慘總是被虐的老好人,這樣的張譯,對於觀眾而言「太熟悉了」。張譯的演技和觀眾緣好是事實,但近年來同質化角色多、曝光又頻繁,多多少少令人感到審美疲勞。

01

《狂飆》里,張譯飾演的警察安欣,除了方言很蹩腳,幾乎沒有性格缺點。高啟強(張頌文 飾)年三十被拘,安欣給他送餃子;高啟強被欺負,安欣給他當保鏢,推薦書單,之後還勸其自首,因此安欣被不少觀眾形容為「聖父」。

《狂飆》大爆,令張譯的「聖父」形象深入人心。

這幾年,不論在小螢屏還是大銀幕,自帶受難者光輝的「聖父」形象是張譯最為突出的特色,比如在《懸崖之上》里,我們能看到角色的肉體是如何受刑、被折磨的,而在很多刑偵劇里,我們也能感受到角色處於崩潰邊緣時偏執的精神狀態。

無疑,張譯是適合演悲劇的。他的氣質偏「正」,但身形很瘦,絲毫沒有中年男演員很容易擁有的「油膩感」,他沒有糙漢或硬漢氣質,因此很適合詮釋隱忍向內、有脆弱感的角色。

《狂飆》剛播的時候,有人說在安欣身上看到了「史今」的影子。

班長史今是《士兵突擊》里的群像角色之一,對於主角許三多(王寶強 飾)而言如同「天使般的存在」,不斷引領、犧牲和奉獻自己,轉業前夕他在經過天安門時吃著大白兔奶糖爆哭的場面,令無數劇迷心疼落淚。

這部劇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張譯早期的演戲基調——板正、好人、接地氣。

直到近年,張譯出演的角色在以上特質里,又增添了很深的偏執瘋癲感,將那份「正」進化成了「聖」,而為了突出這種極致被虐心的感覺,演員要做很大的投入,在方法論上準備諸多功課,因此觀眾能感受到張譯的表演是緊繃的、「勁勁兒的」,甚至有時候會給人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

02

幾乎沒有缺點的正派角色,並不好演,因為太過簡單和單一,缺乏成長曲線,完美到不食人間煙火,對於觀眾而言缺乏代入感。

所以觀眾往往會覺得反派角色更迷人更有魅力,正派角色的人氣會輸給反派,這不僅跟演員魅力和演技有關,最重要的是二者在一開始的人設、發揮空間上就拉開了差距。如《人民的名義》侯亮平(陸毅 飾)一角,就被觀眾吐槽了。

不過,這幾年來影視作品賦予了正派角色更多的「虐」點,正派角色在被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將觀眾的心從反派角色那裡拉回來不少。

典型案例如《沉默的真相》里的江陽(白宇 飾),他經歷了從理想陽光到暗淡變喪、脆弱易碎的過程,帶給觀眾很大後勁兒。

「聖父」是江陽的突出特質,演員白宇在江陽之後,也接到了多個類似的角色,比如《喬家的兒女》里的大哥喬一成,《龍城》里的鄭西決,都有很強的「大冤種」感。

可以說,張譯、白宇是目前影視劇作品裡較為適配虐系正派角色的演員,不過張譯的主場多在軍人、警察形象里,白宇的場景可以更加生活化、都市情感化。

這類演員並不好找,加上製作方的選角思路,其實常常陷入套路化模式,因此市面上悲劇底色的「聖父」角色幾乎都由白宇和張譯承包了。

為了突出角色的虐點,演員表演總會往極致、用力過猛方向發展,但虐多了,觀眾也逐漸脫敏麻木,覺得沒有出乎預料的懸念、演員的「表演痕跡重」、缺乏遊刃有餘的鬆弛感,甚至當主演陣容一官宣,觀眾幾乎就能嗅到這是一個苦大仇深的故事。

比如《三大隊》有劇版和影版,雖說作品如何主要看劇本和導演的拍攝效果,但作品的氣質跟主演有很大關係。

劇版由秦昊主演,秦昊給人的感覺是鬆弛迷離、亦正亦邪、不拘小節,這樣的氣質來適配一個正派角色殉道受難的故事,可能不會太「順拐」和苦大仇深。

而製作方對張譯和電影《三大隊》的匹配是相對順拐思維的,「當你演了一個茄子,所有紫色的都來找你了」,這幾乎是每個演員會面臨的困境。

也許,張譯是時候更進一步了,正派角色在虐之外需要別的因素注入,而製作方也需要走出選角舒適區,為觀眾輸送新面孔了。

文/飛魚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f99179551dbef863025350d8f56db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