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康熙王朝》:一生無性的蘇麻,為何寧死也不願意做皇妃?

2022-04-28     理娛打挺

原標題:重溫《康熙王朝》:一生無性的蘇麻,為何寧死也不願意做皇妃?

電視劇《康熙王朝》里,有一段讓人無限唏噓:

孝莊下旨把蘇麻喇姑許給康熙做德妃。到了新婚那天,蘇麻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遲遲不肯出來。直到孝莊來到門口,蘇麻才把門打開。

而門內的情景,讓孝莊十分震怒。

只見蘇麻披頭散髮,左側的頭髮被剪掉了一大截,她跪在地上,形容悲戚,懇求孝莊允許她出家為尼。

孝莊本以為,讓蘇麻做康熙的德妃,是對蘇麻的恩賜,蘇麻應該欣喜若狂,對她感恩戴德才對。然而,蘇麻卻不識抬舉,還在大婚當日鬧這麼一出,置皇家的臉面於何地?

孝莊最怕看到人落髮,因為她的兒子順治帝就曾執意出家,不管不顧,把一個爛攤子扔給她收拾。如今,不是孫女卻勝似孫女的蘇麻,也鬧這麼一出,孝莊別提有多傷心失望了。

而蘇麻也知道,她抗旨不准,會傷了孝莊和康熙的心,她自己也只有死路一條。但她寧死也不願做皇妃,到底是為什麼?

是放不下自己的心上人嗎?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1.蘇麻和心上人伍次友

蘇麻小時候,父母和弟弟因為染上天花都死了,只剩下她一個人無依無靠。她被迫來到皇宮當丫頭。

有一天,她看見了孝莊,就大聲喊:「婆婆,婆婆!」

孝莊從來都沒聽過有人這麼親切地叫她,就把蘇麻留在自己身邊。

那時候 ,順治還在位,玄燁才8歲。蘇麻比玄燁大幾歲,孝莊就讓她伺候玄燁,把玄燁當作弟弟一樣愛護,但同時也要當作主子一樣敬重。

蘇麻謹記在心,後來看到玄燁染上天花,她冒死送來了草藥,玄燁才得以活下來,繼承皇位,成為康熙皇帝。

蘇麻和康熙一起長大,朝夕相處,但她謹遵孝莊的懿旨,從來不敢越雷池一步。

康熙16歲的時候,一心想要除掉鰲拜。但鰲拜勢力龐大,他一時束手無策。一次偶然,她在街上聽說了書生伍次友的事情,就隱瞞身份跟伍次友見面,兩人相見恨晚,每次都相談甚歡。

伍次友見解獨到,讓康熙在除鰲拜這件事上深受啟發。

而蘇麻自從第一次隨康熙去見伍次友,就喜歡上了這個落魄書生。那時,康熙以龍兒自稱,跟伍次友在茶樓里暢談。蘇麻就在旁邊伺候茶水,伍次友跟她對望了一眼,她緊張得手都抖起來。

伍次友俊朗儒雅、才華橫溢,蘇麻端莊溫婉、蕙質蘭心,他們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更難得的是,他們一見鍾情,心意相通。

康熙看在眼裡,他一直喜歡蘇麻,但也十分欽佩伍次友的才華,在除鰲拜這件事上,伍次友有功。康熙主動提出要滿足伍次友一個願望,無論要物還是要人都可以。

蘇麻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但伍次友卻沒有向康熙要她,而是獨自離開了。

「你為什麼不向皇上要我?」

蘇麻喇姑一路小跑著追上了書生伍次友,傷心地問道。

伍次友回:「龍兒說,我看不出他的天子真容,他說錯了。我雖然沒看出他是皇上,但我早就看出,他喜歡你。」

蘇麻難以置信:「你胡說,太皇太后早就下過嚴旨,只許我把皇上當主子,當弟弟,不允許我有任何非分之想。」

伍次友無奈地說:「可他確實捨不得你。蘇麻,如果他只是龍兒,我敢和他爭奪你,可他是皇上,我就不敢爭了。皇上也是人,也會恩仇必報,即使他現在放過我們,將來還是不得安寧。蘇麻,天地無數有情事,世間滿眼無奈人。我伍次友如果有來生,你我再來相會吧!」

初遇的時候,伍次友就像一道月光,帶著無盡光華。蘇麻在他的照耀下變得光彩照人,嫵媚多情。可是,伍次友獨自離開了,蘇麻的心也死了。

只能嘆一句:天地無數有情事,世間滿眼無奈人。

2.蘇麻冒死抗旨,拒做皇妃

孝莊看出康熙喜歡蘇麻,就下旨把蘇麻許給康熙做妃子。一聽到這個消息,康熙滿心歡喜,蘇麻卻心如死灰。

看到蘇麻這個樣子,康熙不高興地說:「你心裡是不是還惦記著伍次友,你是不是還想等他一輩子?」

蘇麻無奈地搖了搖頭說:「蘇麻是喜歡過伍先生,可是他走了,奴婢的心也死了,蘇麻這輩子不嫁任何人,更不想當什麼貴妃娘娘,蘇麻只想平平安安地做宮女,老老實實地伺候皇上。」

康熙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就讓魏東亭來勸蘇麻。魏東亭曾經是康熙的伴讀,他和蘇麻都康熙最親近的人。

蘇麻對魏東亭如實相告:「我和伍先生已經沒有任何恩怨,我之所以不願意做妃子,那是因為我瞧夠了妃嬪的辛酸,這些當娘娘的,表面上又尊貴又風光,可是內地里呢,你算計我,我算計你,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在夢裡都在爭寵,我實在怕過這種日子。

我只想做宮女,再說,皇上是天下人的皇上,不是自家的男人,妃子只是用來傳宗接代的,皇上要是喜歡你就來看看你,不喜歡就撂在一邊,一旦聖眷衰落,連太監都瞧不起你。皇上待咱們倆算是恩遇,可是他為了保住皇位,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滅鰲拜的時候,不是連你都監視進去了嗎?你可是和他從小一塊長大的。」

蘇麻是清醒的,別人只羨慕娘娘的尊貴和風光,只有她看到了娘娘的可憐;別人只羨慕皇宮的輝煌,只有她看到皇宮內隱藏的腐朽和骯髒。

她對魏東亭說:「我蘇麻族裡的人都死絕了,我蘇麻就是全族,如今老祖宗要殺就讓她殺吧,蘇麻喇姑寧可死,也不認命!」

她那麼毅然決然,那麼生死無畏。

孝莊真想殺了她,但終究還是心軟了,在皇宮裡給她建一座天心庵,讓她帶髮修行。

實際上,孝莊這樣做,也是給了她回心轉意的機會,她隨時可以反悔。然而,蘇麻卻一條道走到了黑。

3.蘇麻對康熙說不出口的愛

蘇麻雖然是帶髮修行,但還在康熙身邊伺候。

康熙微服出巡,不帶嬪妃,偏偏帶上蘇麻。只有蘇麻陪同,孝莊才放心,康熙才舒心。

直到康熙娶了溫婉端莊的容妃,蘇麻才真正不問世事,安心修行。

容妃善解人意,溫柔體貼,康熙在她那裡能夠得到心靈的安寧,能夠治癒前朝帶來的所有不快和壓力。

而在容妃之前,蘇麻一直承擔著這項義務,不僅如此,蘇麻聰慧睿智,在很多政事上還能給康熙很多建議和提醒。

蘇麻一直看著康熙從8歲登基,到16歲奪回親政大權,智除鰲拜,再到裁撤三藩。

這一路走來,她雖然是個宮女,但更像康熙的戰友,他們並肩作戰,生死相依。她不僅看到了康熙作為皇帝的智謀雙全、雄才大略、英武不凡,也看到了康熙作為人的脆弱、孤獨和多疑。

年輕的時候,她看到康熙多疑,只覺得可怕。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能夠體諒康熙作為皇帝身在高位的孤寒。

這個時候,她或許不再覺得可怕,而是十分心疼,心疼康熙也是個人,但很多時候只能閹割掉人的情感,那種無奈和犧牲,或許只有蘇麻能懂,連最善解人意的容妃都未必懂。

因為在容妃和他們的女兒藍齊兒眼裡,康熙變得越來越冷酷無情。而無情之人背後所承受的巨大創痛,她們無法看到,也難以理解。

而蘇麻懂他,心疼他,崇拜他,這就是愛,是經過漫長歲月蕩滌之後最鮮亮、最堅韌、最深沉的愛。

而這份愛,蘇麻說不出口,只有孝莊看得分明。

在臨終前,孝莊就曾問過蘇麻,問她對康熙的感情,有沒有女人對男人的那種愛。還囑咐她,如果有什麼話,趕緊對康熙說,不然就沒有機會了。

蘇麻瞬間淚流滿面,卻什麼也沒有回答。直到死前,她給康熙寫了一封信,但當場就燒了。

那些未被表達的愛,就這樣隨著死亡被埋葬了。

4.蘇麻一生無性,是對命運清醒而消極的反抗

很多人覺得蘇麻拒絕做皇妃,是最清醒、最睿智的選擇。畢竟妃子都沒啥好下場,就連康熙最愛的容妃,最後也慘死在馬桶堆里。

蘇麻的確很清醒,她早就看透了皇妃的命運。她認為,她拒絕做皇妃,就是對悲慘命運的反抗。

但在我看來,這種反抗是清醒而消極的,本質上是一種逃避。而真正的反抗,是改變!

如果連死都不怕,何不躬身入局,鬧他個翻天地覆,即使無法與後宮的腐朽和爭鬥抗衡,至少也捅一個大窟窿,讓微弱的光得以照進來。

如果真的愛上了,就更不必苦守青燈古佛。雖然,愛有時候覆雜得難以宣之於口,但也簡單得只需要一個眼神。

如果望而卻步,只能做個落寞的旁觀者,獨飲愛情的悽苦,還不如勇敢去追求,只有走進去了,你才知道前面是刀山火海還是幸福港灣。

即使失敗了,至少你也嘗試過了,努力過了,也真正體味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

人活一世,不就是要在不可能中創造出一種可能嗎?不就是要體驗這人間百味嗎?

千萬不要為了避免失敗和痛苦,而拒絕開始,只做個旁觀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0d8c478aca3db4d9cd2a2c48ff7ed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