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兒拒絕《鄉愛》拍攝、王老七揚言退出本山傳媒,何故如此?

2022-04-27     理娛打挺

原標題:趙四兒拒絕《鄉愛》拍攝、王老七揚言退出本山傳媒,何故如此?

近日,本山傳媒的演員似乎十分熱衷於直播,更在直播間頻頻爆料。「王老七」則在直播間爆料劉能之前是農村干白活的,沒什麼能耐;「趙四兒」因為直播更掙錢而拒絕《鄉愛》拍攝,不聽本山老師指揮;「王老七」更直言,老師趙本山厚此薄彼,不給自己資源,聯繫趙本山老師錄視頻也被拒,萌生退出本山傳媒的念頭。為何趙本山之前面對郭德綱引以為傲的信條——「我的徒弟不會背叛我」,頻頻打臉。說到底可能該死名利分配問題,師徒都注重利益而非師徒之情。尊師重道,還是古人做得更好。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遺書十二》:「游、楊初見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覺,顧謂曰:賢輩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門,門外之雪深一尺。」

這就是著名的《程門立雪》,尊師重道、虔誠求學的典範。

清代王卓曾在《今世說》卷一中寫到:人冀子孫賢,而不敬其師,猶欲養身而反損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孫有作為,卻不知道重視老師的作用,這就好比想保養自己的身體。但又不穿衣,不吃飯似的。

筆者認為,雖然當今社會不再用「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論調,但也不能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師不尊重。無有師,汝何以有今天?倘若真的有分歧,自己辭別老師就好,何必滿天下宣揚,盡人皆知。

筆者始終相信:師道立則善人多矣。與君共勉之!

關注我,引經據典,以古評今,讓你在朋友面前出口成章、談笑風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b9008c78b1540950f267393a32824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