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伐木工在山中撿到一枚印章,公安傳喚後調三卡車兵力搜查

2024-10-07     胡月芳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的一天,一位名叫郭桃仁的伐木工人正在湖南省平江縣進行著每日的伐木工作,正當伐木工作進行的有條不紊的時候,郭桃仁感到肚子一陣疼痛。在當時那個年代大部分的家庭還都用不起手紙,於是郭桃仁隨手拿起身邊的幾片葉子就擦了起來,摸著摸著郭桃仁發現樹葉下面好像埋著一個小盒子,郭桃仁起身後就開始挖了起來,只見一個紅色的箱子出現在郭桃仁面前。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郭桃仁迅速的將這個箱子打開,原以為裡面會是數不盡的金銀財寶,可是當箱子打開后里面沒有任何財物,映入郭桃仁眼帘的只有一枚印章。郭桃仁的文化程度不高,並不知道這枚印章意味著什麼,因為忙於伐木,郭桃仁將這枚印章裝進兜里就回去繼續伐木。

直到一天的工作結束之後,郭桃仁回到家中才將這枚印章清洗乾淨,他拿著這枚印章隨手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印了一下,只見上面寫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蘇維埃執行委員會」這幾個字,並且在印章的中間還有鐮刀和錘子,一家人並沒有意識到這枚印章的重要性,只是隨手的將這枚印章放在抽屜里。

一天郭桃仁受到林業局的邀請來到縣政府開會,在會議現場彙集了全縣與伐木工作相關的人員,並且還有許多縣政府的工作人員。當郭桃仁把蓋有印章的本子放在桌子上時,本子上的印章吸引到周圍一名縣政府的工作人員。

這名工作人員問郭桃仁「你這個印章是從哪裡蓋的?」,郭桃仁說「我在山上撿的」,這名工作人員說「能否把這枚印章拿出來我看看」,郭桃仁聽了之後不耐煩的說道「這有什麼好看的」,縣政府的工作人員見郭桃仁如此敷衍,於是就將這件事報告給當地公安部門的工作人員。

第二天工作人員就來到郭桃仁的家中,經過詢問這枚印章確實是郭桃仁在伐木時所獲,經過確認之後公安部門立刻組織三卡車的兵力對郭桃仁伐木的山區進行地毯式的搜索。要說這枚印章的來歷,就要從1927年說起,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創建了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這枚印章正是在這個時候鑄造而成,一般情況下製作印章都會採用玉或黃金來作為材料,但是這枚印章卻破天荒的使用銀來打造,這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智慧。

因為當時蘇維埃政權並不穩定,許多非法勢力很有可能隨時偽造蘇維埃政權的公章,以此來擾亂蘇維埃臨時政府開展工作。而銀質印章則具備質地較軟的性質,在鑄造時會因為冷熱不均導致銀製品出現質地不均的情況,這也就註定了銀質印章獨一無二的屬性,無法完全將這枚印章完整的復刻下來。

隨著蘇區的勢力越來越大,許多當地的群眾都加入到蘇維埃政權中,為了防止蘇維埃政權進一步擴大,蔣介石派來將近一百萬的軍隊來破壞蘇維埃政權。由於武器裝備的差異,再加上人數方面的欠缺,導致蘇維埃政權受到蔣介石的重創,於是在這裡的蘇維埃政權不得不進行轉移,為了防止這枚印章落到蔣介石的手中,工作人員只好將印章埋在一顆樹的下面,而轉移的同志們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還有許多工作人員犧牲在蔣介石的槍口之下,這枚印章也在這裡沉睡多年。

直到多年之後這枚印章才被當地的伐木工作郭桃仁重新發現,印章也被上交至國家相關部門保管。公安部門在得到消息後組織了三卡車的兵力對發現印章的山頭進行搜查,希望能夠在這裡發現已經犧牲的紅軍戰士們的遺物或遺骸,經過公安部門幾天幾夜的搜查,並沒有在這裡發現任何與紅軍有關的遺物,想必他們早已經在這一片土地中入土為安。

因為郭桃仁無意間的發現,才使這枚封存多年的印章重見天日,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段激動人心的歷史。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他們的鮮血甚至生命換來的,他們不惜犧牲自己為我們建造一個堅固的「政權」,我們要將他們的事跡發揚光大,讓他們的高尚精神影響到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f0a5661bdeada6471cd9eecc9d3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