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來就有生理缺陷,如果「特殊學校」的老師再用簡單粗暴的方式管理和教育孩子,那真的是在家長的傷口上劃刀。其實,對這樣的孩子,能上普通學校就儘量上普通學校,孩子越是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中,越是能成為正常的社會人,未來的社會化程度才會更高。
提問者
尹老師:
您好。
我是一個聾兒的家長,我寶寶現在2歲多點,做了耳蝸手術,現在在我們這裡的殘聯贊助的康復院裡做語言訓練。令我很詫異的是,剛進康復院,就要那么小的小孩學規矩,安安靜靜坐好,上完四十五分鐘的課,可是這麼小的小孩怎麼願意配合上課呢?老師就會用很嚴厲的口氣批評小孩,或者嚇唬小孩,還有就是很不耐心地推小孩的手,讓她指各種東西,或是很粗魯地用手點小孩的嘴,讓小孩說話,當然態度好的老師也有,不過嚴厲的占大多數——他們把嚴厲作為好老師的標準。
在康復院裡教我們家小孩的老師還算不太厲害的,整天教點我覺得不是很重要的東西,什麼顏色、形狀、方位、一樣和不一樣的東西、兒歌等等、教的方式就是強迫,其實孩子們很牴觸這種方式,簡直就扼殺了小孩的創造力,壓迫他們原本豐富的想像力,現在我家寶寶給她比個三角形的手勢她就會說三角形,估計沒訓練過的小孩不會這樣說吧。
康復院裡有一個老師真的讓我無語了,簡直不把小孩當人看。比如她發一個音,小孩不發,或注意力不集中,她就用大拇指和食指拖著小孩的下巴很用力地扳正,然後小孩哭,她也不搭理,繼續以她的方式上課,然後重複她的動作,幾堂課下來,小孩就像小狗一樣馴服了,有的麻木掉了,有的就不敢放肆了,我們家長提意見,她就說「小孩子有什麼心情不好的」,完全不顧小孩的感受。更讓我無語的是:很多老師說這個老師教的好,說從她手上教出來的小孩都很好弄,很聽話。然而即使看到這種事情,家長也不能怎樣,他們總認為老師的做法是對的,是為了小孩好,我在想:這樣教育出來的小孩說話再好又有什麼用,心理肯定不健康。
我家寶寶語訓九個月,小孩完全不聽不接受,不願意坐好聽指令。還好我看過尹老師您的書,多給小孩看書,每天我都堅持著給她念書,家裡還買了許多故事磁帶,沒事就放著聽,也就不去教她認真上課,慢慢的,康復院的老師反倒說我家寶寶聰明,比別的小孩進步大什麼的。不過,因為每次她布置的作業我都讓孩子大致完成即可,第二天上課老師會批評我不給孩子好好上課,還說孩子上課不認真,坐不住什麼的,每當老師批評我的孩子,嚇唬我的孩子的時候,我就很煩,好好的孩子上堂課就哭好幾次,還是那種很委屈的哭。可是我們又不得不去上語訓課,國家補貼20000在那裡上兩年,真是頭疼啊。
常常想:要是康復院的這些老師能看看您的書就好了。我還要提的就是那個嚴厲老師教的兩個小孩,和我們一起進來的,到現在了連簡單的「媽媽」也說不好,一個小孩剛來的時候很頑皮,現在上課就呆呆的,還有一個注意力不集中,被那老師建議去做感統訓練了,我真是為他們擔心。
現在又有問題擺在我面前,本來,我們帶孩子上康復院,報名的是一星期去三天那種課程,上午大課大家一起玩,下午一節單訓,有家長陪。但康復院開設有幼兒園,全天的,而且上了幼兒園,不讓家長陪,也不知道會怎樣,只聽說幼兒園的小孩都很聽話。老師要我們給孩子報名上幼兒園,而且報名人多要選的,貌似機會難得,我就糊裡糊塗報名了,現在離進幼兒園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我卻越來越擔心了,上麼,肯定會增加訓練強度,對孩子語言發展有幫助,還可以和小朋友玩兒,不好的就是老師的訓練方法對孩子影響也很大,請您指點一下,我的孩子到底該不該上他們的幼兒園?
寶寶家長
尹建莉
寶寶家長:
你好。
養育孩子中遇到的問題,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你陳述的這家康復院的情況來看,我建議還是不上。我曾到一家聾啞兒康復機構做過義工,和你的感覺是一樣的, 我覺得孩子們到那裡康復得不償失。你在家裡自己做不了這些嗎?你看一下一位名叫周弘的父親寫的《賞識你的孩子》,他把自己的聽障女兒教育得那麼好,讓孩子上正常的學校,家長完全可以承擔教育任務啊,只是,這個過程可能很艱辛。當然,如果你們以後能找到理想的康復學校,那就另當別論了。
另外,對於生理有缺陷的孩子,我的建議是能上普通學校就儘量上普通學校,不要輕易把孩子歸到「殘疾人」的行列中,孩子越是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中,越是能成為正常的社會人,未來的社會化程度才會更高。早早把他們圈到一個特定的小圈子裡,雖然在針對生理問題的方面可能得到一些訓練,但在孩子與社會和他人建立聯結方面是不是失去了更多的機會?這需要家長好好權衡一下。
祝好!
尹建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