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園會進入收官階段——金秋時節別樣風情

2024-10-26   中國經濟網

進入10月後,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進入收官階段,但是人氣絲毫不減。精美的園藝作品和豐富的文化活動,每天吸引數萬名遊客入園遊覽。不久前的國慶假期,成都世園會主會場和4個分會場累計接待遊客近120萬人次。

隨著天氣漸涼,園區的花草林木露出淡淡的黃色,雖不似春夏時節那般鬱鬱蔥蔥、充滿活力,卻多了一分淡雅柔和,展現出金秋時節的別樣風情。遊客程琪告訴記者,她在4月和7月曾到成都世園會遊覽過兩次,趕在閉幕前再來一次,就是為了體驗秋天的世園會,因為每次遊覽都能看到園區出現新的花草品種,世園會在各個季節都能給人不同的體驗。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總工程師,2024成都世園會執委會建設管理部副部長、園區運營部副部長何顯松表示,成都世園會所有展園設計都非常注重共生和協調,比如喜陰的植物一定有大樹給它遮陽,植物之間的搭配也充分考慮生態關係,減少修剪和更換的頻次。

作為本屆世園會的東道主園,成都園一直是人氣最旺的展園之一。10月11日,記者在成都園看到,不少遊客結伴而行,在此拍照「打卡」。成都園面積約16畝,巧妙運用530餘種植物,融入望江樓、浣花溪、芙蓉花等成都特色元素,再現了杜甫詩中「花重錦官城」的盛景。

何顯松介紹:「成都園充分尊重和利用原有地形,因地制宜布局展園,突出綠色低碳發展和川西生物多樣性等主題。此外,成都園營造凝練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公園三大歷史文化地標元素,演繹了經典建築美學和文化傳承。成都園的主體建築花居,外形由芙蓉花抽象而來,巨大的5片花瓣如芙蓉盛開,鑲嵌於草木中,與蜀錦花田、浣花湖相映成趣,展現成都人的詩意棲居。」

記者在成都園遇到了德國遊客漢斯,他利用中國的過境免簽政策來到成都旅行。漢斯說:「我已經遊覽了成都許多地方,成都世園會是我在中國旅行的最後一站。中國各個城市的展園都非常精美,尤其是成都園的設計,讓我大開眼界,也加深了我對成都文化的認識。」

如果遊客想感受異國他鄉的園藝文化和設計理念,33個國際展園是絕佳選擇。許多國際展園在努力詮釋當地文化的同時,也把其與成都的友好關係作為表達重點。

玫瑰園是德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每個德國城市都有玫瑰園分布。德國預空間建築設計事務所園便將玫瑰園作為其展園的核心元素。無論是展園的玫瑰花形狀設計,還是布置的眾多玫瑰品種,都體現了這一點。此外,展園還布置了大量冰山月季,中間穿插著成都本土植物蜀葵,寓意兩個城市的文化交匯。

巴西累西腓是成都的友好城市,其展園也把兩座城市的友好關係作為重要看點。累西腓展園重點打造了友誼廣場、舞動礁石等景觀。友誼廣場還原了累西腓地標建築,廣場中間採用芙蓉地雕,刻上成都與累西腓建立友好城市關係的時間——2016年4月29日。廣場中央的足球裝置,盡顯靈動輕巧,展現了巴西的足球文化。

遊客劉翠翠告訴記者,南美國家的展園是她在世園會遊覽的重點,除了巴西累西腓展園,她還遊覽了哥斯大黎加聖何塞園、智利維納德爾瑪園、哥倫比亞波哥大園等。「我是一個旅行愛好者,去過北美、歐洲、非洲和亞洲許多國家,南美還是我的旅行空白地。希望通過參觀這些南美國家的展園,了解當地的文化特色,給將來去南美旅行做一些準備。」劉翠翠說。

除了精彩的花卉園藝展覽,世園會自開幕以來還舉辦了豐富的各類文化活動。進入10月,2024AOF國際花藝大師入圍展、花車主題巡遊、捉迷藏、飛花令、光影秀等100餘場多元文化活動陸續舉辦,收穫遊客好評不斷。

從10月1日起,成都世園會盆景專項競賽的精品作品開始在成都世園會溫江分會場亮相展出,不少遊客前來感受盆景藝術的技藝技法和盎然詩意。據悉,盆景專項競賽吸引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48件盆景作品參賽。

國際競賽是世園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遊客帶來了更多視覺盛宴,也為世界各國、各地區園藝組織和個人展示園藝技術、交流園藝文化提供了舞台。成都世園會陸續舉辦了8項專業國際競賽,集中展示當今花卉園藝領域的最新品種、最新技術、最新成果。

「世園會是中國和國際社會加強交流的重要平台。通過國際競賽等活動,我國向世界展示了花卉園藝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同時,我們也從前來參展的各國代表身上學到了很多。他們對園藝事業的專注,他們的一些優秀經營理念和推廣思維等,都值得我們總結學習,對我們更好地推動國內花卉園藝產業發展很有幫助。」何顯松說。 (經濟日報記者 袁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