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11月2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公告,首次通過藥品追溯碼對假藥、回流藥「亮劍」。公告顯示,通過對各地上傳的藥品追溯碼開展分析,發現11個省份46家醫藥機構疑似存在復方阿膠漿的藥品串換、回流藥、假藥等線索情況,要求相關醫保部門進行核查,11月20日前向國家醫保局上報核查結果。
藥品耗材監管進入「碼時代」
這是國家醫保局自今年4月開展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信息採集試點工作以來,第一次面向社會公開核查涉嫌藥品重大違法行為線索,彰顯了監管部門對藥品安全問題的零容忍態度。藥品耗材追溯碼的落地方式是「一藥一碼」,即賦予每一盒藥品耗材唯一的追溯碼,這樣就便於監管部門實時追蹤藥品的生產、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從而有效提高藥品耗材監管的效率和精準度。【詳細】
藥品耗材監管進入「碼時代」,既是技術上的突破,也會帶來不同監管方式的融合與更新。當下,對於藥品耗材的日常監管,面臨線索缺乏和監管範圍太廣等問題,飛行檢查雖然提升了檢查的突然性,但針對性有所欠缺。通過追溯碼發現藥品耗材異常流動線索,再通過其他監管手段核實線索,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詳細】
藥品耗材追溯碼需要持續採集
眼下,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信息採集工作已在全國範圍內取得顯著成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開始上傳相關信息。截至10月28日,全國已歸集藥品耗材追溯碼數據超31億條,涉及近30萬家定點醫療機構、近50萬家定點零售藥店。有超過六成的醫療機構和99%的藥店都已經開展追溯碼的採集工作。【詳細】
不過,以發展的眼光看,這項工作離100%全覆蓋還有一定距離。超31億條的數據看似不小,但藥品耗材數量十分龐大,且新增和消耗是一個動態過程,藥品耗材追溯碼需要持續採集,工作量大,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何降低定點醫藥機構和藥企掃碼的工作強度,也是一道待解難題。【詳細】
開拓醫保智慧監管新方式
藥品和耗材的真假直接關係到人的健康與生命安全,絲毫馬虎不得。強化藥品耗材監管永遠在路上,唯有全面普及追溯碼應用,使掃碼掌握藥品耗材生產銷售信息成為必不可少的程序,藥品耗材追溯碼首次「亮劍」的成效才能變成日常成效,其巨大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詳細】
醫保基金關係千家萬戶,及早發現並嚴肅查處盜取醫保基金產業鏈的每一環,是給所有參保人應有的交代。用好追溯碼,開拓智慧醫保監管的新方式,發揮智能監控的震懾作用,也是守護好百姓醫保「錢袋子」的現實之需。【詳細】
(以上綜合工人日報、北京晚報、羊城晚報)
V視角:
@神奇老魏xx:追溯碼的應用正在逐步擴大,未來將會成為醫保監管的重要手段。
@你的專屬劉艷芬Yee:採用追溯碼是好事,不過也會增加基層的工作量,這方面還得優化。
@勿廂:堅決打擊騙保行為。
@東子:認真查、嚴肅辦,斬斷伸向醫保基金的「黑手」。
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首次「碼」上亮劍就發現重大違法線索,未來藥品耗材追溯碼得到普及應用後的效果的確值得期待。醫保基金是患者的「看病錢」「救命錢」,分分厘厘都應守護好。加快推進藥品耗材追溯碼「應掃盡掃」,正是題中應有之義。隨著監管體系朝著精細化、智能化的方向邁進,我國藥品耗材市場將更加安全、規範、有序。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