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4中國進口發展報告》發布會暨第七屆中國進口發展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報告》由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中國國際貿易學會聯合發布。自2018年以來,已經連續發布7年。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2024中國進口發展報告》主編魏浩發布報告。《2024中國進口發展報告》包括中文版和英文版,聚焦「積極擴大進口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等問題,主要內容包括理論篇、動態篇、歷史篇、區域國別篇、產品篇和指數篇等6個部分,針對積極擴大進口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推動作用等進行了理論分析。
《報告》指出,積極擴大進口是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動力。積極擴大進口有利於提高國內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水平,培育具備多維知識結構、熟練掌握新興生產工具的技能型人才;有利於加強外國企業與國內企業的交流;有利於提高生產要素組合效率,從而提高生產效能和質量。中國積極擴大進口還將增強世界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為其他國家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機遇,為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經濟復甦提供重要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表示,進口貿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性作用,是實現中國進出口貿易平衡、區域發展平衡的重要手段。積極擴大進口有助於中國與主要貿易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立更加穩固的經貿合作關係。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表示,在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合理利用進口貿易緩解我國面對的國際貿易摩擦、降低國際貿易失衡程度,尤為關鍵。學術界應進一步加強有關進口管理體制機制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於春海表示,進口在促進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直接滿足國內生產和生活需求,還可以促進國內市場競爭,提高整體供給水平,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時,企業也應當意識到,國內市場競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際競爭,提升進口競爭能力能夠為企業未來走向全球市場奠定基礎。(經濟日報記者 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