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換帥,繼續史上最大自我變革

2023-06-21     零壹財經

原標題:阿里換帥,繼續史上最大自我變革

作者 | 楚濟慈 來源 | 零壹財經

「阿里過去那些賴以成功的方法論可能都不適用了,應該迅速改掉」,馬雲說。

阿里的新一輪變革疊代自3月開始,至今仍在繼續。6月20日,阿里宣布,1+6+N的全新業務集群基本成型,各業務集團董事會已開始運行,多個業務的上市和融資計劃也已開展,控股集團將主要承擔創新孵化大本營角色,整個阿里巴巴正以全新姿態奔向未來。

01

阿里換帥

1、張勇轉場,將專注阿里雲發展

「交由張勇接棒管理阿里,是我現在最應該做的最正確的決定。」2018年9月,馬雲宣布一年後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由張勇接任。

掌舵近四年,阿里宣布張勇將於今年9月10日卸任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職務,此後將專職擔任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

張勇通過全員信表示,阿里雲智能集團完全分拆已經啟動,正處於向上發展的最關鍵時期,必須全身心投入。同時為了適應未來發展規範和要求,其個人不宜再同時擔任兩家公司董事長與CEO職務。

張勇說,此後將專注阿里雲的發展,持續提升阿里雲的行業競爭力與全球競爭力,讓阿里云為各行業尤其中小企業的數智化升級提供更優質安全便捷的基礎服務。

事實上,阿里雲智能業務一度被視為集團的"「第二增長曲線」。根據零壹智庫、數字化講習所發布的 《阿里云:即將獨立分拆上市,連續兩年實現盈利》,在近14年的發展歷程中,阿里雲成為世界排名前列的雲計算服務供應商。與此同時,阿里雲曾虧損長達十二年,直至2020年第四季度才迎來首次盈利——單季度收入161.15億元,經調整EBITA實現盈利2400萬元。

表1:阿里雲發展歷程

數據來源: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

據阿里巴巴2023財年財報顯示,自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阿里巴巴總收入為8686.87億元,同比增長2%;凈利潤為655.73億元,同比增長39%。來自雲計算業務的收入為772.03億元,同比增長3.53%;經調整EBITA利潤14.22億元,同比增長24%。

2023財年第四季度(註:自然年2023年第一季度),阿里雲經調整EBITA利潤率為2%,也是阿里內部除中國商業外,這一指標唯一為正的業務。經調整息稅前和攤銷前利潤為3.85億元,仍保持盈利。總體上看,整個2023財年,阿里雲經調整EBITA為14.22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了連續第二年盈利。

圖1:阿里雲2021財年第四季度至2023財年第四季度經調整EBITA利潤

(收入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

不過,近年來,阿里雲營收速度不斷放緩,尋求突破迫在眉睫。根據阿里財報,阿里雲2022財年至2023財年的營收增長僅為3.53%,阿里將其歸結於疫情和頭部客戶的流失,然而業績增長放緩背後的原因或與行業整體情況有關。

據IDC數據,2022年下半年中國公有雲服務整體市場規模為188.4億美元,其中IaaS+PaaS市場同比增速為19%,顯著低於2021年上半年的30.6%,以及下半年的42.9%。市場整體增速放緩,多數雲商家盈利困難。在缺乏增量的大環境中,對於阿里雲來說,保持盈利,打破業績瓶頸迫在眉睫。

2、蔡崇信、吳泳銘「上場掌舵」

經過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批准,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將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CEO,同時繼續兼任淘天集團董事長。

蔡崇信現任阿里集團執行副主席,在阿里巴巴誕生、發展歷程中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從1999年公司成立到2013年,他擔任了集團的CFO,並在2014年帶領公司在紐約上市,之後負責戰略投資工作。他的全球化經驗和對宏觀環境的洞察,對於阿里巴巴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是有力的支撐;他對阿里巴巴發展歷程的充分了解,對戰略方向的把握以及對文化的傳承,將會在未來幫助阿里集團持續發展。

吳泳銘則有著深厚的技術背景,曾擔任過B2B、淘寶、支付寶等多個重要業務的首席技術官,領導構建了相關業務的底層技術架構;帶領創建了集團的核心業務阿里媽媽平台,創新孵化了手機淘寶推動了集團的無線化,在公司內有極強的號召力。他多年來始終跟進全球前沿技術趨勢發展,將進一步開闊阿里的技術視野,探索以前沿技術為發展引擎的全新方向。

除此以外,蔡崇信和吳泳銘都有多年投資及企業培育經驗,成功培育了大量具有獨特競爭力的科技創新產品和企業。未來,阿里控股集團將成為面向未來的創新孵化器,探索、發現、孵化、培育更多創新業務,重構公司發展形態和想像力空間。

未來,阿里巴巴控股集團不僅要有力支撐協調各業務集團發展,更要成為新技術的發現者和推動者,創新業務孵化的大本營,創造更多價值增量。蔡崇信和吳泳銘,是承擔上述責任的最佳選擇。

02

主動變革

1、價值重估?「從一個阿里巴巴,到一群阿里巴巴」

今年3月28日,時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的張勇發布全員信,宣布啟動「1+6+N」組織變革,這被認為是「阿里巴巴24年來最重要的一次組織變革」。

根據變革方案,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設立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將分別成立董事會,實行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阿里巴巴集團則將全面實行控股公司管理。

東吳證券認為,在此次改革方案下,通過設立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阿里將大幅改善過往繁雜的事業群、事業部、事業線等組織架構,有望實現組織層級的簡化和決策鏈路的縮短,從而提高組織效率和加強決策響應速度;而六大業務集團在更高的靈活性下的表現也將值得期待。

值得關注的是,變革方案提到,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條件成熟一個,上市一個」,張勇表示,希望阿里巴巴未來能夠長出若干個上市公司。

5月18日,阿里宣布六個分拆板塊的董事會組建完成,並宣布阿里雲智能集團未來12個月分拆獨立走向上市,盒馬6~12個月內完成上市流程,菜鳥一年半內完成上市,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啟動外部融資。

在這次變革中,市場最關心的就是阿里六大業務集團及業務公司可以獨立融資或上市一事,這意味著阿里的整體價值或將得到重估。

招商證券認為,當前阿里旗下阿里雲、Lazada、菜鳥等多項業務已居於行業領先,本地生活等板塊也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不斷降本增效,業務價值持續提升,全面獨立經營有利於公司分布業務價值重估。未來各業務集團、公司有望抓住各自市場及行業機會,實現估值的進一步釋放。

光大證券同樣認為,阿里巴巴重新構建組織架構,分部獨立經營後,市場或將對於不同業務分部重新估值,有利於抬升整體集團企業價值。

2、馬雲警示「阿里過去那些賴以成功的方法論可能都不適用了」

在#阿里換帥#的消息宣布之前,#馬雲的非公開會議#在昨日和今早一度衝上熱搜。

據晚點LatePost報道,5月下旬,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召集淘天集團各業務負責人,開了一場小範圍內的溝通會。據多位阿里員工轉述,馬雲認為淘天集團當前面臨的競爭局勢十分嚴峻,他以諾基亞和柯達舉例,認為一個企業從行業標杆到死亡,半年到一年就足夠了,在網際網路行業這個速度可能會更快。

馬雲在會上稱,阿里過去那些賴以成功的方法論可能都不適用了,應該迅速改掉。

近年來,在網際網路紅利見頂、消費需求減少、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之下,阿里電商倍感壓力。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的三個月,阿里總營收達2082億元,同比僅增2%。從細分業務來看,阿里中國零售商業收入為1361億元,同比下滑3%。客戶管理收入為602.7億元,同比下滑5%,核心電商依然問題重重。

而競爭對手卻在強勢崛起、搶食市場份額。根據媒體數據測算,拼多多與抖音電商2022年的訂單GMV(銷售總額)合計已超過阿里國內電商業務的50%。在收入側,2023年前三個月,拼多多的收入已達到阿里國內電商業務收入的62%。

馬云為淘天集團指出了三個方向: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網際網路。

此外,馬雲認為淘天集團在組織上應該進一步扁平化。當時不少員工預計,「618」結束後,集團將迎來多項管理制度的改革。果然,6月20日,阿里集團宣布重大動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4791b706613bbf030c9947b62d826be.html

新基建下的蛋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