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辦公產品定位的七大方向

2020-02-20   沐丞的自由生活


一款移動辦公產品都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定位,定位會決定設計策略,並且決定產品適合的組織和人群。市面上很多移動辦公產品還不夠了解移動辦公的場景,造成定位不清晰,在市場上就形成不了競爭力,用戶的忠誠度也會降低。經過對市面上已有的移動辦公產品進行分析和歸納,通常涉及到七個主要的定位方向,有的產品會同時涉及到多個方向。



方向一:溝通協作。

這個定位方向主要給工作相關的人建立一個隨時可以討論工作的環境,討論的形式通常是消息、語音留言、音頻電話、視頻電話、會議等。作為一名職場人,工作中的溝通非常頻繁,除了有項目組成員之間的問題討論,還有上下級之間的工作彙報,還會涉及到跟外部合作方的交流。現代人也是處於一個頻繁移動的狀態,有的人在辦公室,有的人外出公幹,有的人出差,還有的人在家辦公,有的公司本身就是多個辦事處分散在各地,那麼成員之間的高效溝通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溝通的形式也會有多種多樣,有一對一的溝通,有群組之間的溝通,有需要即時反饋的溝通,有可以滯後回復的溝通。對於不同的對象,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時間需要採取的溝通形式和緊急程度也會不一樣。因此,如果能很好的解決工作中的溝通問題肯定有助於移動辦公的開展。聚焦於溝通協作方向的產品有企業微信、金蝶雲之家,國外的Slack等。有些比較大的公司,比如華為就自己專門開發了用於內部成員使用的溝通應用eSpace,可以方便的進行內外部的交流和組織會議。


方向二: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本質上也是屬於團隊內的溝通協作,跟方向一說的溝通協作相比,項目管理這個定位方向更加聚焦。首先是涉及的人員屬性,通常都是屬於同一個項目組的成員;其次是溝通的內容主要是項目相關計劃、進展、結果、跟蹤等。換言之,項目管理側重於協調大家對同一個項目任務負責,明確每個人的分工和交付時間,並最終保證項目的完成,也即聚焦在「事」上。在這基礎上還會涉及到日程、待辦這樣的基礎功能,用於提醒成員待完成的事項。

但是,如果一個項目的工作涉及到很多角色和分工,那麼僅僅依靠對「事」的管理可能還不夠,成員之間必然有定期和不定期、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確認。所以項目管理這個方向本身可能還要依靠一些溝通軟體來彌補項目組成員溝通的需求。有些團隊內部已經有了很完善的項目管理系統,但是還需要用微信、QQ之類的軟體討論工作也不足為奇了。在項目管理這個方向上做得比較好的移動辦公產品是Teambition,正如前面所說,僅僅關注「事」還是不夠的,所以Teambition也將自己集成在了金蝶雲之家這種提供了豐富溝通形式的平台上。


方向三:流程處理

在平時工作中有大量的流程需要處理,越是正規的公司流程就越多,越是龐大的公司流程就越複雜。那麼簡化公司的流程,讓流程處理起來更簡單高效也是移動辦公產品的一個重要定位方向。一個流程涉及到發起和結束,以及中間各個需要處理的節點,每個節點需要一個或多個人進行處理,所以它本質上也是一種協作。

比如說一個很常見的報銷流程,報銷人發起了一個報銷,那麼他就要填寫一個報銷單據,單據中需要包含報銷的欄目、費用、發票等等一些列必要的內容。然後這個單據會走到直接主管、部門經理等環節等待審批,審批人則要檢查報銷的合理性給予審批意見或者駁回。之後還要走到財務環節,有財務審核報銷單據、發票信息等,準確無誤再走到出納進行付款給報銷人。應該說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描述,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要複雜得多。首先報銷的單據可能就非常複雜,有各種欄目和子項,不同費用的報銷採用的單據會不同;有的費用有預算,有的費用是例行報銷,有的費用是例外情況,有的報銷費用不符合報銷人的額度;有的發票是實體的,有的發票是電子的,甚至發票丟失或是沒有發票、假髮票;有的費用需要抵扣備用金或預借款,有的費用涉及轉帳或發現金。諸如此類,一個流程在企業內部可能非常複雜,有特別多的情況的需要考慮,如果對企業流程不了解就很難做出適合企業需求的流程。

在流程處理定位方向上做得比較好的廠商有藍凌、泛微、金蝶這些傳統的OA廠商,因為他們對企業服務有著比較深刻的理解。一般的創業團隊,或者一直做To C產品的廠商則很難深耕這一方向。


方向四:同步共享。

既然是移動辦公,那就意味著工作場所可能有多個,用於工作的設備可能也是多個,為了使工作不中斷保持延續就會涉及到同步或者共享。舉個例子來說明,我早上在公司用台式電腦編輯了一份PPT,下午要出差去外地,那麼在機場、飛機上以及到酒店需要繼續編輯PPT,完成之後還要發送給團隊成員。這樣一個簡單的場景其實就涉及到不同的設備編輯相同的文件,以及分享給不同的人員。

類似的場景其實利用現有的郵件、U盤等手段也可以完成,但是可能存在不方便的情況,比如如果文件比較大可能不適合用郵件,可能涉及到機密文件無法用U盤直接拷貝,分享的對象可能也會有限制。因此,定位於同步共享方向的移動辦公產品就是要解決工作場景下的文件在不同設備間流動的問題。

同步共享還可能會涉及到電腦螢幕、手機螢幕的同步或共享,甚至是跟智能電視、機頂盒之間的同步或共享。所以,看似簡單的場景也是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因為將會涉及到不同的硬體。金蝶雲之家就通過跟WPS合作實現了電話會議時螢幕共享,通過跟CVTouch合作實現了手機螢幕的投影,自帶的企業雲盤更是讓文檔同步和共享更加便捷。


方向五:專業崗位。

定位於專業崗位方向的移動辦公產品主要服務於某些特定的崗位,讓這些崗位能夠更高效的開展工作。前面提到的不同定位方向,諸如解決團隊溝通、項目管理、流程處理、同步共享問題的,本質上都是滿足通用工作的移動辦公場景,而專業服務則是側重於輔助完成具體某個崗位的工作。

比如用於給銷售崗位使用的CRM產品,可以幫助該崗位進行銷售過程管理、客戶管理等,它能讓銷售員更好的發現商機、制定客戶拜訪計劃、簽訂合同等一系列工作。例如國內的CRM產品紛享銷客和銷售易就是提供了這樣的服務。還有諸如給人力資源崗位使用的人員招聘產品,可以幫助該崗位進行簡歷收集、面試邀請、招聘簡章發布等,它能讓HR可以更有效率的完成招聘相關的工作。例如Boss直聘、招才貓都為企業的HR提供了很好的招聘工作服務。在金蝶雲之家也有自己的雲之家CRM系統,還專門為市場營銷人員提供了諸如快營銷、活動管家這樣的應用,方便市場人員組織市場活動和拓展業務,而雲會計則是針對會計崗位的應用。

我們可以看到定位於專業服務方向的移動辦公產品主要適用於特定的崗位,並不是全員使用,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們需要跟平台型的移動辦公產品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方向六:職場社交。

定位於職場社交方向的產品嚴格來說跟職場有關,但是跟辦公關係不大,因此跟移動辦公的相關性也不大,它更像是個人對自己職場關係、履歷的一種管理,幫助自己更好的求職、建立職場影響力、了解相關行業以及個人職場通用技能的提升等。比如,當前比較流行的職場社交產品是LinkedIn和脈脈,但是這兩個產品需要面對的問題是用戶在產品上面建立的社交關係是一種弱關係,很難達到一種頻繁交流的目的。因此,國內大部分用戶的職場社交關係可能是存在於微信中。

職場社交也作為移動辦公的一個方向其實是考慮到職場社交的兩個維度,像LinkedIn和脈脈這種還是一種To C的職場社交,這是一個維度,但是也有企業內部的職場社交,這又是一個維度。在移動辦公的本質里也提到了移動辦公的本質是溝通,特別是團隊內的交流,而交流又分直接交流和間接交流(見附錄文章),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動、分享,促進團隊和諧、專業知識交流這些也是有助於移動辦公的開展。比如,在金蝶雲之家產品中我們就提供了「同事圈」這種內部職場社交的平台,給大家提供了這種在企業內互動、分享、提升的社交特性。


方向七:企業服務。

最後一類定位方向我稱為企業服務,不同於To C的個人服務,是專門To B的企業級服務。企業服務的面比較廣,因此這類產品可能聚焦某一類的企業服務,比如企業差旅服務、用車服務、培訓服務、員工理財貸款金融服務、客服、報銷發票、薪資保險、快遞服務、辦公用品採購等等。

可能不是所有的企業服務都可以認為是辦公,但是正如前面所說工作有不同的維度,有的是通用類的工作,有的是流程類的工作,並不完全都是具體的崗位工作。上面的差旅服務可能就涉及到出差申請、機酒預定以及後續的報銷,這個就可以看做是一種流程性的工作,它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而客服、薪資、辦公用品採購等又是針對特定的崗位如客服、財務、HR、行政等。

定位於企業服務方向的產品通常適合解決企業運營過程中的獨立場景,跟定位專業崗位方向的產品也有類似之處,也存在於不是全員使用的局限性,同樣適合跟平台型的移動辦公產品結合。而事實上這些定位於企業服務的產品也的確是這樣做的,比如在金蝶雲之家平台上就集成了針對企業差旅服務的攜程、針對客服的逸創雲客服、針對財務的U薪資等大量適合企業服務的應用。

綜上,移動辦公產品定位的七大方向基本上可以涵蓋工作中的不同場景以及面向企業的服務。一款好的移動辦公產品要麼將某個場景做透,形成門檻和獨特的競爭力,要麼是可以覆蓋儘可能多的工作場景,搭建平台,提供基礎服務的同時引入大量的合作方,共同打造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