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期臨床未達預期 開拓藥業防脫髮藥物「爆雷

2023-12-10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III期臨床未達預期 開拓藥業防脫髮藥物「爆雷

本報記者蘇浩曹學平北京報道

從前列腺癌到新冠治療再到如今的脫髮治療,開拓藥業有限公司(9939.HK,以下簡稱「開拓藥業」)再次倒在了III期臨床試驗上。

近期,開拓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在研藥物KX-826(福瑞他恩)外用治療男性雄激素性脫髮的中國III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治療24周后,與安慰劑組相比,KX-826在統計學上未達到顯著性。

上述消息發布同日,開拓藥業股價大跌超30%,截至127日收盤,公司股價報1.91港元/股,總市值僅剩8.5億元。

針對KX-826 III期臨床未達預期對公司的影響,《中國經營報》記者日前向開拓藥業方面致函採訪,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公司方面進一步回應。其間,記者多次撥打蘇州總部電話,亦未有人接聽。

未達到顯著性

開拓藥業成立於2009年,公司專注於自主研發潛在同類首創(First-in-Class)和同類最佳(Best-in-Class)癌症藥物及其他AR相關疾病藥物。20205月,開拓藥業通過港交所18A章節規則登陸港交所。

據了解,KX-826是一款擬開發用於治療雄激素性脫髮和痤瘡的外用雄激素受體(AR)拮抗劑。作為開拓藥業的重要管線產品,KX-826在此前公布的多個臨床試驗中均表現良好。

2022121日,開拓藥業宣布KX-826治療女性脫髮中國II期臨床試驗已達到主要終點。20235月,開拓藥業又宣布KX-826治療男性雄激素性脫髮的美國II期臨床試驗已成功完成,其結果具有統計學及臨床意義,且安全性良好。

而公司此次公布的III期臨床試驗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研究,旨在評估每日使用兩次外用0.5%濃度的KX-826對中國成年男性脫髮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終點為治療24周后目標區域內非毛髮數(TAHC/cm2)與基線的平均變化。安全性指標包括不良事件的類型、發生率和嚴重程度。

分析結果顯示,治療24周后,KX-826組非撬毛數(TAHC)結果顯示,KX-826與基線相比促進了毛髮生長,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1)。整體而言,該試驗表現出卓越的安全性,KX-826展現出良好的安全性能,並未報告任何重大不良反應。

然而,與安慰劑相比,KX-826組非撬毛數在各個訪視點雖然均有提高,但差異在統計學上並未達到顯著性。

簡而言之即,KX-826在脫髮治療中更為安全,但並不比安慰劑更加有效。這無疑給KX-826商業化增加了不確定性。

然而,開拓藥業並未完全放棄KX-826的後續研發。其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繼續分析該項III期臨床試驗的結果,並開展KX-826外用治療脫髮及痤瘡的多項臨床試驗,持續探索KX-826上市的可能性。

研發管線接連受挫

開拓藥業官網信息顯示,目前公司處於臨床階段的藥物共有7款,包括AR拮抗劑(KX-826)、AR-PROTAC化合物(GT20029)、普克魯胺(GT0918)、Hedgehog/SMO抑制劑(GT1708F)、mTOR激酶抑制劑(GT0486)、ALK-1抗體(GT90001)及PD-L1/TGF-β雙靶點抗體(GT90008)。

值得一提的是,KX-826並非開拓藥業首次在III期臨床試驗中失利。

早在2020年,開拓藥業在研藥物普克魯胺被發現具備治療新冠潛力,火速成為全球進度靠前的新冠特效藥管線。

據了解,普克魯胺是一款小分子二代AR拮抗劑,原計劃開發用於治療前列腺癌、AR+乳腺癌等腫瘤適應證。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發現AR信號通路與新冠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關鍵蛋白有關,普克魯胺遂被開拓藥業開發用於治療新冠。

20211227日,開拓藥業發布公告表示,普克魯胺用於新冠非住院患者的III期臨床中期分析結果未達到統計顯著性。

2023328日,開拓藥業在更改所得款項用途的公告中提到,考慮到本公司現時的財務狀況,公司決定減少普克魯胺用於治療COVID-19臨床試驗的開支。

開拓藥業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我們將分配約15%的資金用於普克魯胺,主要由於向第三方(包括CROsCDMOs)支付未付款項。約49%的資金將被用於本公司於中國及全球推進的其他處於臨床階段的候選化合物臨床試驗,包括福瑞他恩以及AR- PROTAC化合物GT20029。其餘資金將作為公司營運資金。」

普克魯胺除新冠適應證未達目標外,其用於治療前列腺癌適應證的研究也遇到阻礙。

就在開拓藥業更改所得款項用途的公告發布的同一日,公司公布了新一代雄激素受體(AR)拮抗劑普克魯胺治療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III期研究結果,主要終點總生存期(OS)未達到顯著性差異。

資金不足問題待解

實際上,連年的虧損外加高額的研發支出已讓開拓藥業資金愈加緊張。

據開拓藥業歷年年報,上市後三年間,即20202022年,開拓藥業分別虧損5.08億元、8.42億元、9.54億元,三年共計虧損23.04億元。

究其原因,與公司高額研發投入不無關係。20202022年,開拓藥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28億、7.67億、8.39億元,合計19.34億元。其中,用於臨床研究的支出分別為1.04億、4.48億、4.1億元,占總研發支出的49.74%

再到2023年上半年,開拓藥業虧損達2.12億元,與2022年上半年5.18億元的虧損相比有所收窄。公司方面表示,目前的虧損主要源於研發成本和行政支出,尤其是研發成本占據了支出的主要份額。

從研發投入方面看,2023年上半年,開拓藥業的研發支出為1.65億元,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研發支出分別為7.68億元和8.28億元。

而在現金流方面,截至2023630日,開拓藥業帳上的現金僅剩6.91億元。若按照2022年研發支出來看,開拓藥業已然不足以支撐其一年所需的研發費用。

(編輯:曹學平 校對:顏京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f49dfe5859c807d37fa257ca35f8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