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牽手知名車企 華為汽車朋友圈加速擴容

2023-12-18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楊讓晨 石英婧 上海報道

華為的車企朋友圈正在加速擴容。

日前,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微博官宣了將於12月26日正式發布問界M9。《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近來華為在汽車領域動作頻頻,並且已和多家車企牽手合作。

12月伊始,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600418.SH)就發布公告稱,已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在合肥簽署了《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

據招商證券此前發布的《華為汽車:智能汽車破局者生態能力集大成者》報告,江淮汽車與華為合作的智選車型代號為X6,為轎車車型,對標車型為梅賽德斯-邁巴赫,新車預計在2024年第四季度上市。

對此,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致電江淮汽車證券部,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之前已經發布過公告,具體可以查看之前發布的公告,並未作出正面回應。

記者注意到,在《協議》中,江淮汽車確有提到將和華為著力打造豪華智能網聯電動汽車,但並未披露更多信息。江淮汽車方面表示,將通過合作車型不斷的升級、疊代,滿足用戶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更高需求和期望,最終贏得用戶的青睞和厚愛。

「此次合作是鑒於華為在用戶領域擁有打造高端產品的成功經驗,江淮汽車將與華為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雙方將給予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在產品開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等多個領域全面合作。」江淮汽車方面表示。

強強聯合

江淮汽車此次通過簽署《協議》較為深度地與華為展開了合作。

記者注意到,《協議》中對江淮汽車與華為雙方的職責和分工進行了明確。「為確保合作車型按照約定的計劃按時上市,雙方一致同意進行分工和配合,同時,雙方承諾將按照約定的職責和分工充分保障本協議下合作項目各階段的資源投入,包括但不限於人力資源、產線資源、供應鏈資源和資金等。」

事實上,江淮汽車並非近期首家宣布與華為合作的車企,此前長安汽車也發布公告稱,擬投資華為設立的一家從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此外,包括賽力斯、奇瑞汽車等在內車企已經與華為開展了汽車相關的合作,並已推出多款車型。

在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包括江淮汽車、奇瑞汽車等在內的多家車企選擇和華為合作因為華為擁有強大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技術,能夠為各家車企提供高質量、高效而具體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幫助車企快速推出優質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並搶占市場先機。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也表示,華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可以幫助汽車企業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同時,華為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廣泛的市場渠道和客戶資源,可以幫助汽車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銷售額。」江瀚進一步表示。

具體來看,此次江淮汽車與華為簽署的《協議》中明確了產品開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等方面的職責與分工。其中,在產品開發方面,合作車型的產品開發將由江淮汽車總體負責,具體分工以華為和關聯公司與江淮汽車簽署的相關協議為準。

在生產製造方面,江淮汽車負責打造先進的生產基地,充分發揮江淮汽車在先進位造領域的優勢,依託工業物聯網和成熟的製造管理經驗為用戶提供智能製造全方面解決方案,並藉助華為在相關領域的優勢,構建先進位造能力,從而實現合作車型的高效交付。

銷售方面,江淮汽車方面表示,鑒於華為擁有全球化的銷售網絡、強大的品牌營銷和用戶運營能力,江淮汽車同意華為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在全球範圍內獨家提供合作車型的銷售服務,包括但不限營銷、銷售、用戶及生態運營。「針對合作車型的出口業務需雙方達成一致後可實施。」

江淮汽車方面同時表示,在服務方面,華為與江淮汽車將共同圍繞著合作車型搭建「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

除了上述四個方面外,江淮汽車還表示高層將與華為建立定期互訪機制,定期開展市場信息、行業動態、技術創新、營銷經驗等方面的交流等。

此外,《協議》中還對智慧財產權、違約責任等相關內容也做出了明確。江淮汽車方面同時還表示,《協議》的簽署不會對公司2023年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構成影響。

轉型新選擇

此時選擇「牽手」華為,有江淮汽車的一番考量。

日前,江淮汽車公告稱,蔚來成為今年10月江淮汽車掛牌轉讓的資產一包、資產三包受讓方,合計交易價格為31.58億元,加之此前蔚來取得獨立造車資質。這使得外界認為,此次轉讓資產或許為江淮汽車尋求新合作所採取的行動。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的掛牌轉讓公告發出一個多月後,江淮汽車就官宣了同華為的合作。

在業內人士看來,江淮汽車此次尋求與華為合作或許是想藉助華為在新技術領域的優勢提升市場競爭力。

江瀚對記者表示,華為在5G技術領域擁有強大的技術優勢和研發能力,這可以為汽車企業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率的技術支持,幫助汽車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

對此,柏文喜告訴記者,華為擁有強大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技術,能夠為各家車企提供高質量、高效而具體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幫助車企快速推出優質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並搶占市場先機。「華為在通信、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在智能終端市場的優勢,也使得車企與華為的合作能夠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價值。」

記者注意到,目前華為已在相關車型上展示了自己的實力,日前由華為和奇瑞汽車聯合打造的智界S7就搭載了華為的多款黑科技。余承東此前表示智界S7是鴻蒙智行首款純電轎車,在產品定義、ID設計、用戶體驗等領域由華為深度賦能。

駛入智駕快車道

隨著智能駕駛進一步發展,或許將有更多的車企加入到華為的「朋友圈」中來。

記者注意到,在智能駕駛方面,目前華為已經發力頗多。智界S7在首發華為HarmonyOS 4的同時,還搭載了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藉助GOD通用障礙物檢測網絡和RCR道路拓撲推理網絡精準識別車輛、行人、交通設施與標識、樁筒等,實現全國不依賴高精地圖的高階智能駕駛。

同時,智界S7的車載智慧助手也擁有華為盤古大模型的加持,能夠主動學習、主動感知,根據用戶習慣和出行場景主動提供服務、幫助用戶規劃好行程以及準確回答用戶關於車輛使用的問題等。

此外,智界S7還擁有例如泊車代駕等智能駕駛新功能,車輛可以自主找車位並泊入,如果車位被占還可以漫遊尋找可泊車位,解決停車找位難、費時間的痛點,目前這一功能已支持超過160種泊車場景。

隨著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我國的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運行,產業發展邁出關鍵一步。

中國銀河證券相關研報就分析認為,智駕功能在消費者購車決策中的權重日漸增長,在市場傳統「價格戰」之外,智能化將成為市場競爭的另一大核心要素。

「在市場繼續擴容之外,智能化將成為高端市場競爭格局重塑的核心影響因素,智能化技術領先的企業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率先脫穎而出。」中國銀河證券方面表示。

面對這一趨勢,華為的車企「朋友圈」或將進一步擴大。中信建投相關研報就分析認為,未來其他智選車企和一汽、東風等有望加入,華為智駕能力領先,通過賦能整車企業,能夠快速推進中國汽車智能化水平。

華鑫證券相關研報也認為,華為還可能會繼續在智能汽車領域平台上與更多的車企一起攜手打造智能化合作新模式,加速自主品牌智能化節奏。

(編輯:石英婧 校對:顏京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ca7660db24d8c34232bf932d8e44b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