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戰爭,日本人對中國人做出了諸多不可饒恕的罪行,然而在戰爭結束之後卻始終未能換來日本的公開道歉,尤其是在當今中國的實力進一步強大之時,日本依舊如此,對於侵華戰爭,日本顯然未曾真正的悔過,對於日本所犯的諸多罪行,國人所熟知的基本上都是在國內發生了諸多事件,然而在其他地方發生的事件,卻鮮有人知,在日本大肆侵略中華大地的時候,日本國內也曾經發現經過一次大事件,這起事件稱之為花崗暴動,這是一件很少被人提起的事件,然而這次事件的背後卻有著無數中國勞動的血淚。
抗擊游擊隊李秀紳
1944年有位中國人叫做李秀紳,他曾是一名抗擊游擊隊,曾在石家莊展開游擊運動,只是在一次伏擊中不幸被日本所俘虜,儘管後來遭遇到了諸多嚴刑拷打,然而他依舊沒有選擇出賣組織,在被關押了近一個月之後,李秀紳突然發現日本人並沒有選擇將他處死,而要將包含他在內的數百名戰俘還有勞工送往日本,1944年,日本貨船離開青島港口,李秀坤以及其他200多名中國戰俘以及勞工被硬生生地塞進了原本不大的艙體中。
沒人知道等待李秀坤以及其他勞工的命運是什麼,李秀紳只知道在海上漂流的時間裡,近300人擠在狹小的艙體內,狹小的空間以及不斷的咳嗽聲,使得疾病不斷在艙體中蔓延著,然而毫無人性的日本押送人員,看到此處情景沒有任何的同情心,反而對一些暈船現象的中國人不斷的拳打腳踢,沒過幾日就導致三名中國人病倒,毫無人性的押送人員為了節省糧食,將這三名尚有氣息的中國人身上綁上鐵塊,將其丟下了大海當中。
親眼看到自己的同伴被如此對待,李秀紳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報此血仇,經過7天7夜的漫長航行,這艘貨輪最終抵達到了日本,300多名勞工以及戰俘被趕到了火車站,最後被送到了一個叫做花崗中山寮的山區,此時的李秀紳明白他們被日本人不遠萬里押送到這裡是要讓他們做苦力,並且沒過幾日,李秀紳又看到了1000多名中國人再次被運送至此,他們和李秀紳一樣,都是中國人,而且還是不幸被俘虜的中國軍人。
花崗暴動
在異國他鄉,尤其是在日本人的看守之下,很快變成了一個人間地獄,每日高強度的工作之下,導致這裡每天都會有人死去,日本人給他們的食物只有橡子麵糰以及水果殘渣,當被折磨致死的勞工人數越來越多之時,李秀紳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怒,決定奮起反抗,他不願意成為一個待宰的羊羔,也不想看到同胞在日本的殘暴統治下絕望的死去,和他有同樣的想法有很多,於是大家商定,寧可戰死也不苟活。
1945年的6月30號,花崗中山寮的中國人聯合對這群日本人發起了反抗,此時的日本人沒有完全沒有想到,這些已經被他們折磨得毫無力氣的中國勞工,在此刻變得英勇無比,伴隨著陣陣的慘叫聲,數名日本看守人員痛苦的死去,然而在這次抵抗當中,有三名日軍狡猾逃走了,很快警笛聲便悄然來至,原本打算在反抗之後,李秀紳一行人就前往朝鮮且輾轉回國,只是看著越來越多的警察,李秀紳決定前往森林當中躲避一時。
然後由於地勢不熟,李秀紳決定與2萬多名日本警察進行肉搏,面對巨大的人數差距,李秀紳終究還是以失敗告終,在此次血腥鎮壓中,又有數百名中國勞工不幸中彈去世,不過此次的反抗也真正讓日本人感受到了中國人的血性,李秀紳是幸運的,在他入獄後的不久,他聽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當他聽到這一消息之後,他原本想可以快速地離開日本返回到自己的國家,只是此時的駐日代表由於急需人手便選擇了李秀紳,也是在當警衛期間,李秀紳認識了一個日本女人叫做令木登江。
原以為會廝守餘生,然天不遂人願
兩人一見鍾情且相互坦誠,很快便確定了戀愛關係,原本想要前往中國的李秀紳,因為遇到了令木登江而不再著急,他選擇在日本定居了下來,一年之後他們的兒子出生,李秀紳為其取名李國肇,一直到1948年的秋天,李秀紳的人生再次發生重大的變故,他被上級要求押解日本戰犯前往日本進行審判,接到這個任務的李秀紳內心充滿了諸多的矛盾,離開中國已有數年,雖然他急切想要見到自己的老母親,然而再看到妻子不舍的眼神後,其內心剩下的只有痛苦與不舍。
只是在第2天之時,令木登江依然還是為他做好了早餐,且在最後將他送上了輪船,只是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次的分別,再次相見時,已是47年以後,回到中國的李秀紳,先是領取補貼之時被告知無法回日本,後來在參加內戰之時,又偷偷脫離國民黨部隊來到天津,那時他想要通過天津前往日本,然而卻被告知護照已經過期,此時的李秀紳就已經得知想要回到日本與自己的妻兒團聚依然沒有機會。
之後的幾日,在得知天津解放之後又回到了老家見到了老母親,他的母親得知兒子還倖存人世的時候,心中自然十分的高興,只是在得知兒子在日本娶了一個日本姑娘,心中十分的憤怒,於是在兩年之後,他的母親給他安排了一個本地的姑娘,就這樣一直到1995年的時候,李秀紳再次來到日本為曾經在日本慘死的同胞發生的時候,他見到了令木登江,時隔四十七年以後,他才得以與令木登江再次相見。
在令木登江的身邊,則是他二人的兒子李國肇,時隔47年相見,雙方都相互透露了47年諸多的變化,他對日本妻子沒有隱瞞,同時也告訴日本妻子,他在中國已經重新組建了家庭,不過令木登江在得知李秀紳的情況之後,表示了理解,且還表示有生之年一定會前往中國,再次看看李秀紳,只是由於當時的令木登江已經70多歲,她的身體已經逐漸地老化,已經不能支撐她前往中國,因此令木登江一直到去世也未能夠實現來到中國看李秀紳的夙願。
小結
戰爭給人們帶來的不僅僅只是家破人亡,同樣還帶來著生死離別以及天各一方,在戰爭當中這樣的愛情數不勝數,然而因為戰爭原本兩個相愛之人卻被迫分開,他們有的一生都無法相見,有的則是因為戰爭一直在晚年之時才得以相見,那些未能夠相見的兩個人成了他們終生的遺憾。
他們用全部的餘生都在等待著那位原本陪伴一生的人,然而卻一直未能夠等到,李秀紳和令木登江無疑是幸運的,雖然分開之後的45年當中,兩人都經歷了諸多的變化,然而幸運的是他們在47年之後得以重新相見,對於他們而言無疑是平了心中的那個遺憾,雖然未能夠再次廝守,然而這樣又何嘗不是一種好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