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孩子有多容易丟!別以為走失這事兒不發生在你身上

2022-02-26   福林媽咪

原標題:你可能不知道,孩子有多容易丟!別以為走失這事兒不發生在你身上

文丨福林媽咪

在封閉的校園裡,居然丟了一個孩子?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在一個幼兒園,小班的老師帶孩子們離開教室去了小花園一趟,孩子就不見了,老師急得不行,但就是怎麼都找不到。

學校是一個封閉的園區,當時老師帶著孩子們到小花園去玩,小花園沒有其他出口,也基本沒有什麼可以藏身的地方。

老師帶小朋友們進小花園的時候,孩子還在,但等回到班上的時候,每個人都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一看發現少一個人,於是趕快去找。

但是,老師從教室到中間的通道,再到小花園,這條路徑上里里外外找了好幾遍,就是沒有看到這個孩子,其他人也過來幫忙找,同樣一無所獲。

大家都覺得特別奇怪,甚至開始懷疑這個世界是不是有什麼平行宇宙了……

結果你猜孩子去了哪裡?

他是在另外一個班級里待著了。

原來,這個孩子跟著老師和同學從小花園回教室的時候,正好另一個班的小朋友排著隊跟著老師從那裡過,然後他就走進了那個班的隊伍里,跟著人家進了教室。

因為剛到幼兒園,他分不清哪是自己的同班同學,只知道跟著別的小朋友走,兩個隊伍相碰的一瞬間,監控都沒拍到,他就混到到另一個隊伍里了,他都不知道自己走錯了班級。巧合的是,另一個班的老師把孩子們帶到教室後,開始給孩子們放皮影戲,把教室里的燈關掉了,直到皮影戲演完,燈打開了,老師才發現牆邊坐著一個陌生的小朋友……

所以說,孩子是個一不小心就會走丟的存在,不光是在學校里,在老師身邊,就算是跟著爸爸媽媽,也會出現走丟的情況。

在商場裡,大街上,有時候你一眨眼的功夫,就看不見孩子了,不一定是被人販子拐走,有可能是孩子一時弄錯就跟著別人走了,而別人沒發現,過了一會兒才發現身邊跟了個孩子,上哪兒去找孩子父母呢……

去年國慶節期間,廣西某個景點內的民警,5天找回41名走失兒童……

這還只是一個景點,想想,要是節假日的時候人販子跑到一個人流量大的景點,就盯著看哪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走失了,他可以帶走多少人?

很多綜藝節目當中,都曾經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做過防拐實驗,模擬孩子和大人走失的場景,派人過去用一些糖果、小動物之類的由頭騙孩子跟自己走,不少對孩子很有信心的父母,最後都發現孩子沒能在這個實驗中保持警惕,很輕易地就跟陌生人走了。

今年,孫海洋孫卓一家團圓的新聞,讓很多人跟著感動,雖然最後的結局是圓滿的,但是孫海洋夫妻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經歷了多少痛苦和無望,做父母的應該都能感同身受。

所以說,父母看孩子的時候一定要上心,眼睛隨時在孩子身上,孩子能夠聽懂大人講話後,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進行防走失教育,避免悲劇在自己家庭中上演。

那麼,父母一旦發現孩子走丟,應該如何正確行動,儘快找到孩子呢?

1.利用廣播

如果是在商場、景點等公共場所,有服務台的話,發現孩子不見了,要第一時間和服務中心取得聯繫,告訴他孩子的具體特徵,讓孩子到具體位置去等,或者請看到的人於服務中心聯繫。

不過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隱患,如果孩子年齡相對比較大,能夠自己聽得懂廣播,可以廣播直接和孩子對話,還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比如把走丟的人的名字換成父母的名字,把父母的名字換成孩子的名字,告訴他父母在服務台等他。

如果在廣播15分鐘之內沒有找到孩子,可以請求工作人員幫忙守住門口,避免孩子被人帶走。

2.報警

有的商場會有一套防走失系統,只要告訴他們孩子走丟了,他們就會即刻開始排查,通常在較短時間內可以找到孩子。

但如果不是在商場,身邊沒有廣播,那麼我們要第一時間報警,尤其是對於3歲以下的兒童來說,不必等,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

3.十人四追法

報警的同時,家長也不要閒著,應該儘快啟用「十人四追法」,增加找到孩子的希望。

所謂十人四追法,就是立刻聯繫家裡人,組織1個人,1個人留在原地,一個人去報警聯繫警察配合警察,另外8個人,每個方向至少派1個人,在2公里內沿著大路趕快去追,另外就是火車站、汽車站,也要排4個人趕快去找。

4.平時要對孩子進行防走失安全教育

我們在平時就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讓孩子記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名字,更大一點後,要記住爸爸或媽媽的手機號,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

還要告訴孩子,在戶外如果不小心看不到爸爸媽媽了,要大聲地喊爸爸媽媽的名字,而不是只喊「爸爸媽媽」。如果沒有回應,也不要亂跑,留在原地,找一個高一點的地方站上去,不要隨意跟陌生人走。看見穿制服的人(教孩子認警察的衣服、消防員的衣服),可以向他求助。

當然,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家長要時刻看緊孩子,尤其是在戶外人多的地方。另外如果孩子還小,即使是在小區內等熟悉的地方,也不要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