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去年9月份10月份的時候,有好多全職媽媽朋友托我幫忙找工作,就是因為孩子去年上幼兒園了,她們待在家裡非常焦慮,卻又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家裡人整天說,孩子都上幼兒園了,你咋還不出去工作,還會覺得你天天閒著,所以有什麼事兒都理所當然地差遣你去干……
而寶媽們也會因為找不到自己的價值,而感覺到慚愧焦慮。
但是,因為沒有人幫忙接孩子,所以她們很難找到正常班的工作。
寶寶剛入園,身體抵抗力還比較弱,有時候感冒發燒咳嗽會頻繁交替出現,無法繼續上學。這時,家裡沒有幫手,那些選擇再就業的媽媽就需要請假來照顧孩子,無法做到職場和家庭的平衡,所以很多寶媽找到工作後總是干不長久。
總之直到現在,除了一個選擇去幼兒園做保育員的朋友,其他朋友都沒有找到工作。
雖然我整天說羨慕她們特別清閒,但是我其實能理解她們的心情。
上次我和老公跟她們幾家一起聚餐,有個細節讓我很有感觸。
聊天的時候,說到好久沒聚了,其中一個寶媽朋友就說,大家都太忙了,沒時間聚,結果她老公脫口而出:「就你倆有啥忙的,要是說福林媽太忙了我信,你倆天天啥也不幹,有啥好忙的……」
雖然是一句玩笑話,大家也是哈哈一笑就過去了,但是也讓我看到了那麼一點寶爸們的真實態度。這應該也是很多寶媽們焦慮的原因。
馬上9月份了,又一波狗寶寶、豬寶寶做好了入托的準備,那對那些為了帶他們而放棄工作的全職媽媽來,該何去何從呢?
調整心態,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
全職媽媽大多在孩子出生後就辭去工作,事事以孩子為主,全身心地帶娃,所以面對孩子即將入園,會面臨一個巨大的心理落差,一想到孩子從小到大從未離開過自己的身邊,而現在要完全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可能會有很多顧慮、擔憂,甚至是不舍。
人們時常說,不是孩子離不開媽媽,而是媽媽離不開孩子,說的就是這種心情。
所以對於孩子入托,對於全職媽媽第一件事就是要調整好心態,接納孩子會逐漸長大,獨立性增強,將不會那麼需要我的事實。
只有自己的心情變好了,態度積極了,才能培養出陽光自信的孩子。
心態穩住,然後再去做選擇。
如果選擇孩子入園後再就業,那媽媽們就要提前做好未來3-5年內的職業規劃,回歸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也要有資本,可以先從自己熟悉的行業做起。
儘量不要抱著找一份能早點下班接孩子的工作的目的,因為這些工作都是事務性的,無積累可替代性的工作。
孩子放學早可以安排老人或者請阿姨來接送,或是給孩子報課後興趣班。
工作的時候好好工作,在生活中做好母親的角色,兩者不是完全衝突的。
不能在工作時遲到早退,或是牽腸掛肚地想著孩子,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又要去加班,這樣工作做不好,孩子也照顧不好。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潛力是無限的,要相信,給予孩子高質量的精神陪伴要遠遠優於只有滿足身體需要的陪伴。
當然,在平衡職場和照顧孩子時,一定會非常累,但是哪個職業女性沒有這樣的煩惱呢,也許剛起步的時候會很難,但是事後再看的話,也是一種人生的一種挑戰。
我作為一個二胎媽媽,老二上學後我就正式回到了職場,雖然每天要在各方「周旋」兼顧,很累,但是這是我的選擇,我選擇了就不會後悔,不會抱怨,只是去儘量做好。
當然,如果你選擇不上班,那也不必覺得抬不起頭來。
選擇不上班,首先要放平心態,自己要看得起自己,因為這是在做一個家庭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既然家裡需要有一個人來做這個「留守」的人,而我們又沒有人可以來幫忙,那麼在寶爸和寶媽中間選擇一個,那麼我去承擔這個角色。
不能成天怨氣衝天,覺得是犧牲了自己成全了大家庭;或者覺得自己全職在家就是低人一等,沒有收入拿人手短。
試想一下,如果工作賺的錢還不夠因為照顧寶寶生病請假罰得多,那還不如考慮繼續做好「賢內助」,解決家裡的一切大小事,輔導孩子的課後作業,全身心的帶娃,把孩子培養好也是一種工作。
要相信,即便是全職媽媽在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價值也是很高的。
所謂「相夫教子」,是需要很高的智慧的。
我們去做打工人掙到的錢,真的比培養好一個孩子更重要嗎?
而且,不上班不代表不上進。
在孩子上學期間,考研讀博進修,或是考個職業資格證或者專業技術資格證,學個小語種,提升自己的能力,充實自己,沉澱自己,靜候時機的到來。
想學習了馬上就可以變現大機率是不可能的,不要聽信網上拆書稿、配音、PPT學習班的廣告,讓你小額投入學費,學習一兩周後就可以自己上手去賺錢,其實行業里的專業人才已經飽和了,就是因為不缺乏專業人才,所以現在遍地都是割韭菜的賣課廣告。
但是,生活不易,即便無法擁有一份時間自由又收入可觀的工作,也不能一分錢不掙,嘗試一些與孩子上下學時間相適應的兼職、副業。
比如自己學會理財,利用自媒體平台做博主,做代購、電商,甚至是開個家庭託管班,都會是不錯的選擇。
全職媽媽也會有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