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今年的天氣仿佛格外熱。
坐標河南,前段時間很多河南的網友曬地面煎雞蛋,拖鞋被曬化,溫度多高可見一斑。
就是這麼熱的天,奶奶在家帶果果的時候,還是念叨著「不能光腳踩地板,會著涼」,硬要給果果穿襪子。
果果脾氣又比較倔,穿上她就給扯掉,兩人折騰了好半天。
大約是年紀大了的人,身體抵抗力比較弱,所以對「寒氣」格外注意,很多老人就經常拿著「寒從腳下起」這句話,叮囑孩子不能光著腳在地板上跑。
其實,「寒從腳下起」這句話並不是中醫說的,而是民間俗語:
「寒從腳上起,病從口中入;
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
大蒜是個寶,常吃身體好;
一天倆蘋果,毛病繞道過;
多喝涼白開,健康自然來;
飲了空腹茶,疾病身外爬」……
這些民間俗語,往往只是某一時期大家的經驗總結,有些往往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編出來的朗朗上口的順口溜,起到一個提醒的作用,是否要聽從,還需要我們辯證的來看。
其實中醫里所說的寒氣,根本不是這樣的。
腳部離心臟位置最遠,所以我們的手腳相對於身體其他部位來說體溫本身就比較低,中醫認為腳這個地方最為敏感,腳如果寒了,說明身體不適很好了,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是這個意思。
外界寒氣入侵人體也沒有那麼簡單,何況是在夏天,何況還是小孩子,小孩子本身陽氣就比較足,他怕的不是冷,而是熱。不是還有句話麼,「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而且,受寒還有一個前提,就是人自身的抵抗力比較弱,不能抵禦環境的變化,所以正常來說,孩子光腳在地板上跑,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1.讓寶寶更舒服
寶寶為什麼喜歡光腳走路,就是因為這是他的天性,他想要沒有束縛地去接觸更多東西,探索這個世界。而且大夏天我們大人都不想多穿衣服,孩子和我們的感覺一樣,他也怕熱,所以孩子不喜歡穿這襪子也是正常的。
2.利於雙腳的發育
赤腳走路十分解放天性,沒有了鞋襪的束縛,寶寶的小腳可以更自由地發育,寶寶可以長出更漂亮的腳型,同時腳部肌肉骨骼也能得到更好的鍛鍊,增加雙腳靈活性。
對於學步期的寶寶來說,光腳接觸地板可以更好地使用腳趾來保持身體平衡,方便學走路,而且赤腳能感受地面溫度、軟硬的不同變化,是對穿鞋走路練習的一種很好的補充,幫助孩子更好的控制身體,走得更平穩。
3.利於觸覺感官發育
對小孩子來說,觸覺是他們認知世界非常重要的方式,而手部和腳部,都是寶寶重要的感知部位,是重要的感官,所以用腳接觸不同的東西,接受更多的刺激,可以促進神經發育,與大腦建立聯繫,提高靈敏度,也幫助寶寶積累下不同的觸感基礎。
4.利於增強體質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一樣,寶寶是不怕冷的,地板涼一點,可以幫助孩子鍛鍊身體,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
在其他國家的教育體系中,有一個概念叫「赤足教育」,他們不僅讓孩子在家光腳,還會組織孩子在操場或者走廊上進行慢跑,通過這樣的活動,增加足部表面反射區的按摩和刺激,從而強身健體。
像我小時候在農村,也經常光著腳跑出去,在田埂上赤腳踩土,在小溪里赤腳踩石頭,多接觸大自然,讓身體去應對各種環境和溫度,抵抗力反而更好。
不過,這樣的鍛鍊也要根據孩子的身體素質來進行。
因為地板溫度的確比較低,長時間接觸會帶走孩子身體的熱量,而且腳和身體的上呼吸道粘膜之間,確實存在著神經聯繫,當孩子腳部接觸涼的東西,機體粘膜處的毛細血管會發生收縮,這會影響孩子身體對病毒的抵抗力,孩子就有可能患上感冒或者其他呼吸疾病。
所以,不同月齡、不同體質的孩子,不能一刀切。
地板磚導熱性更好,室內的地板由於沒有接受到陽光直射,所以溫度一般是比較低的。身體較弱的孩子不宜長時間光腳,可以給寶寶穿上一層襪子,讓孩子在家裡玩,不能讓孩子光腳,還可以讓他在地墊上玩耍。
一般來說,人體膠皮、腳趾的溫度會比核心溫度低,可能會低於25度,所以夏天空調溫度保持在26-27℃,地面溫度比這個溫度更低一些,對腳趾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最好不要把空調溫度調到過低。
我們還可以通過控制孩子光腳的時間長短,來把握這個鍛鍊的度。擔心著涼的話,可以在孩子光腳玩了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後,提醒孩子穿上鞋子或穿上襪子,也可以根據孩子光腳玩耍後的身體反應來自行調整這個時間。
1.防滑。
現在大部分人家裡鋪的地板磚上會有一層類似玻璃的光滑釉質,摩擦力比較小,容易滑倒,所以如果孩子在家光腳玩,要注意地上不要有水,提醒孩子別跑太快。
2.防止受傷。
寶寶要光腳玩,家長一定要提前檢查,確保環境內地板上沒有小碎異物,扎傷孩子小腳。
3.衛生。
如果要讓孩子自由地在家裡玩,那麼家裡的清潔也要做到位,因為孩子赤腳的時候,一定是踩踩地面,再踩踩地墊,甚至直接跑床上和沙發上去,增加的家務量也必須要考慮進去。
總之,寶寶光腳好處多,不過考慮到有的孩子體質較弱,而且大家所在的氣候環境和室內環境不一樣,該不該光腳,什麼時候光腳,光腳多長時間,都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