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氣道狹窄,醫生告訴你怎麼辦

2019-05-14   醫心雕龍

在臨床工作中,常常有一種感覺,就是我們的工作就像打仗一樣,隨時準備應對一些突發的狀況。

有的人症狀輕微,只要簡單的對症處理一下,馬上就可以藥到病除。有的人病情雖然很重,但經過精心治療之後,同樣也可以恢復健康。

也有的人呢,奄奄一息,入院時就命懸一線,需要我們嚴陣以待,全力搶救。

晚期肺癌在臨床上一種難以根治的疾病,目前只能通過一些姑息治療延長患者的生命,比如化療,放療,靶向免疫治療等。

治療的目的也只是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但是隨著患者病情的進展,腫瘤會不斷的復發與轉移。

如果腫瘤在氣道內蔓延生長突向管腔,就會導致惡性氣道狹窄。人的氣道是維繫呼吸的重要通道,它的通暢是維繫生命的前提。一旦氣道腔出現阻塞,那麼人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的氣道狹窄的症狀,甚至會因窒息而喪失生命。

記得幾個月前收住了這樣一位患者,這是一位晚期肺癌氣道多發轉移的男性,入院時腫瘤已屬晚期,雖然經歷了一年多時間的放化療治療,但病情還是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出現了嚴重的氣道狹窄。

當時是下面的基層醫院向我們發出求助,因為他們那沒有有效的處理的方法,於是決定走綠色通道轉入我院進一步治療。

我們根據他的病情制定了氣管鏡下介入治療的方案。對於這種惡性氣道狹窄的病人,因為氣道的嚴重梗阻,患者的一般狀況已經變得很差了,這時傳統的放化療無法及時的緩解患者的症狀。但是氣管鏡下介入治療卻可以緩解患者的氣道梗阻,有時候可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後來患者被當地的120急救車送入了我科,我們對其進行了全麻下氣管鏡介入治療,當時患者的氣管下段包括隆突附近已經被瘤體嚴重的浸潤壓迫,狹窄程度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狹窄段氣管幾乎成了一條縫。

經過權衡利弊後,我們決定採用氣管鏡下置入氣道支架的方法處理患者的氣道狹窄,經過一系列操作之後,一枚Y型金屬覆膜支架被順利的置入氣管,患者的氣道很快被打開了,後來清醒之後,他的氣道狹窄症狀得到了明顯的緩解。

之後患者進行了新一輪的化療,期間還接受了放療,肺部病灶又得到了控制,在後來又取出了氣道支架,目前正在隨訪中。

真實世界的圖像,如有不適請忽略

人體的氣管是什麼

氣管是連接肺部的管狀結構,主要用於呼吸,現在一般稱為支氣管樹,這是因為氣管越往遠端分布,其管徑越細,以至於可以連續分出23級支氣管。但大體上我們只對一些管徑較大的氣管進行命名,按照解剖學上的劃分,可以分出5葉18段,這裡的5葉指的是左肺上、下葉,右肺上、中、下葉,18段指的是兩側肺葉的段支氣管。

不了解氣管之前,很多人可能會想當然的認為自己的氣管很粗,事實上一個成年人的氣管管徑只有2cm左右,也只有大拇指這麼粗,可想而知,如果氣管內出現了病變很容易導致氣道狹窄。

什麼是惡性氣道狹窄

惡性氣道狹窄是指氣道腔內惡性腫瘤生長引起的氣道腔阻塞,大部分見於中央型肺癌,也可見於食道癌氣管轉移,發生的部位常見於氣管、左右主支氣管及葉支氣管。臨床上經常遇見的是氣管下段隆突附近的氣道狹窄,因為瘤體的浸潤生長,導致兩側支氣管高度狹窄,患者呼吸困難,常常急診入院治療。

惡性氣道狹窄的原因是什麼

惡性氣道狹窄常見於晚期中央型肺癌,這是因為腫瘤的浸潤與轉移,會在氣管壁周圍迅速的生長。

這就導致了氣道腔不同程度的狹窄。按照瘤體生長的方式,其在氣管鏡下會有如下四種表現。

1.管內型:這是因為瘤體生長於氣道管壁,兩者接觸的地方是腫瘤的基底部,因為瘤體的擠占,氣道腔會出現明顯的狹窄

2.管壁型:腫瘤沿著管壁浸潤生長,瀰漫性浸潤,這時患者的氣道腔會廣泛性的狹窄,瘤體表面質地脆弱,觸之極易出血。

3.混合型:這種情況瘤體不僅沿著管壁浸潤生長,還會突向管腔生長,形態及其不規則,氣道腔會有不同程度的狹窄。

4.氣管外壓迫型;當瘤體生長在氣管壁的外側,隨著瘤體的生長,就會擠壓附近的氣管,這種情況常見於縱膈轉移的惡性肺癌。

惡性氣道狹窄如何治療

對於惡性氣道狹窄的治療,如果瘤體沿著管壁生長,這時可以在氣管鏡下行瘤體消融,就是通過微波、圈套切割器、針刀等設備對突向管腔的瘤體切割消融,通過消減一部分瘤體使患者的氣道重新通暢。

對於瘤體沿著氣管壁浸潤生長引起的氣道狹窄,可以在氣管鏡下放置氣管支架撐開狹窄段的氣管,此方法同樣適合於氣管外壓迫型的氣道狹窄。

至於混合型的惡性氣道狹窄,只能酌情而定了,可以先對瘤體進行消融,之後如果氣道還是狹窄的話,可以放入氣管支架進行支撐。

總之,惡性氣道狹窄的治療的目的是恢復患者的氣道通暢,改善身體狀態,為患者下一步抗腫瘤治療(放療、化療、靶向、免疫治療等)爭取足夠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