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有種藥物能治癒慢阻肺,醫生聽了會搖頭,告訴你為什麼

2019-07-19   醫心雕龍

最近有人在網上說慢阻肺可以通過某種藥物治癒,說的是言之鑿鑿,感覺他就是這個奇蹟的見證者似的。我並沒有給他留言,只是覺得意義不大,因為一個人的觀念一旦形成,短期內是無法改變的,唯有事實可以糾正一切。

關於慢阻肺的科普網上已經有很多了,但是我還是想不厭其煩的說下去,認知這東西形成後很難改變,只有一遍遍的不斷灌輸,才能讓人逐漸接受事物的真相。

慢阻肺沒有特效藥,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慢阻肺是無法治癒的

人體依靠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入氧氣排出廢氣,肺內有幾億個肺泡,通過氣管及支氣管將它們連通起來,呼吸時空氣中的氧氣通過肺泡進入血循環,同時作為交換,血循環中攜帶的CO2通過肺泡排出體外,這些都是在人體呼吸過程中發生的,在這一呼一吸中保持了生命的正常活動。

然而慢阻肺的病變打破了這個過程,因為吸煙、空氣污染、個體易感等各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人體的氣管及支氣管內皮出現了反覆的炎症,首先是氣管上皮細胞的化生、壞死及脫落,然後是一些腺體細胞的增生肥大,隨後氣道管壁出現損傷,之後隨著這些損傷的循環修復,遠端的支氣管在氣道修復與重塑中逐漸狹窄變形,造成氣道通氣功能下降。

這樣一來就會導致氧氣進不去,同時廢氣排不出,患者處於缺氧的狀態,開始時身體還可以代償,但隨著代償的失效,會逐漸感到胸悶、氣喘等不適。

在這之中是氣道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就像老化的水管一樣,無論怎樣修復也無法完好如初了。因為氣道通氣不暢,志氣管內的分泌物難以排出,繼而引發感染,反過來又進一步加重氣道狹窄。

慢阻肺的症狀只是冰山的表面,冰山下面的原因更值得重視

臨床上很多患者常常以自己沒有胸悶氣短來判斷慢阻肺治好了,認為自己不會再犯病了,還有些患者感覺自己悶喘稍微好轉後就急著出院回家,忽略了醫生的建議。

事實上慢阻肺胸悶氣短雖然好轉,但這只是說明病情暫時得到控制了,身體內的病因並沒解除,並且會一直存在。

其實慢阻肺是需要長期治療的,一旦確診慢阻肺後,即便是沒有呼吸系統的症狀,也要提前干預。

相比於慢阻肺發病後才開始治療,那些提前查出慢阻肺的患者,並且預防性的應用了支氣管擴張劑,他們的肺功能下降的速度更慢,生活質量也保持的很好。

所以,對於慢阻肺來說,最好進行預防篩查,早發現早治療,對於那些風險較高的慢阻肺,比如分組歸位於C組或者D組的患者,應該要長期接受抗炎、舒張氣道的治療。

總結一下:慢阻肺的起因是各種內外因素的不良刺激,導致了肺內氣道的破壞,造成氣道狹窄通氣功能下降,進而出現了逐漸加重的氣道功能下降。慢阻肺目前還無法治癒,也沒有所謂特效藥,最好的治療方式是緩解症狀,防止病情進展,在此基礎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就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需要終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