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在售產品被人註冊了美國專利,該如何自保?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RideIP玩轉智慧財產權」(ID:RideIP0606)

年末乾貨大放送,賣家真實案例來一波!

年末備貨忙,全球勞模王。一邊廣告齊放,一邊狂刷銷量。從日出到日落,從市場到運作,千萬別一不小心,踩了雷就全軍覆沒。

年末乾貨大放送,針對節日踩坑旺季, 特別推出賣家慘痛的真實案例分析系列講座—第一集

最近有很多賣家來諮詢,控訴自己無端多次被人惡意投訴,恢復又被刪,恢復又被刪,恢復又被刪……本期小編就為大家針對幾個典型案例來答疑解惑!

案例一:亞馬遜美國站點在售產品突然被人註冊了美國專利,如何自保?

1. 如果在售產品沒有進行過任何專利註冊申請,主要看我們的產品上架日期是否早於專利權人的申請日:

1)從專利法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的產品上架日期早於專利權人的申請日,可以提供在申請專利前在售的證據,根據先用權申請無效程序。

2)如果我們的產品上架日期晚於專利權人的申請日,一般只能進行產品比對分析,判斷是否侵權(即FTO),如果侵權就需要做規避設計。

2. 如果在售產品在國內已經註冊並獲得專利授權,則需要看:

1)美國專利是否在國內專利授權之前已獲得授權。

2) 如果已獲得,則具體看美國專利和中國專利之間是否存在權利要求的覆蓋,即要看技術上和專利文件權利要求上是否確實在美國專利的保護範圍之內。

3. 如果別人盜取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申請了專利,則可以在USPTO爭辯權屬,如果上架時有圖片、或者客戶購買後的圖片保存證據,也可以向USPTO申請無效專利。

4. 還有一種方式,是中大型企業比較常做的,就是定期監控本領域內的公開專利,如果發現有風險的專利技術,及時比對分析,確定後續策略,是否啟動無效程序、公眾意見,從而爭辯權屬。

上圖的客戶因為沒有在任何國家申請過專利,且產品使用晚於專利申請日,因此只能進行產品比對分析,即時修改設計規避侵權風險。

更多乾貨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ideIP玩轉智慧財產權」(ID:RideIP0606)